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沖刺IPO期間,曾遭遇緊急暫停的網易云音樂,終于歷盡大半年時間,于2021年12月2日掛牌港交所,股票代碼為9899.HK。
在杭州的線下敲鐘儀式上,正處知天命之年的網易CEO丁磊,不僅與云端上的兩個虛擬形象的“他”一起敲響了那面銅鑼,在上市發言中,他引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句話以勉勵員工“好好吃一頓飯,忘記上市這件事。”
記者從富途證券方面了解到,就在網易云音樂上市前一天,其“暗盤跌了2.44%,每手虧250港元”,這讓外界對于它上市日的表現持悲觀態度。果然,今日開盤以205港元/股平開后,隨即破發,截至上市日港股收盤報199.9港元/股,跌幅達2.49%,其總市值為415.31億港元。
基于當前港股市場的整體行情,一位券商分析師對于網易云音樂上市當天即破發的狀況并不意外。聚焦這家成立至今已有8年的音樂平臺,幾經波折后終于登陸資本市場,上述券商分析師認為,其要講好音樂社區的資本故事并不容易。
行業命運難改
從網易云音樂方面披露數據看,自今年以來,截至2021年6月30日,平臺在線音樂服務的月活躍用戶數達1.85億人次,其中90后用戶占比約90%。
依據用戶粘性表現,外部咨詢機構灼識咨詢發布調研報告指出,網易云音樂是目前國內最受90后歡迎的在線音樂平臺,另外從平臺上有超140萬首曲目由獨立音樂人創作,原創音樂人超30萬人等數據,網易云音樂也被視為目前國內最大的獨立音樂人在線孵化平臺。
若從收入層面觀察網易云音樂,“更多看它在線音樂服務付費用戶和付費率是否提升。”上述券商分析師通覽其招股書后看到,在線音樂業務的人均付費金額從2019年的9.3元已經跌至8.4元,而在線音樂的營收占比自2018年近90%的規模,持續下滑至2020年時的53%。
顯然,作為核心收入來源的在線音樂服務業務表現并不樂觀,加之網易云音樂過去三年累計虧損70億,這也讓外界詬病其所處的在線音樂賽道很難賺錢。
不過,與在線音樂服務業務表現相反的是,網易云音樂的社交業務營收持續增長,其社交業務自2018年至2020年,在總營收中占比從10%升至47%,這使得平臺的“社區”屬性愈發顯著。
展開全文上述券商分析師就對網易云音樂的社交娛樂業務進展尤其關注,當他看到該平臺上的社交娛樂服務的人均付費金額已經從2019年的477.6元漲至573.8元,且直播業務收入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已經過半后,他認為網易云音樂的商業化延展性正在體現出來。
當然,身處音樂賽道上的網易云音樂,與居于其前列的騰訊音樂(TME)間的差距,依然明顯。特別是在其上市后,差距便最為直接地表現在了市值上。
盡管騰訊音樂的股價自今年的32.25美元/股的高點一路下跌,截至12月1日美股收盤,報6.66美元/股,其市值僅達112.73億美元。但以人民幣折算比較看,騰訊音樂的市值依然超過了網易云音樂的2倍之多。
而從營收數據看,網易云音樂今年前三季度的總營收為51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還不及騰訊音樂第三季度78億元人民幣的營收。
不僅如此,兩家公司的利潤數字更是懸殊。與后者連年盈利的局面相悖,網易云音樂則是連年虧損,且虧損面持續擴大。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虧損達38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它還只是虧損10億元人民幣。
未來仍多風險
網易云音樂因是流血上市,這讓其新股發行并不被看好。券商分析師認為,“大家買它多是看重其成長性”,顯然從其招股書披露的數據看,“中規中矩”。不過,上述分析師在采訪中表示,這家公司仍需要觀察其上市后的首個季度表現,再做判斷。
從招股書中看,此次網易云音樂上市募集的資金中,將有40%用作深耕社區,其中包括豐富多元音樂內容、挖掘及扶持原創音樂人,提升社區活躍度及粘性。?通過各業務的營收表現能看出來,社交娛樂業務或為網易云音樂的營收提升貢獻。甚至有數據預測,音樂衍生的中國社交娛樂服務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1174億元人民幣。
對于網易云音樂的社交娛樂業務呈現出的增長,富途投研團隊也予以肯定,但隨后其也作出風險提示,“互聯網、音樂、直播及在線娛樂行業受到高度監管”,當然這也是整個在線音樂產業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所面臨的共性問題。
采訪中,富途投研團隊還指出,由于大部分音樂內容倚賴第三方版權,這讓網易云音樂不僅要解決當下經營失血的難題,更需在內容服務上面臨成本支出偏高的風險。
招股書中數據顯示,網易云音樂的內容服務成本在營收中的占比,雖從2018年的171%下降至2021年中報的86%,但大部分支出項目來自音樂版權費用。
從招股書看,2018年-2020年間的毛利率,從-114.7%大幅收窄至-12.2%。顯然,內容成本支出調整,讓網易云音樂的毛利率在向好變化,但在富途投研團隊看來,網易云音樂上市后,依然面臨音樂產業重資產的困境,由此帶來的內容成本支出必然讓其在改善毛利率方面有所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