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0日,AI獨角獸商湯科技在香港上市,上市首日開盤價3.91港元每股,較發行價3.85港元上漲約1.56%。開盤5分鐘漲幅一度超過18%,截至發稿前商湯股價為4.35港元/股,總市值為1448億港元。
“1956年人工智能這個詞被首次提出的時候,整整的十年,學術界對于這個詞本身存在巨大的不同意見和疑惑,但今天我們看到人工智能已經作為一種通用的技術,成為時代的基礎設施,借助AI算力大裝置和大數據技術的突破,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擴展人類對于廣袤世界的認知邊界,一場跨越經濟周期,即使磅礴的產業升級就在眼前”,商湯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立在上市當天表示,“地緣政治的因素導致商湯屢受美國的無端打壓,但商湯人始終堅信人工智能技術變革帶來巨大的增量價值,必將推動普惠和公平的智能時代到來。感謝我們所處的產業大環境,也感恩這個蓬勃發展的時代,可以包容我們的與眾不同。在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商湯將和我們的投資者、合作伙伴、員工一起推動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賦能百業。”
據介紹,商湯集團此次掛牌上市在上海和香港舉行上市慶祝儀式,且采用混合現實云敲鑼的方式,即“AR敲鑼”,除了在線下敲鑼的創始團隊,商湯集團每一位線上觀看的員工都能參與到敲鑼的動作中,累計敲鑼參與人數近6000人。
商湯科技于今年8月27日提交港股上市申請,于11月22日通過港交所聆訊。商湯科技原計劃于12月17日上市。但12月13日,商湯科技發布公告,全球發售及上市將會延遲。公告稱,美國當地時間2021年12月10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將商湯加入所謂“中國軍工復合體企業”清單。商湯對于這一決定與相關指控表示強烈反對,“我們認為該決定與相關指控毫無根據,反映了對我公司根本性的誤解。科技發展不應該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
招股書顯示,商湯科技2018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人民幣18.53億元、30.27億元、34.46億元,凈虧損分別為人民幣34.33億元、49.68億元、121.58億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六個月,該公司營收為16.52億元,凈虧損為37.13億元。
招股書披露,商湯科技擬將募資凈額用作以下用途:
·研究及開發:約60.0%或33.93億港元用于提升其研發能力,包括投資于SenseCore、產品開發及其他人工智能技術研究。
·業務擴展:約15.0%或8.48億港元將用于投資新興商業機會,以及提高產品及服務在國內外各垂直行業及企業層面的采用率及滲透率。
·潛在戰略投資及收購機會:約15.0%或8.48億港元將用于尋求戰略投資及收購機會,并培養充滿活力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進一步擴大對業界影響力。
·運營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約10.0%或5.66億港元將用作運營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采寫/視頻:南都記者 馬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