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陳姍 單月回撤近40%!近日,一則關于百億量化私募旗下一美元基金產品業績的消息,震驚了投資圈。
處于輿論漩渦中的是國內成立最早的量化投資基金之一的九坤投資海外關聯公司旗下美元基金 UbiquantAsiaPacificQuantitativeHedgeFundClassA(以下簡稱“UbiAsiaFund”),今年 1月該產品總體回撤超7%,在疊加5倍杠桿的情況下,單月凈值回撤直逼40%。
經濟觀察報記者從九坤投資方面獲悉,UbiAsiaFund基金規模接近2億美元,其產品定位及結構與其國內量化產品不同,是高波動高風險、使用杠桿運作的量化基金,不設置清盤線。對于該產品業績短期出現大幅回撤的原因,九坤投資方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本次回撤主要源自阿爾法(Alpha)回撤、市值敞口暴露以及杠桿放大效應”(注:Alpha即超預期收益,即多空主動管理獲得)。
經濟觀察報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該產品通過海外市場募資并投資A股市場。2021年四季度以來,由于市場下跌、風格大幅切換等不利因素干擾,A股的量化投資策略遭遇挑戰。UbiAsiaFund在1月份平層收益回撤約7.8%,疊加杠桿后為39.13%。
事實上,九坤投資旗下該產品業績“滑鐵盧”,僅是撕開了今年以來私募基金慘淡“成績單”的一角。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115家百億私募今年以來收益為-5.11%,九成百億量化私募今年以來業績告負。
一股業績寒潮正在席卷整個私募圈。
不只是賽道擁擠、風險敞口暴露、整體市場環境不好,當前板塊和行業幾乎處于一種無序的波動狀態,因此量化很難捕捉到到交易機會;正在遭遇多年以來最大挑戰的量化行業之翹楚——需要在短期回撤與長期發展策略之間,校準其投資風格與杠桿特征嗎?投資者是否也需要引以為戒,分散配置?
美元基金產品1月回撤近40%
成立于2012年的百億私募九坤投資,除了在國內募資并發行布局A股的量化產品之外,還在香港設立獨立海外基金公司并發行美元產品,而上述1月回撤高達40%的產品屬于后者產品。
展開全文根據記者獲得的一份九坤投資“U-BIQUANT亞太對沖基金2022年1月ClassA投資報告”顯示,該產品1月凈值跌幅為39.13%,產品自2019年4月成立以來的最大回撤為-55.09%。
九坤投資方面向記者介紹,UbiAsiaFund是九坤投資海外關聯公司旗下的產品,基金規模接近2億美元,其產品定位及結構與九坤投資國內量化產品完全不同。
從前述投資報告來看,該產品主要運用量化對沖策略,通過量化模型,多頭一籃子持有未來表現相對更好的股票,空頭做空一籃子認為未來表現相對不好的股票,輔助以股指期貨、股票指數互換等衍生品對沖工具縮小產品的凈風險暴露以縮減波動和回撤,同時利用融資放大產品收益,以獲得較好的風險調整收益。
從歷史表現來看,該產品2020年的年回報超 45%,2021年的年回報超20%。而2022年開年僅一個月,其就暴跌近40%。
對于近期產品業績大幅回撤的原因,九坤投資表示,本次回撤主要源自阿爾法(Alpha)回撤、市值敞口暴露以及杠桿放大效應。“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來,受美聯儲加息預期帶動市場下跌、市場流動性的周期性下降、以及市場風格大幅切換的不利因素干擾,A股的量化投資策略收益普遍受到影響。UbiAsiaFund在一月份平層收益回撤約7.8%,疊加杠桿后為39.13%。”
據UbiAsiaFund方面介紹,UbiAsiaFund是高波動高風險、使用杠桿運作的量化基金,僅面向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所界定的“專業投資者”。“使用杠桿進行投資、盈虧同源,是UbiAsiaFund的特點,一月份該基金的杠桿維持在5倍左右。”對于該基金后續運作情況,UbiAsiaFund方面直言,“出于對A股市場長期發展和自身量化策略的信心,我們之后會繼續維持UbiAsiaFund的投資風格與杠桿特征。”
九坤投資告訴記者,2021年9月之后,UbiAsiaFund一直保持封閉運作,目前該基金半年封閉期已過,可正常贖回,并計劃于近期開放申購,僅接受現有投資人追加。
有業內人士認為,離岸市場對杠桿的容忍度更高,且融資更便利、成本更低,這也可能是近年來眾多私募轉戰離岸市場的原因之一。
美元基金收益大幅回撤的現象會否在其人民幣基金上上演?對此,九坤投資表示,UbiAsiaFund的產品定位及結構與九坤投資國內量化產品完全不同。在國內的量化產品不加杠桿,業績不受影響。而據第三方平臺顯示,九坤國內的多空配置產品今年回撤約10%。
量化私募業績“滑鐵盧”
事實上,在A股市場近期波動幅度較大的背景下,遭遇凈值滑鐵盧的量化私募又何止九坤投資一家,業績寒潮已然席卷了整個私募圈。數據顯示,九成百億量化私募今年業績發生虧損。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百億私募數量為115家,從業績來看,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約-5.11%。在29家百億量化私募中,僅有千象資產、洛書投資、黑翼資產三家量化私募取得正收益,百億量化私募正收益私募占比僅為10.34%,且公司策略均以管理期貨策略為主。
跌破預警線、止損線成為近期投資市場關注的熱點。從公開信息來看,已有多家私募基金就近期業績不佳向投資者發布公告進行說明。
2月7日,由期貨大佬郗慶掌舵的浙江善淵投資發布了《關于理型1號私募基金觸及止損線的告知函》,稱其管理的產品“理型1號私募基金”觸及止損線。近日,知名私募大佬但斌旗下多只基金觸及止損線也引起多方關注。
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12日,有514只私募基金跌破0.7元單位凈值,1251只基金跌破0.8元單位凈值。
2月11日晚間,百億量化私募上海赫富投資發布公告稱,旗下赫富靈活對沖九號A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在2月10日的凈值已觸及預警線,并就此向投資者表達歉意。對于產品近期波動,赫富投資已于2月8日起將該產品的管理費調整至0%,并決定該產品未來在沒有回到凈值1元之前不再收取管理費用。同時,公司已在2月10日以自有資金跟投的方式跟投該產品母基金500萬元。
再以頭部量化私募幻方為例,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幻方旗下有95只產品已經公布今年以來的收益,多數最新凈值更新日期為2月11日,所有產品年內收益為負。其中,56只產品今年以來回撤超過10%,占比接近六成。2021年年末,幻方還曾因業績大幅回撤向投資者公開致歉。
對于量化私募近期普遍快速回調的原因,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其一,與量化賽道變得擁擠有關,去年以來,量化策略規模增長過快,使得市場整體的流動性受到了影響和干擾;其二,與量化私募暴露的風險敞口有關,這種風險敞口在市場操作難度大的情況下貢獻了負收益;其三,與整體市場環境不好有關,量化產品大部分是指數增強或者量化多頭策略,在整個市場環境不好,Beta(即平均基本收益)為負值的時候,即使有Al-pha,疊加了Beta之后,整體的收益仍然會比較差;其四,與量化捕捉Alpha的能力下降有關,量化往往是在一些細分板塊和行業出現一定趨勢的時候,才能獲得一些穩定的收益,但當前板塊和行業幾乎處于一種無序的波動狀態,因此量化很難捕捉到到交易機會。
九坤投資認為,量化投資本身有周期性波動。相比于過去幾年,超額Alpha的波動性出現了提升,在杠桿模式下,這一點更加凸顯。“過去,在市場調整階段,我們的投資人一直給予我們信心與支持,面對這次凈值回撤,我們會與投資者進行充分溝通,該項工作已經開展且在未來持續,就投資人的疑問進行全面解答。”據悉,基于對策略組合的長期信心,九坤投資已于2022年2月4日以自有資金3000萬美元申購了該基金,并表示接下來會繼續與客戶保持密切溝通。
量化私募業績遭遇大回撤,已然讓普通投資者“望而生畏”。胡泊認為,任何策略都有自己的損益環境和生命周期,因此投后管理非常重要。他告誡投資者,“不要盲目地跟風購買明星產品,尤其是對于量化產品而言,規模、回撤、收益之間存在不可三角關系,規模大了之后,必然會影響到收益和回撤。因此,建議投資者分散配置一些中型的、在策略上有獨特性的量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