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目前中國的股市上,大多數股民在入市之前都沒有經過培訓,也沒有太多的投資知識及心理準備,很多是在股市行情較好的時期,聽到可以賺錢的說法,盲目跟風進入股市,因而大多數人都是抱著投機的心態參預到這個市場中,浮躁的心態導致了股民都撲在短線投機上。當投機成為習慣時,就會與價值投資越走越遠。而隨著交易制度的不斷變革,創新產品的不斷推出,各類投資風險的不斷加大,盲目的操作只能讓股民的投資風險日益加大、損失越來越重。
實踐表明,在牛市賺錢并不稀罕,能夠躲過熊市劫難,并能有所斬獲,且能從本質上深刻認識股市,并建立起相應的投資策略,才算得上真正成熟理智的投資者。證券投資并非買彩票也不是賭博,投資者應該真正理性的掌控自己的投資行為,克服投機心態,把握準備的投資方向。 目前大多數券商投資者教育所采取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一、現場教育的方式
這種方式多數是用在投資者開戶初期,當客戶提出開立賬戶的要求時,券商的工作人員首先會要求客戶閱讀“風險揭示書”并簽字確認,然后會對客戶進行風險能力測評,通過客戶填寫的“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問卷”,根據得分后得出客戶的風險級別,對于風險承受能力低的客戶會給予特別提示,要求謹慎參與股市。
另外,對于開通創業板、融資融券、期貨IB等一些特殊業務,各家券商仍然保持著現場教育的方式,對客戶面對面給予風險提示,并要求客戶當面予以簽字確認。
二、網上教育的方式
這種方式一般是用于對客戶的后續教育,在客戶開立賬戶的兩年后,券商會對自己的客戶重新進行風險承受能力測評,以此次的得分對客戶進行重新劃分級別。而由于目前非現場客戶占據了大多數,客戶會按時到達證券公司營業部進行再次測評的數量極少,因此各家券商會采用網上教育的方式,當達到再次測評的時間點時,網上的交易系統會自動彈出相應的問卷,提示客戶進行填寫后方可進行操作,而考評的結果會自動進入券商的后臺予以保存。
目前,隨著網上開戶的推廣,各家券商也將新開戶的投資者教育放到網上進行,客戶需要閱讀完風險提示書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因此,網上教育的方式將日益成為最廣泛的投資者教育方式。
三、舉辦股民學校的方式
在多年前,一些營業部就已經按照交易所的指導,舉辦了股民學校,對自己的客戶或者是未來的潛在客戶進行投資風險、股票知識、操作方法、技術分析等方面進行培訓,一般來講,所開的第一課就是風險教育,通過固定的教材、具體的案例給客戶授課,要求樹立“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的理念,根據自身情況確立自己的投資方向。
四、集中發送短信的方式
通著通訊技術的發展,各家券商也采用了發送短信的方式進行投資者教育,可以對全體客戶進行普及性的風險提示,也可以針對一些特殊事項給特定的人群發送提示性的風險提示。這種方式簡單便捷、普及面較廣,為日常進行投資者教育的普遍方式。
五、開展專題宣傳活動
每年證監局、協會都會組織相關的投資者教育活動,各家券商均會響應號召、積極參與,通過播放稿件、懸掛橫幅、張貼海報、廣場宣傳、發放傳單、專題講座等多種多樣的活動,積極開展投資者教育,不僅對自己的客戶,也對廣大的群眾進行相關的知識普及。
六、要求投資者通過相關的考試進行特殊教育
對于一些風險較高的特殊業務如融資融券,各家券商都會按照要求,對客戶先期進行風險教育,再對客戶進行考試,只有達到一定的分數要求,確認客戶了解并能承受相關風險,才開始辦理開戶手續。通過這種形式,再三加強風險警示,客戶也會加深印象,在今后的操作中盡量避免風險事項的產生,或者在出現風險事項時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而且,隨著市場上品種的越來越多樣化,交易風險也越來越高,投資者教育工作也更加要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從最初的對新入市投資者的風險教育到創業板的風險教育、新股的風險教育、期貨市場的風險教育,再到融資融券市場的風險教育、創新業務的風險教育等,投資者教育的面越來越廣,對投資者教育的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延深中。但是,在目前的投資者教育環節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客戶對投資者教育存在的誤區
(一)投資者認為自己行為自己負責,沒必要進行教育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發現,新的投資者對于投資者教育表現茫然,由于沒有投資經驗和一定的知識,對于投資者教育的過程只能保持一知半解的狀態,還需要券商進一步開展更多的后續教育才可以。而對于轉戶過來的老投資者而言,他們在面對投資者教育時,更多的會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表示風險都知道,自己的操作自己負責,不需要再多說什么。
(二)投資者教育就是風險教育
很多的投資者認為,券商對投資者進行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風險教育,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一是引導投資者在入市之前比較充分地了解市場的基本特征,了解各類投資的區別,謹慎入市;二是引導已入市的投資者在投資、交易過程中,樹立全面的風險意識;三是引導投資者樹立法律和規則意識,利用法律武器捍衛自身權益,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三)券商進行投資者教育就是為了免責
我們在日常的投資者教育過程中,有時會被投資者打斷,很不耐煩地告訴我們:“知道了,炒虧不會來找你們的,不要再說了?!逼鋵嵧顿Y者教育,是重要的目的是要求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掌握好一定的常識,保持良好的心態,才可以應對未來股市的變化。
(四)投資者認為投資者教育就是為了教育投資者
實際上,投資者教育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是投資者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自我成長的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被動地吸收的工具。從整體投資者而言,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的主體,也是資本市場的決策者,投資者整體發展在于形成投資者隊伍的學習型組織。
二、目前我國投資者教育的不足之處
(一)內容單一,形式簡單,針對性不強
大多數投資者教育的內容都是對證券投資基礎知識的介紹,而且很多證券公司網站上,投資者教育一欄的內容是從不更新的,形式也多是大篇的文章,而國外投資者教育網站多配有視頻,圖文并茂非常生動。
(二)不是由非盈利組織來進行
國際證監會組織原則中投資者教育應該是公正的、非盈利的,那么就應該由非盈利組織來進行這項工作。在中國,真正負責實施這方面工作的是證券市場的中介機構,他們沒有推行投資者教育的原動力,也很難保證其公正。
(三)教育過程流于形式
很多券商的投資者教育工作因為員工的服務態度、客戶的接受程度、時間的緊迫等各種原因,會將這項工作只做到表面化,員工不愿意多次重復相同的話題、客戶耐心不夠不愿多聽、投資者感覺教育的時間過長影響辦理業務的效率,這些都會造成這項工作的草草了事,還有一些營業部也會為了應付,要求投資者配合拍一些照片來交差,反而忽略了真實的教育內容,達不到需要的效果。
(四)從業人員的私心
在一些特殊產品的投資者教育過程中,相關的從業人員會因為個人任務、收入等原因,刻意將這個過程公式化,就像電影《奪命金》中的女主角,為了完成任務而向老年客戶推銷“金磚四國”理財產品,在風險測評的過程中,提前安排好客戶無論問什么都只回答“清楚明白”,從而誘使客戶購買了這個產品,最終這個投資者遭受了很大的損失。
(五)從業人員專業知識不夠,敷衍了事
一些從業人員自身的專業知識不足,在對投資者教育的過程中,只有照本宣科,無法深入地對客戶進行相關教育,只能敷衍了事,草草結束。
(六)后續服務不夠
目前的大多數券商的投資者教育工作是處于被動的狀態,只有客戶來辦理業務時才按照要求進行相關的教育,幾乎沒有主動性的開展投資者教育活動,或者是因為活動的影響力不足,無法吸引投資者主動參加相關的活動,使投資者教育的后續服務遠遠不足。
目前創新業務層出不窮,由于現在非現場客戶日益增多,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溝通交流不及時,相關的投資者教育工作無法及時傳達到客戶手中,雖然有網上及短信這些電子通訊設備的方式可以傳輸,但是實際的效果卻很不理想。
投資者隊伍的迅速擴張,一方面說明投資理財正逐漸成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項;另一方面,在新入市的投資者中,大量是中小投資者,這部分中小投資者中,又有相當數量此前從未參與過市場投資,缺乏金融知識。因此,普通百姓參與證券市場高漲的熱情與金融知識匱乏的矛盾將長期存在,加強投資者教育是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建設,是我們共同應對的長期工作任務,所以投資者教育工作也應該成為一個系統工程。
面對著市場的日益發展,投資者隊伍的不斷擴張,創新產品的陸續推出,如何更好地做好投資者教育工作,也是整個市場面臨的重要工作之一。提高員工素質、專業知識,增加投教工作的趣味性、廣泛性,加強后續服務工作,拓寬宣傳渠道,將投資者教育工作做大、做廣、做深、做實,把它的重要性深入到每一位投資者的內心,方可使整個市場成為一個理性的投資型的場所。
客觀的來說,制度建設永遠都不會十全十美,邁腿進入市場就能輕松賺錢,那簡直就是安徒生童話。再完善的制度設計在不成熟的投資者面前也難以高效運轉,再不完善的制度設計在成熟的投資者面前也難以形成陷阱??梢娨胝任覀兊氖袌?,必需先讓大多數市場參與者成熟理性起來,而這靠的就是投資者教育。如果把制度建設視為硬件建設,那么投資者教育就是軟件建設,一硬一軟雖都不可懈怠,但老子曾說: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由此可見投資者教育這個軟實力之決定性作用。有效的提高、完善并落實投資者教育是拯救股市的大前提和大基礎,也是一切市場制度建設的大前提和大基礎,投資者教育工作應優先或至少同步于市場制度建設。認清了這個拯救股市的不二法門,市場制度建設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想學習全面的投資技術和對市場風險的把控,可添加微信:pcbw41367698這里有最完善的視頻教學,最專業的老師指導操作,最新的市場一手資訊,讓你的投資做到,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