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險業在改革開放發展的時代浪潮中,各個專業領域都涌現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尤其經營管理型人才、精算人才乃至營銷高手。由于市場的高速擴展,人才的匱乏,他們作為一家公司的基本構成硬件,經常供不應求,因此市場對他們特別青睞,甚至厚愛有加。
與此同時,也有以個位數計的文化人,在無比寬廣和深如大海的文化領域中,數年如一日,擯棄喧嘩和浮躁,忍住孤獨和寂寞,在青燈和黃卷中,默默耕耘,積累沉淀,以其歷史的厚度和思想的光芒,不但構建了保險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蘊,而且照亮了行業未來前行的道路。
我們面向保險行業前輩和資深媒體人,經過多方面打探、咨詢與論證,評選出《中國保險業當代十大文化名人》,現推介給社會各界和行業同仁。
NO1 顏鵬飛:中國保險歷史文化的奠定者
顏鵬飛,湖南益陽人,畢業于北京大學,現為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思想史研究所所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和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英國皇家保險學會會員。迄今招收博士生已逾60名。
1986年曾為武大保險專業開設保險史課程。1989年主編的《中國保險史志(1805-1949年)》出版,成為中國保險史研究的開山之作。1988年其與夫人邵秋芬翻譯出版《英國保險史(1547—1970)》。1992年,由其匯編的《中國保險法規暨章程大全(1865—1953)》出版,成為海內外迄今為止歷史跨度最大、資料最豐富的一本中國保險法規及章程匯編。他曾深入研究中外保險關系史,填補了相關領域空白,先后出席美國風險與保險協會(ARIS)、莫斯科大學、德國杜伊斯堡大學和日本島根大學等主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他還是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的本科老師。
NO2 孟龍:從傳統文化中尋找解決當代保險問題的智慧
孟龍,經濟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事會主席。
1990年至1999年,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1999年6月調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歷任人身保險監管部監管處處長、保險中介監管部副主任、主任、深圳保監局副局長、局長;2008年7月回京起任保監會中介監管部主任、法規部主任。2016年2月調任現單位。
其著有《市場經濟國家金融監管比較》《金融監管國際化》《醒夢齋隨筆》《中國保險監管國際化問題研究》《中國古代名家經濟思想文抄》《險道:風險與保險問題談論集
》等。
他認為,中國文化蘊涵著深厚的力量和深沉的魅力,支撐和指引著中華民族帶著夢想朝著希望從古老走向現代,從歷史走向未來。因此他一直主張作為中國保險人和中國保險企業,要從民族歷史文化的角度來反思現代保險文化中國化和本土化過程,從中汲取智慧,解決當下困惑和發展之道。
NO3 謝志剛:推動精算和風險管理文化的本土化
謝志剛,云南省巧家縣人。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全國保險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保險學會專業委員會主任,《精算通訊》雜志主編。曾任金融學院副院長、保險精算研究中心主任、中韓保險交流中心主任、國際從業資格教育學院院長等職務。主要從事保險公司風險管理、償付能力和準備金評估等專題研究工作。
展開全文為推動中國精算師文化和職業制度建設,他主編了中國第一本精算刊物《精算通訊》,引進了英國精算師考試中心和美國意外險精算考試中心,參與設計了中國精算師考試制度,承擔了中國保監會“保險公司風險資本額(RBC)報告制度”等多項省部級、國家級和國際合作研究項目。
2010年3月,他和王曉軍、卓志共同倡議召開“中國風險管理與精算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定期舉辦“中國風險管理與精算論壇”。2016年,策劃“我們的故事——精算歷史展”。2018年和謝躍共同長版“茶道燕梳”平臺,致力于做行業的眺望者和守望者,致力于保險業理論和文化的探討與建立。
NO4 丁永康:將中國書畫藝術融入現代保險
丁永康,江蘇淮陰人,首都師范大學書法專業畢業,現為中國金融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保險書畫藝術研究會主席。
1987年,他從部隊轉業至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曾任中國財產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等職。
1986年他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他著作等身,是名副其實的“硬筆字帖大王”;他熱心教育,桃李滿天下,堪稱“書界精英”。他的硬筆楷書、行楷書被國家統編教材語文課本“讀讀寫寫”欄目選用,成為全國中小學生練字范本。
1994年創辦中國保險書畫藝術研究會,該會是在國家民政部注冊的一級社團,業務主管為中國文聯。2018年,研究會設立中書法、美術、攝影協會三個專業協會。
27年來,研究會多次舉辦中國保險業書法、繪畫、攝影展覽,組織會員深入基層一線,為推動保險業的文化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NO5 張迎賓:保險文化布道者
張迎賓,湖南岳陽人,《保險文化》雜志社社長,中國保險文化與品牌創新論壇發起人。
1993年從長江海事局停薪留職,南下深圳,成為新華社深圳中心記者。1995年,創辦深圳市CIS應用學會(后更名為“深圳市品牌學會”),隨后因為平安保險提供品牌服務而進入保險業。
1996年開始研發保險行銷文創產品,是中國大陸第一套保險漫畫的策劃者,是中國金融業第一套春聯的書寫創作者。他的保險漫畫與親自書寫印刷的春聯發行超過1億幅以上。2003年,創辦保險行業唯一的文化類雜志《保險文化》雜志。2008年發起中國保險文化與品牌創新論壇,至今舉辦14屆。
2010年,他創辦了中國第一本面向保戶的財經類期刊——《保險生活》雜志,單期發行量平均20萬,推動了保險普及化。 2016年,創辦天雁全球壽險領袖論壇。2017年7月,他擔任中國保險康養產業聯盟秘書長、副會長,致力于中國保險康養產業的標準制定。
2008年CCTV新聞頻道“朝聞天下”對其專訪,2015年CCTV“發現之旅”頻道稱之為“保險文化布道者”。
NO6 高星:為人民保險賡續文化血脈
高星,北京人,中國人民保險集團黨工群部高級專家,中國人民保險博物館通史展陳負責人,詩人,雜家。
1989年,他入職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負責《中國保險》雜志美編。 他曾出版《向著西北走》、《香格里拉文化地圖》、《向著東南飛》《中國鄉土手工藝》等20多部作品。
一部保險史,半部人保篇。入職人保三十年,他根植人保歷史文化沃土,并不斷弘揚發展。1994年,他積極建言,聯合《詩刊》雜志社在人民大會堂內舉辦了迄今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人民保險杯”詩歌大獎賽,推出了保險業的詩人。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程思遠、馬文瑞,著名詩人臧克家、賀敬之、李瑛等到場祝賀;梅葆玖、張家聲、陳鐸、瞿弦和、曹燦、殷秀梅、胡宏偉等藝術家參加演出。諸多獲獎作者中有許多是當代著名詩人,如魯黎、劉敬濤、林希、高洪波、葉延濱等。
他先后出版《同志》《老保單》 《時間的梳子》《脫胎換骨:中國人保品牌視覺形象歷程》《族譜的墨跡: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成立初期創始人列傳(三卷)》《1949,西交民巷108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誕生》等。
他致力于收集人民保險珍貴文物和口述史料的收集和活化利用,2021年中國人保博物館建成。
NO7 王安:為媒為武,為保險文化鼓與呼
王安,1982年中國人民大學畢業,不久投身傳媒,《今日保險》雜志社社長。他曾先后任《中國青年報》經濟部副主任、“經濟藍訊”主編,《中國保險報》常務副總編,有“中國大陸財經評論第一健筆”之稱。
2004年,他回歸中國再保險公司,開始《中國再保險史》的素材準備和寫作工作,2006年出版《中國保險200年》。期間,他主編了《我經歷了中國保險50年》一書,開創保險業的“口述史”。他還先后《保險經理人》雜志社總編輯、《今日保》雜志總編。
其寫專欄,摻和電視,出書,如《股爺您上座》、《老大中國為什么步履艱難》、《25年》、《剛剛過去的歷史》等。但是他始終為保險文化呼吁。
2021年,他撰寫的《長期主義:泰康的25年》在泰康保險集團25周年時出版。
NO8 趙守兵:以國際視野推動民族保險文化
趙守兵,山東人,保險史兼收藏家,現任保險博物館館長。
2003年入職《保險文化》雜志社。2007年出版《解密友邦——友邦保險中國攻略》 《平安保險傳奇——平安保險成長路徑解析》,其中《解密友邦》一書入選“當當網”暢銷圖書排行榜。
此后,他陸續出版《壽險營銷管理新思維》《陽光基業》《仰望百年—中國保險先驅四十人》《畫說晚清保險史》 《百年燕梳情——嶺南保險賢達事跡錄》,以及《永不熄滅的火種》紅色保險歷史題材劇本。
他致力于保險文物史料收藏,以多種方式不遺余力傳播,并于2016年4月策劃拍攝首檔大型“口述保險史”系列影像紀錄片項目。他曾先后在《清華金融評論》《中國保險家》 等多家媒體發表文章,并應邀到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深圳市民大講堂等機構分享保險歷史主題講座。
歷經積累和沉淀,2020年中國(北京)保險博物館在疫情之中落成。2021年建黨百年之際,他完成紅色保險主題展覽策展。
NO9 王玨麟:凝聚新時代的寧波保險幫
王玨麟,甘肅蘭州人,曾服務于人保甘肅分公司、太平財險深圳分公司,現供職于中華聯合財險寧波分公司,寧波地區保險人文學者。
2006年,他調至寧波工作之后,從寧波地方歷史中尋找保險業向上突破的力量。他深入全面系統地挖掘寧波保險歷史,提出了“保險寧波幫”的概念,積極倡議和推動寧波保險博物館、航運保險公司、寧波保險圖書館的建設。
2009年,他撰寫《建立寧波幫博物館保險子館的建議》,并三次通過市政協委員上書,提交寧波“兩會”。經過多方呼吁,不懈努力,2019年元月,保險博物館落戶寧波。
他主導的“寧波保險歷史文化”課題榮獲“2013-2014年度寧波市文化研究工程項目”,予以立項。2017年,其著作《寧波幫與中國近現代保險史略》出版。
他擔任寧波保險學會保險文化建設專業委員會主任,務實工作,積極推動,讓寧波地區保險文化建設遙遙領先于全國各地。
N10 韓兆若:以保險為生活,創作高質量文學作品
韓兆若,山東人,曲阜師范大學政治系畢業,山東作家協會會員。曾先后擔任高中教研組長、外貿公司駐美國辦事處主任、太平洋產險山東分公司黨委組織部長、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等職務,現擔任太平洋產險山東營運中心副總經理。
在沒有任何頂層設計的規劃空間中,以蓬勃發展的保險行業和1000多萬從業人員為素材的文學創作十分枯竭。但是他以一己之力,創作出版了以保險業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保險公司》《人在險途》《險海沉浮》三部,以及長篇小說《爐火》《遇見你是美麗的錯誤》,中篇小說集《彼年今時》等。迄今已公開發表、出版各類作品220余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