
2021年9月,在政協深圳市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下,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聯合副會長單位深圳市松禾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啟動“促進深圳股權投資持續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風投創投中心”專項調研課題工作。
11月底,針對該項課題,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組織業內召開座談會,對監管機構、創投機構和相關市場主體充分調研。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秘書長莊志云指出,深圳現有股權創投類私募基金管理人2335家,數量位居全國第2,其中333家是私募協會會員,相關股權創投類會員管理基金規模占深圳轄區比重約64%。
參與本次會議的多家機構和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應該正視深圳創投行業發展面臨的瓶頸,充分發揮雙區政策優勢,促進深圳股權投資持續高質量發展,齊心協力,努力打造國際風投創投中心。也有參會機構表示,建議放寬引導基金的反投區域限制,比如市區引導基金可以反投到大灣區的項目都算在內。
與會機構的具體建議:
一是希望政府在稅收優惠、工商手續簡便、人才補貼政策方面持續支持轄區創投行業的發展;
二是希望政府牽頭,爭取更多的長線基金出資、美元基金募資以及國家級母基金落地;
三是希望政府協調深圳各區域間的產業布局,形成差異化發展,避免同質競爭;四是探索大灣區協同發展機制,促進資本有序流動。
作為發言代表之一的創東方董事長肖水龍告訴記者,拉動促進創業投資的發展是“固本強基”之事,有助于進一步加強深圳本來的優勢,即明顯的創新創業優勢。因此,“三創”(創新創業創投)缺一不可,沒有創投的支持,創新創業難于發展壯大,創投是為了支持創新創業而生,創業是實現創新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如何進一步強化提升深圳的創業投資?肖水龍表示,要針對創投行業的業務特點,在募投管退各個環節給予相應的支持措施。第一,募資的問題核心是資金來源問題,建議能夠多樣化拓寬資金渠道。其一,深圳市區兩級政府能持續做大引導基金及母基金,并保持常態化申請及配資;其二,在配資方面多傾斜支持本地優秀創投機構。
他還特別強調,除了市區財政以外,也可以把深圳市屬國企、在深央企以及部分大型民企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如深燃氣、深高速、特建發等利用他們的資金實力參與設立市里的引導基金或母基金,比如按照利潤總額或凈資產一定比例提取,形成持續的資金來源,從政策上鼓勵這類企業在轉型或升級中有機會參與創業投資,促使全員參與科技創新,也分享到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紅利。
第二,退出方面,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三個交易所已經提供了足夠的、暢通的退出途徑。針對S基金的份額轉讓,北京和上海已經相繼有了S基金交易所,對于股權基金份額轉讓交易更加方便,期待深圳也在這方面進行更大膽的試點,有更多對創業投資業務支撐的突破。
對深圳打造國際創投中心他也給出幾點建議:
一、建議工商部門支持基金份額轉讓的便利過戶(由基金管理人見證轉讓雙方的轉讓協議, 即可完成基金份額過戶,而不用所有基金合伙人全部簽字過戶文件。合伙基金模式是由基金管理人管理)。
展開全文二、把基金出資與項目招商結合起來,建立招商型創投基金(區政府出資多一點比如35~40%, 市里母基金平臺配資20~30% ) ,返投到區里的比例為區里出資的1.0倍(含投資本地企業資金金額+投資準備落戶于區里的區外企業資金金額。而且,把市外項目引入落戶的,返投金額可以按1.5倍計算)。有了50%以上的本市兩級政府平臺出資, 基金募集會比較容易落實 。
三、把基金落戶與創業園區營運結合起來, 落戶基金到區里的創投機構可以申請一定的創業空間(政府支持 租金優惠) 用于基金所投項目的創業發展, 尤其有利于利用創投機構的團隊、 專業及資源來促進區里的招商引資。
四、投資基金稅收的確定性及優惠, 基金納稅目前是不確定及比較高, 如果能用法規方式固化合伙基金交稅制度~先還本金 后分利潤 同時交稅 稅率20%~根據基金持有長短時間給予優惠, 比如5年以內20%, 以后每加長一年減2% ,但總體不低于10%。
五、本土創投機構單獨做外資基金難。建議政府平臺打造境外資金的母基金,先集中新進來,再分配給本土優秀創投機構。
座談會上,深圳市金融局監管二處干部介紹了市金融局打造國際風投創投中心的重點工作,包括打造車公廟風投創投街區、推動創投專項規劃、修訂創投條例、打造深創投廣場等。他表示,打造深圳國際風投創投中心是市金融局的重點工作,未來市金融局會繼續做好服務,解決重點問題,做好這部分工作。
深圳證監局私募基金監管處相關人員深入剖析了當前深圳創投行業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從三方面加強政策引導,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一是拓寬創投機構募資渠道,推動長線機構投資者進入創投領域;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實稅收優惠、落戶獎勵、資金補貼等政策;三是繼續發揮區域性股權市場功能,推動前海股交所試點私募份額轉讓。
深圳市國資委重組和資本運營處一級主任科員孫志超介紹了國資委支持創新創業的一些舉措:一是構建國資基金群,打造頭部創投機構;二是通過投控公司的功能定位,為人才創業提供發展空間。
記者獲悉,此次座談會上凝聚的共識、提出的建議,后續會整理成報告通過政協深圳市委員會上報決策部門,助力深圳風投創投行業未來能夠繼續得到高速的發展。
編輯:卓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