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和儲能需求的高速增長及廣闊前景無疑帶動了鋰電池產業鏈的發展駛入了快車道。而在今年,身處醫藥股板塊的延安必康(002411.SZ)卻憑借鋰電池電解液核心原材料,營收占比大漲后僅占20%的六氟磷酸鋰業務,造就了企業業績倍增,一舉扭虧的表現。
鋰離子動力電池主要應用于下游的新能源電動汽車、鋰離子儲能電池主要用于發電側的儲能領域。而在鋰離子動力電池方面,其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磷酸鐵鋰離子電池,一類是三元高鎳鋰離子電池,無論是哪類,都需要用到電解液,進而用得到六氟磷酸鋰,僅六氟磷酸鋰占新能源汽車的總成本大約為2.4%,同時也是近中期不可替代的鋰離子電池電解質。
據了解,延安必康的六氟磷酸鋰業務主要是其下屬子公司江蘇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九九久科技”)的主要產品。近期,全景網以投資者代表的身份,對話延安必康大股東,九九久科技董事長周新基先生,深入了解六氟磷酸鋰龍頭企業——九九久科技的成長之路。
從基層來,勤奮好學鋪墊責任之路
九九久科技的前身是1968年建成的國營如東化肥廠,以為農服務為己任,主要從事單一的化肥生產,在行業內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1981年,17歲的周新基頂替退休的父親來到如東化肥廠當了一名鉗工,自此,便開啟了在企業兢兢業業奮斗40年的歷程。
那時,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勤奮好學的周新基從沒有放松過對自己的要求。1983年,靠著自學考上了江蘇廣播電視大學的會計專業。1986年,周新基大學畢業后回到如東化肥廠擔任財務科會計,后來逐步升職為總賬會計、財務科副科長。
1991年,周新基考取了注冊會計師證書。談起這次考試,周新基至今記憶猶新:“那是建國以來的第一次注冊會計師考試,之前是沒有的,這得益于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經濟發展后缺少專業會計師。我完全是通過自學的,考試一次性通過,成為全國第一批注冊會計師。”此后,周新基便作為優秀年輕干部得到培養,1996年時,被調任至如東化肥廠擔任副廠長。
周新基說,我的工作歷程還是蠻豐富的,鉗工屬于最基層一線的工作,兩年多的工作經驗讓我對生產一線有了充分的認知。而后,在化肥廠財務科工作期間,我對企業各方面的經營情況有了全面的了解,完成了從國營企業一線基層員工到科室中層管理人員的轉變。并且,憑借著財務出身背景和財務專業方面的能力,讓我在擔任企業負責人時能夠通過財務報告準確地評估企業的財務、生產經營狀況,有效統籌、合理利用企業運營資金,推進企業健康發展。
不破不立,勇于擔當實現老廠轉型
2002年,如東化肥廠沒能逃過國企倒閉潮。因為效益差、嚴重虧損、凈資產為負數在如東縣政府工作會議上被宣告“死刑”,縣政府決定拿出500萬元買斷所有員工工齡,關掉化肥廠。時任如東化肥有限公司、南通市豐禾化肥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的周新基見此狀況,審時度勢,勇挑重擔,2002年 12月,在各方支持中,帶領原如東化肥廠改制為民營股份制企業——南通市蘇通化肥有限公司。
“那時候也就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能不能把它救活,心里也沒有底。與其讓市場拋棄,不如放手一搏。”周新基這樣說。當時化肥廠主打產品就是小氮肥,科技含量不高,生產工藝一般,缺乏競爭力。經過一番市場調研和反復論證,周新基決定走上另一條前途未知的道路——向生產精細化工產品的方向轉型。“那時,行業內沒有大型化工企業看得上精細化工產品,這樣可以在夾縫中尋找生存空間。”此后,企業開發了用途十分廣泛的精細化工產品苯甲醛、5,5-二甲基海因。又引進國家發改委鼓勵項目——頭孢類醫藥中間體7-ADCA。
展開全文在轉型生產醫藥中間體的道路上,7-ADCA遇到的首要困難就是技術。但在周新基的帶領下,投入3000多萬元,技術團隊日夜進行技術攻關,通過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工藝上取得突破。2004年開車投產,2005年至2006年,擴產到500噸,迅速成為公司的拳頭產品。“實際上7-ADCA這個東西是很難做的,魯抗、哈藥、川藥這些大型國企也曾經嘗試生產過,都因為質量不過關而選擇放棄。那時候的我還是有點盲目的,就認定了生產7-ADCA,一定要把它做出來。”周新基說。
隨著廠區搬遷,公司攻堅克難,生產能力逐年提升,最終形成了年產2000噸7-ADCA的規模,成為國內頭孢類醫藥中間體行業的一個標桿,國內市場實現了國產化,并且出口印度等國家。也正由于九九久科技生產的7-ADCA產品發揮的巨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2010年5月,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上市后,九九久科技又成功開發了農藥中間體三氯吡啶醇鈉等產品,實現了由單一化肥產品向醫藥中間體、農藥中間體發展的第一次戰略轉型。
高瞻遠矚,成就兩項龍頭產品
目前,九九久科技主營業務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和藥物中間體三大板塊。新能源板塊六氟磷酸鋰產品產能已超6400噸/年,位居行業前列;新材料板塊產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能為12000噸/年,產能規模國內居首。藥物中間體板塊產品三氯吡啶醇鈉產能為15000噸/年,5,5-二甲基海因產能為8000噸/年,產能規模領先。
這背后,正是周新基的高瞻遠矚,對企業發展方向的果斷決策,順利實現了由藥物中間體向新能源、新材料發展的第二次轉型。
早在2007年,周新基預測化工行業會周期性波動,市場需求可能面臨萎縮,便著手開始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研發鋰電池材料六氟磷酸鋰。六氟磷酸鋰作為鋰電池電解液的關鍵材料擁有一定的產業壁壘,更是被譽為鋰電材料領域周期性最強的環節之一。他認為,高新技術產品一定會替代傳統產品,企業開始向低能耗的清潔新能源和新材料方向發展。
“我們是國內搞鋰電池材料比較早的一批人,當時國內還沒有一個‘鋰’概念,那時候更多的電池是鉛酸的。鉛酸電池有兩個致命缺點:鉛的污染問題和電池能量密度低,注定不能適應未來潮流,我們決定試著開發新的電池材料。”周新基這樣談到。
2010年,九九久科技成為中國第一批研發鋰離子電池電解質為數不多的幾家企業之一,2012年開始投產。其研制開發的無水氫氟酸溶劑法生產六氟磷酸鋰工藝,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由韓國、日本壟斷的新能源市場。六氟磷酸鋰產品,也廣泛運用于手機、電腦、動力汽車、儲能等電池領域,尤其是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將來在5G領域用途更廣泛。
目前,九九久科技六氟磷酸鋰裝置設計產能為5000噸/年,實際產能已超6400噸/年,產能僅次于行業同類別公司天賜材料、多氟多等。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的動力電池及電解液需求的增長影響,鋰電池產業鏈相關的原材料價格較以前年度均有大幅度的上漲,尤其六氟磷酸鋰的價格從2020年8月最低價7萬元/噸到2021年10月27日最低價51.5萬元/噸,漲幅達到635.71%,六氟磷酸鋰在今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高達68.87%。
同時,九九久科技參與起草和制定了六氟磷酸鋰產品行業標準和分析方法相關的行業標準,生產的六氟磷酸鋰通過ISO/TS16949汽車供應鏈質量體系認證,獲得多項高新技術產品榮譽。建立了穩定且優質的客戶群體,主要大客戶包括新宙邦、比亞迪、杉杉股份等,還包括珠海賽緯、香河昆侖等一批主流電解液廠商。此外,公司注重培育和拓展新客戶,以不斷改善和優化客戶結構,一直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8月中旬和韓國Enchem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
全景網了解到,根據新能源汽車等應用領域的需求拉動和六氟磷酸鋰市場供需偏緊的現狀判斷,六氟磷酸鋰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維持在高位。九九久科技表示,待上市公司完成債券兌付后,擬計劃開展實施項目擴產工作,初步計劃新建20000噸/年六氟磷酸鋰生產裝置,以滿足與客戶的戰略合作需求。
當然,除了當下最熱的六氟磷酸鋰,九九久科技的另一行業龍頭業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也值得關注。
“新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雖然投入精力晚于新能源材料六氟磷酸鋰,但是卻傾注了我更多的心血。”周新基說。早在2011年時,周新基就關注到國家層面對高技術產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重視,隨即果斷決策進入該領域,并取得了成功。
周新基介紹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屬于高性能纖維,與芳綸、碳纖維并稱當今世界三大高性能纖維,而這之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是市場前景最可觀的,它的強度非常大,是鋼材的15倍,耐切割、抗沖擊、防腐蝕,可以廣泛應用于軍事、民用、建筑等行業。
據了解,九九久科技原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能為3200噸/年,位居國內第一。2017年,加大投入近6億元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品進行新增6800噸/年擴產,后續經過技術挖掘,目前已經達到12000噸/年,位居國內之首。不久前,還被工信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發布的《關于制造業單項冠軍第六批遴選和第三批通過復核企業名單的公示》擬認定為第六批制造業單項冠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同類企業較少,產能達到1000噸/年的僅有十幾家。而九九久科技已經建成國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最大的生產基地,成為行業引領者和市場準則制定者。纖維出口美國、俄羅斯、韓國等17個國家,為國防和軍民融合做出了較大貢獻。與下游客戶合作拓展軍工領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為控股股東延安必康的發展鋪墊了又一條路基。隨著下游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該產品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提升,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優質的產品是抓住機遇的基礎,憑借著2021年六氟磷酸鋰的“史詩級”行情,九九久科技新能源產品六氟磷酸鋰和新材料產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能呈現爆發式增長,目前在整個公司的生產銷售中占比已經達到60%以上。良好的業績帶動了控股股東延安必康業績的“翻身”,也代表著延安必康轉型的決心與成果。
財報顯示,延安必康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6.09億元,同比增長4672.62%;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3.0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34.52%。一個月前,延安必康發布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度業績扭虧為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5億元-1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8.72%-193.39%。九九久科技的利潤增長無疑對延安必康的業績增長有著最大的貢獻度。
“我們的目標不單是低能耗、低成本,還要高質量綠色發展。創新轉型是九九久綠色發展的持續不竭動力,企業將不斷做精、做專、做強,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競爭力。”周新基展望道。
未來,九九久科技將通過加強研發和技術創新,進一步做大做強新能源、新材料板塊,鞏固和擴大行業競爭優勢,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產品的業績貢獻度,實現九九久科技產品結構的根本性突破。并以打造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全球專業化制造商為目標,在新材料領域站穩腳跟,并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全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