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通脹高債務成復蘇攔路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為4.4%,較2021年10月預測下調0.5個百分點,這一預測與中國銀行發布的《2022年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基本一致。美國、歐元區、英國主要經濟體增長預期也普遍有所下調。IMF報告認為,世界經濟復蘇面臨供給擾動、通脹攀升、債務高企及其他不確定性因素等多重挑戰。對此,中國銀行研究院曹鴻宇研究員指出,高通脹和主要經濟體表現疲軟將成為今年全球經濟復蘇面臨的主要挑戰。
IMF報告認為,美國等主要經濟體增長預期下行將拖累2022年全球經濟表現,但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有望達到3.8%,較上期預測上調0.2個百分點。其中,發達經濟體2022年經濟增速預計為3.9%,較上期預測下調0.6個百分點,2023年經濟增速上調0.4個百分點至2.6%;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22年經濟增速預計為4.8%,較上期預測下調0.3個百分點,2023年經濟增速上調0.1個百分點至4.7%。全球經濟復蘇受阻受多重因素影響。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迅速傳播致使許多國家重啟限制措施,加劇勞動力供給短缺,但其感染癥狀相對較輕,預計感染病例激增的情況將較快緩解,其對全球經濟的不利影響將從第二季度開始消退。歷史新高的債務負擔和不斷上升的通脹壓力也對許多國家政策空間構成限制。預計到2023年抑制經濟增長的各項因素將逐步消解,經濟表現將會回暖。
高通脹和主要經濟體表現疲軟成為全球經濟復蘇面臨的主要挑戰。報告認為,供應鏈受阻、需求強勁和食品能源價格高企給通脹帶來了更多壓力,IMF上調了2022年全球通脹預測值。不過,預計后續供給緊張的部門將有所改善,市場需求將逐漸從商品轉向服務,能源和食品價格的上漲速度將放慢,通脹問題在2023年有望逐步好轉。美國等主要經濟體增長動能不足,美聯儲加速退出寬松貨幣政策,美國經濟面臨的供給擾動不斷。
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嚴峻挑戰需要更加積極有效的全球合作。首要目標是必須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為應對高通脹2022年大多數國家將退出超寬松貨幣政策,這將導致流動性收緊和利率上升,依賴外幣借款和外部融資較多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應盡可能延長債務期限并減少貨幣錯配,特定情況下需要采取外匯干預和臨時性資本流動管理措施。低收入國家債務重組迫在眉睫,G20集團須改進“債務處理共同框架”,同時暫緩要求債務人償還債務。
路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