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專業的人做正確的事——基金投資心得
我的基金投資歷程可以說是一部“燒錢史”,是一個個經典失敗案例串連起來的,我一直羞于提及,不愿回顧。
我是2007年那個波瀾壯闊的大牛市加入的,當時聽銀行工作人員宣傳,讓買哪個就買哪個,買入后發現太好了,天天漲,還有人告訴我,買長得最快的。當時“華夏大盤”漲得最好,但停止申購了,于是買了排名第二的“上投阿爾法”,果真沒讓我失望,天天最興奮的事就是每天晚上查看凈值,我的帳戶金額不斷增長,天天好心情啊。之后陸續買了10多支基金,當時還受到教育,長期投資,所以都拿著吧。結果隨著上證6124高點后我的基金開始下跌,當時沒有驚慌,以為調整一下就會回去,可是一路下跌,我懊悔了,早點贖回多好,于是吃不香睡不著的日子開始了。
點評
很過朋友第一次投資基金都在牛市,因為牛市的時候銀行的理財經理都會推薦大家購買股票基金。但是,中國的股市歷來是“牛短熊長”(美國反過來,是“牛長熊短”),一輪大牛市后往往是漫長的熊市。
由于熊市往往比較慘烈,再好的基金經理也很難全身而退。所以如果不在牛轉熊的拐點附近贖回股票基金,投資者往往會面臨短期的虧損。很多朋友對基金的期望是買進去就能持續賺錢,但是中國股市奇葩的屬性決定了中國的股票基金不可能每年鐵定賺錢,這并不是公募基金的問題。
因此,投資者朋友們一定要注意,投資中國股市一方面要注意長期投資,另一方面,一定要在一些關鍵節點贖回基金才能保證收益的平穩性。
2009年小牛市,我將還賠著的基金在高點贖回了,2個月之后我又投入了華商盛勢、華夏紅利、中國優勢、大摩消費領航,2010年至2013年每月定投這幾個基金上,在2013年7月又全部贖回,2013年9月我看到“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貳號”漲得特別好,全部申購到這一只基金上了,自從我申購了之后它就變成漲得最不好的了。
點評
看哪只基金近期表現好就全部押到一只基金上是個典型的誤區。
第一,基金的表現一定要看長期排名。例如3-5年,因為1年以內的短期表現和排名跟運氣的關系很大。而且短期表現特別出眾的基金往往在平衡性上做的越差,碰上市場熱點的話表現的會很厲害,但一旦市場熱點轉移,基金的表現很有可能就很差。請大家注意,我不是說短期表現出眾的基金一定不好,我想強調的是大家一定要以長期表現和排名作為篩選基金的最重要的標準。
第二,我建議大家多花點時間找出多只優秀的基金同時持有,而不是賭一只。因為基金經理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犯錯的概率雖然不大,但是這樣的風險還是存在的。如果持有多只優秀基金,就可以大大分散這樣的風險。
2015年,我發現當初我任性地不顧虧損贖回的基金全都漲得特別好,唯獨我這只“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貳號”不漲。所以我后悔呀,自己瞎贖回,又虧了。因此,我這回可不能貪了,當時炒股的大師警告股市又要見頂了,于是4月將“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貳號”贖回了,是不是基金公司專門盯著我呢,贖回后這只基一路飆升。我又錯了。
點評
再次強調,不要過分追逐短期表現好的基金,也不要因為手中的好基金短期表現不好就贖回,一切應該以基金的長期表現為最主要的評判標準。
2015年5月年看到“匯添富移動互聯”漲得最好,我申購了,按捺不住沖動,我又陸續申購了匯添富社會責任、華寶興業服務、申萬菱信中證申萬證券行業,結果可想而知。
點評
牛市的財富效應很邪惡,往往會引誘很多人投資者放棄自己原先正確的判斷。這方面,大家需要定力,更需判斷市場狀態的科學工具。關于這方面,我們在主題課程里會持續跟大家分享。
十年,我獲得了豐富的投資失敗經驗,這條路上走得磕磕絆絆,每一次的投資行為都能做為反面案例。我的貪婪、恐慌、無奈、沖動等情緒導致了悲劇的上演。
我反思了自己的錯誤:
1.不知何時賣出不知何時買入;
2.掌握不好資產輪動,不知根據市場變化進行合理配置;
3.不會選基金,造成追當年漲得好的基金效果不好;
4.缺專業的知識,需要針對性的學習;
5.瞎聽亂信,不考慮清楚就換基金。
點評
總結的很到位。雖然之前的投資經歷不順,但是獲得了寶貴的經驗教訓。很多人問我,現在還年輕,能用來理財的錢很少,是否應該開始理財。我們一向鼓勵大家盡早開始學習和實踐投資理財,因為投資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前期遇到困難、犯錯、交學費都是必然的。大家應該在錢不多的時候盡早犯錯,這樣才能保證在錢多的時候不犯大錯。
在我履敗履戰的投資路上,我四處找學習資料,但是都不系統也不適合我。
我自己投資不行,但我指導別人比較“行”,指導了一個小白。
在2011年時告訴他定投基金吧,他什么也不懂,就申購了一只“銀華價值優選混合”,每月定投,整整4年多,他堅持下來,從來都沒看過,真得什么也不懂不知道怎么看。那幾年,基金一直跌,我見到他特不好意思,因為賠錢啊,總怕他問我基金的事,結果他一次都沒問(后來我問他,他以為買基金與存錢一樣,不知道會賠,而且也不知道怎么看,大智慧啊)。
在2015年時,小牛剛剛啟動初期,周圍的人都議論基金的事,他才想起看一下帳戶,贏利了30%。我又機智地告訴他,贖回吧,結果贖早了,這只基金當時排名在中等,如果掌握好賣點,他能贏利100%以上。
我現在都特感謝他對基金一竅不通,那幾年讓我少了負罪感,持之以恒的堅持讓他最終得到了回報?,F在我又推薦他買“基有幫”上的“睿定投”和“安心穩嬴”了,他盈利過,所以特信我,出手毫不猶豫。這兩只基金我也定投了,希望這次我們攜手走向賺錢的康莊大道。
通過這件事也讓我明白:找到正確的方法,選擇好的基金,堅持長期投資,盈利是豐厚的。
點評
長期投資是所有投資大師都在反復強調的真理。
牛市時基金都漲,但有的能漲200%多,有的只漲百分之十幾,差異很大,關鍵是選合適的,能賺錢漲得多的基金,在我迷茫又謹慎的時候,2016年9月我認識了“基有幫”。第一次登陸,看到首頁上的宣傳,聽了徐總的第一次課增加了認同感,是我需要的,果斷決定投入。
我選擇“基有幫”的原因:
1.我沒有時間對大量的知識進行辨別、篩選,需要一個簡潔快速的通道選好基金;
2.對我這種感性、沖動體質的人,必須得有一個靠譜的組織為我洗腦,持續地對我教育,及時糾正,防止我走偏;
3.根據市場變化對資金合理配置、調整倉位;
4.提醒我在適當的點位贖回,爭取賺最大的利潤;
5.答疑解惑。
加入“基有幫”以來,我感到客服的細心、周到,及時性;徐總每次講課答疑很用心,而且專業知識豐富,講的內容通俗易懂,每次聽課都有收獲,這些都增加了我的信任感。
雖然短期還看不到盈利,但從專業的講解和系列的會員培訓教育活動中看到了希望,我盼望著牛市快點到來,檢驗下“基有幫”的能力,也能吸引來大量的客戶。期望“基有幫”以工匠之心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在眾多的平臺中脫穎而出。
點評
所有金融機構都不服務散戶,因為成本大于收入,因此他們覺得這不符合商業本質。
我偏要服務散戶,因為我覺得散戶也有權利用投資理財創造美好生活,而且散戶更需要優質的理財服務。這是我的理想主義,但是并不意味著我異想天開。
我認為,如果能通過服務流程的優化和服務工具的智能化大幅降低成本,就有可能做到成本小于收入。我們會盡可能在提高效率,壓低成本的同時降低價格。但是,我們真的做不到完全免費。因為只有符合收入大于成本的商業本質,我們才不用琢磨用其他的方式來賺錢養公司,服務普通投資者這件事才能做大做強,做得更純粹,從而在保持服務質量的同時,服務更多的投資者。
我創業,是希望做一件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兼具的事情。
根據這些年得到的教訓和知識,我信服徐總的一句話“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我堅信加入“基有幫”是“跟專業的人做正確的事”,讓我少走彎路,能使我的帳戶不斷豐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