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墨爾本住了快七年,一家四口都在這兒。
15年短暫回去一次,去年爺爺去世回國一次。回去的感覺就是,國內太先進了,瞬間感覺自己落后時代了,連支付寶和微信都不會用。
談一談華人的真實生活狀態。我想這個很多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說一說自己的觀點。
第一,華人在整個墨爾本各種種族群體中屬于比較富裕的一個群體,很多人會固執的認為這個群體里充斥著滿滿的富二代和貪官。我想這對華人群體來說是很不公平的。我不否認有這樣的人存在,但是你不得不承認的是華人,尤其是第一代移民是非常勤奮和努力的,因為他們深知生活不易。我記得墨爾本CBD在我剛來那會兒下午五點各種零售店鋪都關門了,只剩飯店會營業。但是因為華人的增多,市場需求以及競爭,現在店鋪周四五六晚都會到9點,周日一二三會到7點。華人的努力工作甚至不要命工作是出了名的。
第二,華人的自尊心普遍都比較強,又普遍比較自卑,我知道這么說可能會有人出來懟,但這是我實實在在感受到的,華人的英語普遍都不太好,這個是個不爭的事實,不排除有很優秀的,但是不管是留學的還是已經移民的,英語都比較薄弱。而華人家庭對自己子女的教育格外重視,普遍都會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能落后別的孩子,競爭意識極為強烈。一旦有一些華人出事,華人犯法的事情,華人普遍有種人人自危的感覺,生怕這個群體被玷污,被別人瞧不起。前兩天在今日澳洲上對在澳洲乞討這事很多人就高潮了,一副爭做良民的表現。
第三,華人之間并不團結,雖然華人的數量接近百萬,而且大家喜歡扎堆聚集在某些區,但是華人之間的凝聚力是很小的,反而是大家對自己人的防范意識要高于對別的種族的人防范意識。我覺得這點兒跟咱們中國人的普遍特點吧。
第四,我想就是孤獨感吧,這一點很多人會理解為不能融入所謂的主流社會,其實根本就沒有什么主流而言。我只是覺得很多人無法適應巨大的心理落差,從人山人海到荒無人煙,從親朋好友遍地到朋友寥寥,從喧鬧的城市生活到寂靜的城市生活,這種轉變是非常巨大的,而很多人碰到這種問題又無法去釋放,與人溝通,華人可能是看心理醫生最少的群體。而這個情況會更厲害,因為老人越來越多,中文媒體也出現了父母移民對父母是好是壞的討論。
我覺得我這個回答肯定也有偏見,但是這是我最真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