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用橡膠密封圈
接觸式真空動密封的結構,常用的有下面幾種類型:
1.J型真空用橡膠密封。
J型真空用橡膠密封圈工作表面應平整光滑,不允許有氣泡雜質、凹凸不平等缺陷。
2.O型真空用橡膠密封圈。
3.骨架型真空用橡膠密封圈
4.真空用O形橡膠密封圈
真空用金屬密封圈
金屬密封圈密封的可拆聯(lián)接是超高真空系統(tǒng)中常用的聯(lián)接形式。它是為滿足超高真空要求而必須經200~400℃的高溫烘烤除氣而采用的密封方式。
影響密封性能的其它因素
1、O型密封圈的硬度
O型密封圈材料硬度是評定密封性能重要的指標。O型密封圈的硬度決定了O型密封圈的壓縮量和溝槽大允許擠出間隙。由于邵氏A70的d腈密封都能滿足大部分的使用條件,故如對密封材料不作特殊說明,一般提供邵氏A70的d腈橡膠。
2、擠出間隙
z大允許擠出間隙gmax和系統(tǒng)壓力,O型密封圈截面直徑以及材料硬度有關。通常,工作壓力越高,z大允許擠出間隙gmax取值越小。如果間隙g超過允許范圍,就會導致O型密封圈擠出甚至損壞。
3、O型密封圈用作旋轉軸密封
O型密封圈也可用作低速旋轉運動及運行周期較短的旋轉軸密封。當圓周速度低于0.5m/s時,O型密封圈選擇可按正常設計標準;當圓周速度大于0.5m/s時,須考慮拉長的橡膠圈受熱后會收縮這一現(xiàn)象,故選擇密封圈使其內徑比起被它密封的軸徑約大2%,上述現(xiàn)象就可以避免。密封圈在溝槽中安裝后,導致密封圈受到徑向壓縮,O型密封圈圈在溝漕中形成微量波紋狀,從而改善了潤滑條件。
往復運動密封泄露排除
(1)摩擦大。原因及措施:
1裝配不良;按照該密封件的推薦標準校核,必要時減少過盈量或壓力
2密封尺寸不當:校核尺寸規(guī)格
3表面粗糙度太大:降低表面粗糙度或采用可在粗糙表面摩擦的密封材料
4摩擦運動速度大:可能需改變密封型式
5密封介質工作壓力過大:可能需改變密封型式或密封件材料
(2)爬行。原因及措施:
1密封件干摩擦:改善工作條件
2表面粗糙度太大:降低表面粗糙度或采用可在粗糙表面摩擦的密封材料
3潤滑油膜形成不良:改善工作條件或改變密封型式(如采用聚四氟乙烯組合密封)
(3)泄漏過多。原因及措施:
1密封件裝反:校核,或必要時采用雙向密封
2預加載荷不足:校核尺寸和預加載荷
3密封件收縮:檢查密封材料與密封介質是否相容
4密封件磨損:更換密封件,檢查磨損原因,如果壽命低考慮更換密封型式
(4)密封損壞。原因及措施:
1裝配不當:按要求更換密封件,并認真檢查安裝狀態(tài)
2扭轉失效(O型密封圈):校核幾何和O型圈的適用性
3間隙咬傷:減少擠出間隙,必要是加設當圈
4磨損:校核尺寸,必要時調整擠出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