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邀來答,現(xiàn)在已經(jīng)2018年,無論2017年和2018年光緒元寶機制銅圓的行情都會比較平穩(wěn),整體行情一般,尋常銅圓存世量巨大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高端品種即使出現(xiàn)幅度變化也屬于個案。如提問是否光緒元寶機制銅圓能否價值一套房子,這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及價值什么房子。當(dāng)然尋常人家留存的清末流通使用后的光緒元寶機制銅圓,即使是百年真幣肯定是沒戲了,別說價值一套房子,價值一餐飯一般都達(dá)不到。
機制銅圓價值的如此懸殊也是因為銅圓不同的屬性與鑄幣特性所致。我國歷史上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一直的制錢形式就是方孔制錢為主,這種模式一直到清末。清末因為列強經(jīng)濟(jì)入侵與西方技術(shù)傳入等因素,清末朝廷改革幣制與鑄造方式,方便群眾使用也為了抵御經(jīng)濟(jì)入侵。于是機制幣傳入我國,清代機制銅幣版本版式較多,各省鑄造也很復(fù)雜,某省造光緒元寶銅圓就是這種模式,清末新政各種改革的繼續(xù),使得朝廷打算鑄造統(tǒng)一國幣,如大清金幣,大清銀幣和大清銅幣三種,這一時期改戶部為度支部,也裁撤合并多省的部分鑄幣局,收歸中央為分廠,大清銅幣逐步取代光緒元寶機制銅幣。機制幣技術(shù)的傳入,比較依賴西方國家,很多機制幣的錢幣模具或樣幣與試鑄幣等都由外國造幣廠代鑄。這些樣幣類才是機制銅圓里金字塔尖上的幣種,留存稀少,鳳毛麟角,價值極高,本身不參與流通也不會尋常留存家傳。
所以討論銅圓不能把銀元銅樣幣在內(nèi),只算銅圓本身的外國代鑄銅樣幣,如西泠印社2017秋拍郭若愚先生舊藏的一枚湖南省造光緒元寶當(dāng)十黃銅元樣幣(PCGS評級金盾SP64BN分)此幣為德國造幣廠清末時期代鑄,拍出了三十余萬的價格,三十余萬也許在小縣城可以買一套小戶型的房子了吧,當(dāng)然這種機制幣樣幣的高價值只是個案中的個案;對于一般收藏者沒有過多的參考意義。造幣廠留存樣幣,不參與流通,一般人家也更不會流傳,更不用想到偏遠(yuǎn)山村或某些地攤上檢漏了。
其實大部分人能接觸的清末光緒元寶銅圓也分若干種,只是大部分都非常尋常的,清末民國正常流通過的,前邊說過價值不高,很多品相一般的都在十余元左右的價值,這價值買不了房,能吃個便宜快餐而已。
附圖為,西泠印社2017秋拍郭若愚先生舊藏清代湖南省造光緒元寶當(dāng)十黃銅元樣幣PCGS評級金盾SP64BN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