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首日即破發,網易云音樂的“悲情”還在繼續。
12月2日,網易云音樂在港交所上市,公司開盤價205港元與發行價持平,但股價開盤十分鐘后即破發,隨后震蕩下行,最終全天收跌近2.5%。
(圖片來源:Wind)
此前破發并非毫無征兆,在富途昨日的暗盤交易中,公司股價一度下跌近4%。
(圖片來源:富途證券)
上市進程一波三折
作為港交所“音樂社區第一股”,網易云音樂此次上市可謂一波三折。
早在今年5月26日,網易云音樂便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啟動上市程序。
但IPO前夜,丁磊持股99%的杭州樂讀科技有限公司因其運營的“網易云音樂”網站所提供的《Holy War》網絡音樂產品涉嫌含有宣揚暴力內容,被罰款1.5萬元,將網易云對內容監管不當的情況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不利的外部環境下,網易最終于8月9日宣布,基于對當前市場整體環境等綜合因素的考量,決定暫緩網易云音樂IPO。
在經歷近4個月的等待后,網易云音樂11月16日在港交所披露聆訊后的資料集,赴港上市計劃重啟。
在公開發售階段,網易云音樂獲約8.92倍認購,其中分配至公開發售的股份160萬股,占發售股份總數的10%。國際發售獲超額認購,發售股份1440萬股,相當于發售股份總數的90%。
在上市首日的線下儀式上,網易CEO丁磊現場發表致辭,稱"網易云音樂通過自己的努力,打破了很多不可能,讓中國音樂有了更多可能”。他還表示,希望“在未來,可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爭無謂之事,只看無畏之行;即便前進的路上,人聲嘈雜,依然相信音樂,相信熱愛”。
展開全文競爭“壓力山大”
對于首日破發原因,撇開目前相對惡劣的市場環境,網易云音樂在其細分賽道嚴峻的競爭壓力可能是市場看衰的重要因素。
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前6個月,網易云音樂的月活為1.85億,相比2020年底1.8億新增500萬用戶;付費用戶2600萬人,相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付費率達到了14%。
(數據來源:招股書)
而作為對比,騰訊音樂同期月活則達到6.4億,付費用戶則為7000萬,兩項數據接近網易云音樂的3倍,付費用戶占比約為11%。
營業收入層面,網易云音樂2021年上半年營收增長至31.8億元,相較2020年同期的19.8億元同比增長了60%。而同期騰訊音樂營收則達到158億元,是前者的近5倍。
(數據來源:招股書)
在盈利方面,收入的激增并沒有給網易云音樂帶來盈利,2018-2021年前6個月,公司調整后凈虧損分別為18億元、17億元、15億元和7億。而同期騰訊音樂調整后的凈利潤則分別達到33.9億元、40億元、42億元和18億元,2020年凈利潤率達到14%。
(數據來源:招股書)
規模不及對手,版權費成命門
在成本端,網易云音樂大部分的錢都花在購買授權(內容服務)上,2020年相關占比高達97.8%。
(數據來源:招股書)
相比之下,騰訊2020年花在購買版權上的費用為175億(Service costs), 同期花費接近網易云音樂的4倍。但同期用戶基數為網易云音樂的4倍、收入基數則為6倍。
(圖片來源:公司年報)
這使得網易云音樂陷入“死循環”:要買版權,需要更多的用戶和更多的收入;要有用戶,需要更多版權音樂來吸引。而在收入只有騰訊的1/6的情況下,就算全部收入拿來買版權也難達后者規模。
面對騰訊系的圍剿,肩負重大使命的網易云音樂想要突出重圍,未來的路依然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