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的曝光機對基板的主體部分進行曝光,但是基板的邊緣,特別是基板相對的兩長邊(在光阻涂布的起始端與末端位置)較容易形成光阻殘留,從而導致后段部件所需要用到的對位圖案被遮住,造成基板報廢。為了解決此問題,現在普遍的做法為在主體曝光完成后增加一個邊緣曝光的工藝,其主要功用為防止靜電的產生及后段框膠貼附的質量,另一個功用就是去除基板四周的不必要的殘留。感光膠的干燥溫度,一般控制在40度左右,烘烤時間過長或溫度過高,都會影響感光層質量。
漆膜雕刻法:是手工制版法的一種,較簡單。可印制一般不太精致的單S圖案和文字。⑴噴制刻版漆膜紙:將描圖紙用漿糊粘在平整的木版上,用排筆把橡膠水1份(體積比),q油1份調好,均勻地涂在紙面上,干后噴涂軟性清漆3—5次,每次噴涂后,在烘箱中用40度~50度烘干,漆膜厚度噴至5~6毫米為宜,漆膜應光亮、均勻、無氣泡、無污點。⑵雕刻圖形:把漆膜紙貼在圖形上,用刻刀、圓規刀、直尺按圖形雕刻,輕輕地剔除漆膜。⑶轉貼:雕刻圖形之后,便可以往事先做好的絲網框上轉貼了。方法是把刻好的漆膜放在網框下面壓緊,用棉花沾少許稀料在上面輕輕復擦,至漆膜與絲網粘牢為止。干燥數分鐘后,把描圖紙揭掉。如果紙未全掉,可用棉花沾水擦凈。在4G時代,金屬外殼由于電磁屏蔽作用不得不將其用PPS、PBT等塑料材質隔離多段,未來將步入5G時代,通信信號更為復雜,且NFC、WIFI、無線充電等將成為手機標配,玻璃材質等非電磁材料將迎來重大機遇。空白的部分用硝基漆涂一層,將絲網的網眼堵住。晾干后即可印刷。
人道化19世紀末以來,因為工業革命以及包豪斯規劃風格的影響,規劃傾向于機械化,有大工業年代的嚴寒感。隨著社會的開展和審美的多元化以及對人的重視,人道化成為規劃中的重要因素。正如美國聞名的工業規劃家、規劃史學家、規劃教育家普羅斯所言:“人們總以為規劃有三維:美學、技能、經濟,但是,更重要的是第四維:人道!堿處理:用10-15%的化鈉在65-85℃的水溶液中將金屬板煮10-30秒,然后用清水洗凈,浸入5%的重銘酸水溶液中。”logo也是如此,應根據心思需求和視覺喜好在造型和色彩等方面趨向人道化,其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