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一、民主制度的先天性缺陷:自從接受了戰略對手美國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這套民主制度后,俄羅斯秒進ICU搶救室,并從此鬧下了一身的病,比如:
1、俄羅斯改制后,國有資產瞬間流失,形成了七大金融寡頭,這些金融寡頭控制了幾乎整個俄羅斯的經濟命脈,形成了絕對壟斷。
絕對壟斷的后果就是:這些金融寡頭將大量的俄羅斯資源和精力用于破壞潛在的競爭對手,以維護自身的壟斷地位,而不是創新和發展,這就造成俄羅斯現有工業體系僵尸化,沒有國際競爭力,無法參與國際競爭,與此同時,俄羅斯國內的新生經濟力量,又被自己國家這些僵尸寡頭聯合絞殺,無一成活。
所以結局就是俄羅斯制造業的持續萎縮。
二、政府腐敗無法通過體制內部予以控制,這套民主制度套上俄羅斯后,俄羅斯就喪失了最高監督權利,舉個例子,俄羅斯杜馬腐敗或不作為,沒有權利機構進行監督和管理,同樣,俄羅斯法院的大法官也可以不作為或者腐敗,照樣缺乏監督,這樣一套體制就造成行政機構、立法機構、司法機構各不干涉,造成三大體系腐敗和不作為,相信每一個去過俄羅斯的人對此都有親身體驗。
三、未富先享的病態福利,俄羅斯人均GDP只與中國差不多,但俄羅斯卻實施了遠超過自身能力的福利制度,比如免費教育、免費醫療甚至免除電費等等,完成嚴重的財政負擔,使俄羅斯政府無力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科技研究等百年大計,結果就是賣油拿錢,拿錢直接消費掉,過一天算一天,至少目前看不到未來。去過俄羅斯的人都知道,俄羅斯的基礎設施嚴重落后,科學技術也嚴重落后,這樣的國家,還有什么希望呢?
二、國際博弈損失慘重:除先天性制度疾病以外,俄羅斯在國際博弈中也損失慘重。
首先是俄羅斯外交簡單粗暴,沒有為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穩定的國際環境,縱觀俄羅斯的所有鄰國,除了中國、中亞四國和白俄羅斯外,幾乎全部都是俄羅斯的敵對國家,俄羅斯至今還受到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制裁,使本已凄慘的俄羅斯經濟更加血上加霜。
其次是美國和沙特等國對俄羅斯實施石油價格戰,使國際原油價格大起大落,這使得以石油天然氣資源出口為主的俄羅斯,在石油貿易上損失慘重,最嚴重時,甚至都沒有足夠資金采購足量的人民生活必需品,導致莫斯科等城市的超市一度出現無貨供應的地步。
更嚴重的是俄羅斯外貿平衡被打破,出現大量的貿易逆差,盧布大幅貶值,俄羅斯外匯儲備迅速減少,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幸好中國及時出手相救,才從華爾街巨鱷貪婪的嘴中,給俄羅斯搶回了一條可憐的遮羞布。
再次是敘利亞戰爭和烏克蘭戰爭,這些戰爭都是美歐密謀給俄羅斯設的局,但這些陽謀,明知是陷進,俄羅斯也不得不往里跳,兩場戰爭俄羅斯雖然都沒有直接宣戰,但是烏東武裝和敘利亞政府軍的裝備和資金來源可都是俄羅斯,具體數額我也不清楚,但無疑是個天文數字,想想整體戰爭烈度還不如敘利亞的伊拉克戰爭,可就消耗了美國幾萬億美元。
綜上所述,俄羅斯經濟不景氣反而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