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受矚目的女性職場人要承受多大的惡意?
看看董明珠的秘書孟羽童,
這半年里是怎么被揣測的就明白了(胡子)
從去年年底,
當董明珠在公開場合宣布想把她培養成“第二個董明珠”時▽
展開全文一些人就開始破防嘞:
看她是個女的,
就說女的不懂管理↓
看她還很年輕,
就說人家資歷不行↓
看她在董明珠旁邊侃侃而談,毫不怯場,
就說情商高有個P用↓
看她初入職場便拿下董明珠秘書一職,
就說這種職位還是要個男的吧,只有男人才不會被愛情沖昏↓
……
如此跳腳了一段時間,
他們又瞅到了董明珠在大會上讓孟羽童跳舞的視頻▽
于是這次的評價就變成了:
雖然很大方,
但這位小秘書拉低了格力整體的水準???↓
……
就在這兩天,
孟羽童在線下大會上跳舞的視頻再度出現▽
身材狀態和一開始相比是有所變化,
(感覺就是因為食堂太好+壓力太大)
于是乎,一些人就轉而攻擊她的外貌:
說她發福油膩↓
說她一直很腫↓
說她被董明珠奪舍,
成為了董明珠的傀儡↓
……
笑死,
果真一旦一個女性獲得了頗高的職場成就,
就會有人跑出來各種諷刺各種找理由,
反正能讓這么年輕的女性擔任董事長秘書,
不是這位女性要當老板的媳婦,就是要當老板的兒媳婦↓
要么就是和老板有血緣關系↓
如果兩個理由都不是,
那只能說是老板瞎了眼↓
可真行啊?
咋講呢,
其實去年年底,
看見董明珠說要培養孟羽童當“董明珠第二”時,
橘心里也有點疑問在,
畢竟99年的姑娘這么年輕,
就被老板當眾架起,難免會在第一時間遭受許多質疑承受許多壓力,
不過只要稍微了解一下,
就能get到她完全不是什么“關系戶”或者“德不配位”吧(胡子)
比如疑惑她是怎么被董明珠相中,一畢業就選做秘書的?
其實是因為人家去年參加了一檔職場綜藝↓
綜藝里就和一群人在格力公司跟著董明珠實習啊(捂臉)
而且刷完這個職場綜,
會發現孟羽童的綜合能力確實是是一群實習生里最出挑的,
要能力有能力▽
從進入格力實習的第一天起自我定位就很明確,
知道自己要給公司帶來年輕人的“新思維”和“新能量”,
標簽一直是“8G少女”↓
每次提出的策劃案都巨有創意↓
很少循規蹈矩,創造性強,
完全能get到董明珠想觸達年輕消費者的用意↓
要作風有作風▽
工作里從來都會積極反思自己,
從一開始當“老好人”被同事拿捏↓
逐漸轉變為有領導力的teamleader↓
吃苦耐勞更是一把好手,
同事不肯熬的大夜,
她肯賣力↓
抗壓性也很強↓
要情商更是有情商▽
初入職場時就又真誠又幽默,
不僅心態巨好,為人活潑,
還會隨時體悟同事的情緒,
超有合作精神和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同理心↓
只要有她在,
就絕不會擔心冷場↓
哪怕面對張萌這樣看起來很難搞的藝人,
也能在幾句交流中就讓張萌順利cue起了流程↓
幾分鐘過去,
張萌就開始掏心掏肺地安慰她別太有壓力,
總之就是討喜↓
看得出董明珠在整個節目目中已經很喜歡她了,
一直說她是個可造之材,
而在詢問工作意愿的環節,
也只有孟羽童一個實習生給出了想要讀完書繼續在格力工作的肯定答復↓
so……
人家畢業就進格力被董明珠欽點,豈不是很合理?
還有人在糾結她的職位,
吐槽她有關系,開了金手指,
想說孟羽童現在的工作只是“董事長秘書”,
而不是“董事會秘書”,
一個行政崗,一個管理崗,
需要的資歷和擁有的權利還是天差地別的,
能不能別把董明珠、孟羽童,
以及整個公司的決策層當傻子看啊(捂臉)
至于總是讓孟羽童跳舞這件事,
也真啥難理解的,
在去年的職場綜里,
孟羽童其實就已經說出了自己的人設,
“人間跳舞機”??
綜藝面試開場她跳舞↓
綜藝結束在舞臺上她也跳舞↓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
人家就是單純喜歡展示唄……
而對于董明珠而言,
孟羽童這種在一面就肯尬舞的“社交牛?癥”人格,
更是讓她感到驚艷,
直說孟羽童非常適合銷售↓
因此更明顯了,
適合當秘書的情商+年輕的互聯網思維能力+顯而易見的銷售潛質+面向大眾的公開實習,
畢業被董明珠招進身邊培養,有啥可陰謀論的?
而看她“走紅”后的布局▽
展示出來的部分確實和賣貨、流量息息相關,
代表公司的帶貨號?↓
小紅書也搞了起來↓
可以說公司賦予她的流量,
她也回饋給了公司,
結果這時又有一大堆人跑出來說董明珠只想讓她帶貨,
想把她的流量榨干,
說她遲早會成為資本的炮灰?
遲早會被董明珠搞死?
更離大譜了!
且不說制造業的命脈就是技術+銷售,
當網紅帶貨天經地義有利無害,
就說這五百強董事長秘書的title,
也足夠成為貫穿她職業生涯的光環了吧(胡子)
而看孟羽童現在的流量,
私人號都漲粉數百萬↓
就算將來不在企業工作,
單飛也不會多難,
這波明顯是互利互惠啊。
體感酸她的title不中用的↓
和罵她頂著title博關注的↓
就是同一批人吧!
反正寫稿子的時候,
咱好幾次就是無語住了,
因為整件事的邏輯和理由就是很好get,
孟羽童能當秘書跟隨,也能當網紅帶貨,
浙大畢業,吃苦耐勞,能力優秀,
從企業的角度看,讓員工發揮出最大的價值,達到利益的最大化,
就是天經地義啊。
哪來的那么多齷齪想法和陰謀論?
男企業家當網紅,
就有人吹捧跟隨,
女企業家跟上時代的步伐,
就成了被“下降頭”(胡子)
也是夠雙標的……
最后一句
看看別人的22歲,再看看我的22歲(哭泣)
哦不,橘永遠18歲(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