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歌 “2021年對中海油而言,在資本市場上是不尋常的一年。”
1月11日晚間,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00883.HK,下稱,“中海油”)召開2022年戰略展望媒體電話會,公布年度經營策略和發展計劃。在這場交流會上,中海油首席財務官謝尉志如是描述中海油2021年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的經歷。
2021年1月8日,中海油被美國政府加入涉軍企業名單。3月9日,中海油ADR被紐交所暫停交易。隨后在10月22日和12月31日,分別從紐交所和多交所退市。為拓寬融資渠道,2021年9月26日,中海油宣布啟動人民幣股份發行程序。10月26日,股東大會通過人民幣股份發行相關議案。
中海油CEO徐可強稱,總體來講,美國的制裁對中海油的生產經營沒有造成影響,但對于其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則不然:主要體現在其股東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歐美股東從70%以上的占比全部出清,造成了股價的大幅波動。
為修復股價,中海油明晰了未來三年的分紅政策:一年兩次的分紅政策不變,分紅派息率不低于40%,全年股息絕對值不低于0.70港元/股(含稅),并將在2022年適當時機在股東大會授權范圍內進行港股回購。
進入2022年,中海油仍舊在積極籌措回A事宜。徐可強稱,自10月28日中海油向證監會進行申報至今,中海油正“有條不紊地組織回A工作,具體進程公司無法掌握,但是總體而言較為順利。”
在過去一年中,外部宏觀環境的變化同樣復雜。新型冠狀病毒變種使全球疫情出現反復,為經濟復蘇帶來不確定性。但全球和中國石油需求已逐步從疫情中恢復,并將持續增長。世界銀行預測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4.3%,中國經濟增長超過全球平均水平,達5.4%。主要經濟體都積極做出碳中和承諾,油氣仍將在較長時間內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所占比例超過50%。
2021年國際油價總體震蕩上行,年底受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有所回落,多家機構預計未來三年國際油價仍將位于70美元/桶以上。
基于上述因素,增儲上產仍然占據中海油經營任務的主要位置。2021年中海油的凈產量約為570百萬桶油當量。未來三年,中海油的滾動產量目標分別為:600—610百萬桶油當量、為640-650百萬桶油當量和680-690百萬桶油當量。在2022年的凈產量目標中,國內外的占比分別為69%和31%。
對應至資本開支亦然。根據中海油當晚公布的全年資本支出計劃,2022年其資本支出預算總額為900—1000億元,其中,勘探、開發、生產資本化和其他資本支出預計分別占資本支出預算總額的約20%、57%、21%和2%。
“國內是中海油勘探的主戰場,”中海油首席財務官謝尉志稱,中海油將堅持“油氣并舉,向氣傾斜”的戰略,穩定渤海、加快南海,并推進陸上非常規油氣開采,并將繼續以尋找大中型油氣田為主線,實現勘探可持續發展。海外勘探方面,將圍繞熱點油氣盆地,堅持價值勘探。此外,中海油將加大天然氣勘探部署,促進低碳發展,扎實推進南海萬億方大氣區勘探工程。加快陸上非常規天然氣再增千億方儲量工程,爭取在天然氣增儲上產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按照計劃,2022年,中海油將有13個新項目投產,以支持未來產量增長。其中也貫穿了綠色發展的思路。謝尉志重點介紹了,恩平15-1/10-2/15-2/20-4油田群聯合開發項目,該項目位于南海海域,距離香港約200公里,水深約90米,包含1座中心處理平臺、1座鉆采平臺、2座井口平臺,總井數66口,高峰產量可達35500桶油當量/天。該項目是中國海上首個CCS示范工程項目可將油田伴生的二氧化碳回注,以減少排放。
對于新能源業務的規劃,中海油方面表示將加快發展海上風電,形成規模化發展態勢,擇優發展陸上風光一體化,并開展新能源重點領域科技攻關。
徐可強表示,資本開支的5%至10%將用于新能源業務發展,到2025年計劃獲取海上風電資源500—1000萬千瓦,裝機150萬千瓦;獲取陸上風光資源500萬千瓦,投產50-10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