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2月20日-12月23日,專注于RNA(核糖核酸)療法的生物制藥公司圣諾醫藥公開招股,擬全球發行754萬股,發售價為每股65.9港元-72.7港元之間,預計今年12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沖擊國內RNA療法第一股。
圣諾醫藥于2007年在美國成立,是一家專注于RNA療法的生物制藥公司,候選產品處于臨床前及臨床階段,尚未有產品商業化。該公司在中國及美國均設有研發中心,研發管線中總共有19款在研創新藥,其中兩款已進入二期臨床試驗,分別為STP705和STP707。在研產品中,RNAi療法是其核心業務,還有為傳染病、罕見病及腫瘤適應癥開發的mRNA療法及疫苗。
作為研發創新型公司,圣諾醫藥在研發上的投入毫不吝嗇,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021.3萬美元、1489.4萬美元、2201.4萬美元。由于沒有商業化產品,圣諾醫藥在上述年份分別虧損1712.7萬美元、4642.8萬美元、5000.1萬美元。
這樣的圣諾醫藥,能否獲得資本青睞?
2006年,RNAi技術(RNA干擾技術)獲得諾貝爾獎;2018年,首款RNAi藥物在美國獲批上市,這一全新治療領域開始進入人們視野,此后新藥研發和上市進程均在加快,各大國際藥企巨頭紛紛布局。RNAi療法的主要全球參與者有8家企業,包括圣諾醫藥、Alnylam等。其中,Alnylam是唯一擁有商業化RNAi產品的企業。
圣諾醫藥全球發售公告中引用的數據顯示,用于全部適應癥的RNAi療法的全球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1200萬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3.62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49.2%,估計2030年將達到250億美元,增長率達到6800%。預計到2030年,RNAi療法應用于常見病及腫瘤學的市場規模將占總市場規模的54%。
作為RNA療法市場中的主要參與者,圣諾醫藥在資本市場上備受關注,2009年以來先后獲得五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2.7億美元。最近一次融資是今年7月完成的1.05億美元E輪融資,該筆資金將用于持續開發新型RNAi藥物。完成E輪融資后,圣諾生物估值達到6.57億美元。
從合作方來看,圣諾醫藥與國內上市企業多有合作,如分別與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合作開發抗腫瘤藥物的聯合療法;與沃森生物合作開發針對流感病毒的siRNA藥物;與香雪制藥合作開發治療增生性瘢痕的siRNA藥物。
此次赴港上市,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并假設發售價為每股發售股份69.30港元(每股發售股份65.9港元至72.7港元的中位數),圣諾生物將從全球發售中獲得募資凈額約4.2億港元,其中57.9%的募資凈額將用于核心產品STP705的開發及商業化;約15.6%用于STP707的開發;約15.4%用于開發其他候選產品;7.3%用于其他臨床前候選藥物的研發;剩余部分將用于運營等方面。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