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雅玲
剛剛過去的11月,金融市場表現超乎預料,充滿不確定。全球經濟分化,疊加新冠疫情惡化擴散,11月全球金融市場動蕩態勢或將延續至年底。
近期美元貶值與美股暴跌聯動十分明顯。畢竟外圍主要籃子貨幣經濟基本面不及美元基本面,加之美元貨幣政策的主導性與引領性更強,美元貶值難是美國的大煩惱。因此,借助美股主動調整機會加大美元貶值力度,力求在消化美股泡沫風險的同時加大對美國經濟的保護,畢竟貨幣貶值是有利于經濟向好的手段。
11月,美國三大股指均上行乏力,其中道指下跌3.7%,標普500指數下跌0.8%,而納指收高0.25%。而年初至今,美股三大股指均大幅走高,道指漲17%、納指漲21%、標普漲22%。
美股與美元同跌具有很強的聯動性,預計12月這種現象將頻繁發生。預計12月美元貶值為主,但美元全年走出貶值趨勢難度較大;預計12月美股調整頻繁,暴跌與上漲反復不定,但助力美元貶值的目的則相當明確。
在美元貶值之時,石油也出現暴跌,兩者的邏輯或許并不一致。防御升值是美元的當務之急,國際石油價格下跌則是暫時的,未來將重返上漲態勢。
一方面,石油供給不足推動石油價格上漲;另一方面,通脹是美聯儲政策重點,石油則是通脹重點。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國際地緣政治關系更需要發揮石油與商品的作用,畢竟美國擁有石油戰略競爭優勢。
石油高漲會明顯壓制歐元區經濟,對歐央行政策形成制衡。加之英國脫歐、德國總理默克爾即將卸任、歐元區經濟分化嚴重等因素,貨幣競爭格局將進入關鍵期。
另外,中國也存在石油因素的干擾。隨著石油對外依存度上升,石油上漲不利于生產型與出口型企業。
筆者認為,國際石油價格上漲趨勢不會改變,預計12月國際石油價格有望重返80美元/桶,未來或進一步突破90美元/桶。
目前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引發全球關注,這使得全球經濟再次蒙上一層陰霾。年末收官風險因素較多,金融市場最大的黑天鵝在美國,但黑天鵝的傷害或在別國,12月市場需要高度警惕自身金融安全。
(作者系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獨立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