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各地經濟發展“生命動力源”的招商工作,越來越被政府所重視,各地招商競爭也越發激烈。目前,我國大部分區域和園區的招商工作還主要依賴傳統的模式和渠道,以關系型招商、機會型招商和廣撒網式招商為主,造成了資源浪費、招商轉化率低、區域產業鏈短、產業集聚效果差等普遍問題。
二)市場驅動下大數據招商產品涌現招商大數據產品成效初顯。一些自主性更高,利益驅動性更強的園區運營商早些年已經認識到大數據支持招商的可能行,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建設數字化招商能力,搭建專業產業鏈招商數據庫,并通過其遍布各地的招商人員敏銳的“觸角”,第一時間搜集企業客戶增資擴建或投資選址等需求,并上傳至可全國共享的數據庫,實現“活數據”和“有效數據”,高效促成現有企業客戶的再招商,顯著提高了招商落地成功率。
近幾年,政府和園區運營商對招商大數據平臺產品的認知度和需求持續增高。先進區域政府和園區運營商也開始認識到大數據賦能招商的潛力,紛紛通過購買外部服務或自建數據庫的方式進行探索和嘗試。
為此,大數據供應商紛紛瞄準市場需求,提供全招商周期的智慧解決方案。包括互聯網大廠在內的主流供應商和專業領域數據供應商依托豐富的數據資源和領先的算法技術,為政府及園區運管商的招商人員提供覆蓋從招商前檢索、招商中評估到招商后監管的全招商周期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其核心能力和競爭力包括數據的量、真實性和及時性,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和算力等。
三)大數據與專業研判共助高效招商安永通過走訪和調研地方政府招商部門和園區運營商,發現招商人員主要面臨三大痛點:
展開全文我們認為“高效招商”一方面是要“找得到”,即快速精準地找準產業、找對企業;另一方面是“留得住”,即對目標企業要服務好、管理好。然而,解決招商痛點,實現“高效招商”,需要大數據和專業研判的共同助力。
招商痛點一:去哪招企業?
安永認為,其本質是要解決“找得到”的路徑問題,企業對接渠道和方式需增效。地方政府普遍依賴行業協會、商會和領導資源介紹等方式尋找和聯絡企業,并通過行政拜訪的方式對接企業;很多園區運營商也主要通過自由企業資源庫、網絡、廣告牌、委托招商中介等渠道尋找目標招引企業,通過電話、會面等方式對接企業。無論是政府還是園區運營商的傳統方式都會造成商機轉化率低、與潛在落位企業溝通成本高等問題,亟需借力數字化平臺資源和專業機構服務拓展招商渠道,提升招商轉化率。
細觀招商過程:
1. 在目標企業搜尋階段,積累了大量產業鏈企業數據資源的大數據平臺首先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助力粗篩目標招引產業鏈環節企業長名單,但需要注意的是,篩選模型的設計需要因地制宜且需考量不同產業的屬性和轉移趨勢等因素,需要由專業產業研判機構參與定制化設計篩選模型,并需要依托行業洞察和經驗,通過分析研究目標招商企業與區域的契合度,精細篩選出招商短名單,以提升招商名單轉化率。
2. 在對接企業階段,大數據平臺可提供社交、老鄉和校友等招商資源渠道,可提供AI電話、AI短信等快捷的企業觸達方式,還可提供VR看地、VR看廠房、或基于GIS技術的線上招商地圖展示和一鍵推送功能,減少招商人員實地拜訪的成本。與此同時,聯合專業機構共同舉辦線上或線下活動依然是招商工作的高效助力手段,活動內容和主題可以豐富多樣,例如:省份/城市營商環境白皮書發布會、政策宣講會、行業峰會、高端論壇等。
招商痛點二:招什么樣的企業?
安永認為,其本質是解決“找得到”好企業和好項目的問題,識別企業及其項目的風險能力需提升。識別目標招引企業及其投資項目的潛在風險是各地政府在招商初期最重視的工作之一。除了招商前期需做好企業和項目盡調以外,對企業信用風險的持續監控應貫穿從前期招商對接到后期項目落地運營的全周期。
從數據賦能層面來看,市面上的招商大數據平臺普遍能提供各個維度的企業信用數據和風險監控服務,包括經營風險、社會輿論風險、企業高管個人信用等維度,可以實時監測并提供風險預警服務。
從專業判斷層面看,借力第三方機構做盡職調查也尤為關鍵,建議招商部門與咨詢、法律等專業機構合作,通過對企業及其預備投資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研究來幫助識別潛在的項目風險,通過對投資項目的成本進行驗算,助力政府在與企業的對價談判中節省資源投入。
招商痛點三:如何管理好、服務好招引企業?
安永認為,其本質是解決企業“留得住”的問題,招后企業監管和服務能力需提升。伴隨中國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深入落實,企業管理和服務成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效的企業管理和服務,首先需要構建及時、準確的企業數據和信息庫,以便了解招來的企業的產品、所屬產業鏈環節、經營情況等基本信息,以便更高效精準的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和產業服務,增強政企關系和園企關系,實現企業和政府共贏、企業和園區共贏。針對服務和管理企業的需求,目前一些招商大數據平臺供應商已經開始提供智慧園區管理解決方案,為園區提供集建設、運營和服務的一站式管理運營平臺,還有一些數字化供應商通過打造可打通政府側和企業側的雙邊數據平臺產品,為政府提供區域內企業信息追蹤和企業管理服務,具體功能包括一鍵政策推送、政策解讀推送、企業訴求反饋等。
其次,提升招后企業服務能力需要關注全周期的企業服務閉環,涉及從前期的產業規劃和產業扶持政策設立,到生活配套和產業配套的打造,再到項目落地過程中給予企業的支持和幫助,最后到企業投產后政策和服務兌現等環節。其中,政府可借力專業咨詢機構提供科學合理的產業規劃、基于財政可承受性評估和產業扶持效果研究的政策建議、營商環境評估和提升方案設計等解決方案,助力其更好地管理和服務企業。
四)實踐過程中需保持對數據的“高要求“安永調查發現,“大量”、“真實”且“及時更新”是招商人員對招商大數據的核心要求。實現大數字賦能招商的第一步是要積累和擁有大量的真實有效的數據。此外,數據的變化在分秒之中,例如社會經濟數據、政策數據以及企業風險和信用等數據實時都在變動,因此,在不質疑數據真實性和準確性的基礎上,招商大數據是否高效有用的核心是“及時性”。
此外,“合規性”和“安全性”也是招商大數據必須重視的問題。數據搜集的合法合規性,數據保存、維護和使用的安全性是大數據時代永遠不可忽視的話題。從2015年“大數據”一詞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到2017年全國首部市級大數據共享開放地方性法規在貴陽出臺,如今很多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對“共享開放”數據保持通達的心態,也已經出臺了針對不同云服務器部署位置下可開放的數據的規定,并制定了嚴格的數據審計規定和流程。“有規可循”的數據管理將助推招商大數據行業的健康成長。
本文是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寫,并非旨在成為可依賴的會計、稅務、法律或其他專業意見。請向您的顧問獲取具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