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歲末年初之際,一個名為“區塊鏈”的名詞火了起來。一年之前,談論區塊鏈這件事的還只是小范圍人群,再看現在,朋友圈、新聞媒體、科技達人,幾乎每個人都能或多或少的談一談自己對于區塊鏈的理解。不過盡管如此,依然沒有一能夠讓人讀下去的答案,每個人說的都十分的深奧,今天我就把區塊鏈的定義換成一種更容易理解的概念告知大家,讓人一看就可以看得懂。
讀懂區塊鏈僅需一分鐘
首先有一點我們得先清楚,區塊鏈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其實就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算法。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去中心化數據庫。當下大火的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和基礎架構就是區塊鏈,作為一個構造信任的機器,它可能會改變整個人類社會價值傳遞的方式。
那么咱們用通俗易懂的解釋來看看
以前我們想要找一點“小電影”看,我們需要到XXX網站去尋找,這就是中心化。后來這個網站不能用了,沒有人可能在網站看“小電影”了。不過沒有關系,某知名網友陳老師的“小電影”“照片”已經在幾百萬個猥瑣男的電腦中了,除非地球毀滅,不然不可能絕跡。這就是去中心化,數據分布式存儲。
后來,有一名姓“中本”的超級發燒友,他收集了陳老師所有的資源,為了讓這些資源不消失,便建立一個互聯網共享文件夾“陳老師Plus”。如果用戶想要獲取觀看全,就必須遵守協議:不得復制、修改、P任何“陳老師Plus”中的照片,用戶在“陳老師Plus”中的所有操作都將記錄在案。如果有人故意將“陳老師Plus”中的資源惡意刪除或者銷毀,這個人的行為就將被記錄并且發送給剩余的所有用戶,然后會同步其他幾百萬用戶電腦中的資源來復原“陳老師Plus”,這就是區塊鏈數據分散存儲。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可以增加“陳老師Plus”中的資源,那就是“區塊鏈共識層”,簡單來說,就是幾百萬用戶達成共識來增加“陳老師Plus”中的資源,否則是不能隨便增加的。
咱們繼續往下說,“中本”這名超級發燒友會讓大家填寫一份協議,將“用戶們可以用X工具,在每年特定時間拍陳老師的資源,拍好的前百部資源可以加入陳老師Plus中作為新的資源”作為主要內容。然后我們就可以給資源進行定價,推出“陳老師Plus幣”,因為“陳老師Plus”中的所有資源都是不可破壞、不可修改的。因為其具有唯一性,我們為其估價,每一部內在資源本身的價值就會不斷的增值。
說了其價值,那么它究竟是如何估值的呢?那就需要進行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是區塊鏈行業的一種融資方式,指通過發行代幣(Token)的方式進行融資。】簡單來說,我和李老師成立基金會,發布會上我們說“陳老師Plus”中的資源價值X億元,每部資源X萬,我們會丟XX萬進去認購一半,剩下的其他用戶想要就要買買買,一起眾籌買斷剩余資源。基于此,便會有人跳出來進行炒貨,“陳老師Plus”中的資源賣的越來越貴,隨之而來的就是“陳老師Plus幣”價格越來越高。
順帶解釋一下“挖礦”的含義,“中本”規定,高質量資源會有相應的條件進行認證才可以,我們需要花費極大的精神、時間才可以做出一部高質量資源,并且,每隔十分鐘只能添加一部高質量資源,兩名用戶不能同時添加,所以誰先收集“七顆龍珠”誰才算添加成功。
X工具可以理解成挖礦機,拍攝就是挖礦。比特幣是用算法挖礦作為共識,而“陳老師Plus”是用拍照作為增加數據的共識。
基本上以上這些就是關于區塊鏈和比特幣的算法以及含義,講的比較“通俗”,希望大家能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