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大家分享一下微信小程序微樂棋牌必贏神器輔助掛下載(開掛輔助軟件已更新)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癥狀感染者38例,其中境外輸入23例,本土15例(江蘇6例,其中無錫市5例、蘇州市1例;四川3例,均在成都市;黑龍江2例,均在雞西市;上海2例,均在閔行區;廣東1例,在深圳市;云南1例,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當日轉為確診病例12例(境外輸入7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27例(境外輸入26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686例(境外輸入572例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42554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22468例(出院16190例,死亡288例),澳門特別行政區79例(出院79例),臺灣地區20007例(出院13742例,死亡852例)。
年貨銷售情況理想,餐飲生意逐步增多,香港年末假期帶動經濟復蘇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葉 藍】隨著防疫措施陸續放寬,香港市民生活逐漸恢復疫情前常態,12月各項經濟活動和博覽會陸續舉行,讓社會輿論對明年1月通關后的經濟提振充滿期待。
本地購物節人潮火熱
從12月9日開始,第56屆香港國際工業出品展銷會(工展會)在銅鑼灣維園開幕,一直舉行至明年1月1日。426個參展商設有超過860個戶外攤位,包括食品飲料區、參茸海味湯料區以及生活家具區等。12月22日,香港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后,工展會3年來首次恢復場內試吃。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南北行聯營業務發展經理崔家權稱,目前整體銷售情況理想,下個月便有農歷春節,很多人趁機會多購年貨迎接兔年。主辦方廠商會會長史立德也說,本屆工展會的規模幾乎已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希望未來能繼續連接國際大門,帶領其他國際盛事或展覽返回香港舉行,重現疫情前的繁華景象。
松綁防疫措施也促進了其他節日的消費。今年圣誕節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防疫措施最寬松的節假日,大批香港市民和親朋好友相邀聚集。年末在傳統上是香港結婚與消費旺季,港媒稱,有婚禮顧問表示,一些新人已計劃增加酒席。香港餐飲業人士預期,生意可望增加三四成。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透露,餐飲行業的生意逐步恢復,中式酒樓最受惠,社團宴會及婚禮酒席將逐步增加,餐廳結業潮正式結束,“最重要是帶動整體消費氣氛,市民重現輕松心情,各行各業生意自然多,打工仔收入也會上升”。22日冬至,全港各區多家酒樓晚市座無虛席,氣氛熱鬧。黃家和說,今年冬至酒樓的訂座率達八九成,預計業界生意額達3.5億港元,比前兩年增長一成多。
此外,第20屆香港冬季購物節及20屆香港冬日美食節24日開幕,將持續到28日。場內設立超過1000個參展攤位。25日,一連三天的第17屆漁農美食嘉年華在旺角花墟拉開帷幕,包括約200個本地漁農產品攤位,另有本地美食及有機或健康食品攤位、本地漁農產品為主題的拍照打卡區等。
進一步刺激旅游
對香港經濟相當重要的旅游業也逐步復蘇。12月14日,香港旅游發展局預告將啟動全球宣傳,并提供送免費機票等一系列優惠,預計宣傳費超過1億港元。旅發局還復辦東南亞旅游業界考察團,接待60名左右來自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國家的業界代表,參觀近年落成的西九文化區M+藝術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等新景點。旅發局總干事程鼎一表示,暫定明年至少有200個盛事、超過100個大型會議展覽在港舉行。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羅湖率先出臺十條扶持舉措(簡稱“羅湖十條”),圍繞出境游提出多條措施,包括鼓勵建設“口岸旅游集散中心”、鼓勵企業策劃深港主題精品旅游路線等,對于成功開發深港“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線路、香港居民羅湖度假旅游產品,年度接待游客量達到一定規模的旅行社,給予資金扶持。據了解,羅湖共有旅行社470余家,其中出境游組團社135家,占深圳全市近60%。
根據香港旅發局公布的數據,11月初訪港旅客約11.3萬人次,按月增加四成,今年累計已有超過44萬人次訪港。縱橫游常務董事袁振寧26日表示,自香港出入境措施放寬之后,外出旅游人數僅23日就有約2萬人外游及約1萬人入境,情況比“0+3”入境防疫措施實施時期更加理想。袁振寧表示,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希望未來香港與內地通關后,可以進一步刺激香港經濟,帶動消費及就業。
“社會氣氛轉向積極樂觀”
截至11月29日的統計數據顯示,香港經濟繼2022年第二季度下跌1.3%后,第三季度收縮幅度擴大到4.5%。考慮到前三季度經濟表現遜于預期,以及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等因素,特區政府預測2022年香港GDP實質增長向下修訂至負3.2%。2022年10月,整體消費物價較上年同期上升1.8%,比9月的相應升幅4.4%低。特區政府預測2022年香港基本消費物價保持溫和上升,預測全年通脹為1.8%。零售業銷貨額方面,2022年9月比去年同月微升0.2%。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5日表示,2022年香港經歷過高低起伏,社會氣氛轉向積極樂觀,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加速復常,前景非常亮麗,他對香港未來信心滿滿。
港媒特別提到,隨著內地防疫“新十條”出臺,社會經濟復常揭開新一頁,各省份陸續部署,全力拼經濟。《星島日報》26日發表社論稱,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從北京述職回港,為市民帶來喜訊,香港與內地停了近3年的免檢疫通關,中央已批準明年1月中旬恢復。不僅方便兩地民眾往返,而且也可以使香港經濟活起來、動起來。文章最后說,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已在望,只要貫徹“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大原則,保障兩地人民生命健康,照顧民眾往返便利,香港及內地經濟自然獲益,復蘇也將是水到渠成之事。
中信明明:2023年更鴿派的美聯儲票委意味什么?明晰筆談
文丨明明債券研究團隊
核心觀點
明年美聯儲新票委底色較2022年更具鴿派色彩,這可能會推動美聯儲更鴿派的轉向,但美聯儲轉鴿的關鍵仍在經濟數據變動。我們認為核心商品項有望推動美國通脹增速出現明顯下行,美國經濟較快惡化最早或發生于明年一季度,我們仍維持此前美聯儲將于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2023年降息的判斷,終點利率水平高度依賴于未來幾個月通脹下行速度,或在5%左右。
美聯儲架構與票委更替規則:美聯儲的三個貨幣政策工具中貼現率與存款準備金由聯邦儲備委員會負責,公開市場操作由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負責,公開市場操作會影響聯邦基金利率、美聯儲資產持有的規模和構成等。FOMC由12名成員組成,包括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七名成員、紐約聯儲行長,4位聯儲行長。除紐約聯儲行長以外的4位聯儲行長由其余11名聯儲行長輪流擔任,11名聯儲行長分為四組,每組中每年一位輪流任期一年。所有12位聯儲銀行行長以及聯邦儲備委員會成員均會出席委員會會議,參與討論,為委員會對經濟和政策選擇的評估做出貢獻,但只有擔任FOMC成員才具有投票權,可以對政策決定進行投票。
明年美聯儲新票委會較2022年更具鴿派色彩。被替換的2022年票委為四位鷹派,其中布拉德為極端鷹派代表,喬治大多時間表現為鷹派傾向,梅斯特一直傾向于鷹派,柯林斯近期發言偏鷹派。而2023年新票委中鷹派的僅有卡什卡利和洛根。雖然卡什卡利在2021年為最鴿派代表,但是2022年其發言具有濃烈的鷹派色彩;洛根表現偏鷹派,與主席鮑威爾發言相似;哈克對于過度緊縮政策的警告表現為鴿派。新芝加哥聯儲行長古爾斯比近期發言傾向于中間派,古爾斯比此前傾向于認為高通脹一定程度由供應限制推動,因而其上任后出現較為強烈的鷹派表態的可能性較低,并且存在古爾斯比繼承前芝加哥聯儲行長埃文斯鴿派表態的可能性。
鴿派色彩更濃厚的2023年票委可能會推動美聯儲更鴿派的轉向,但轉向的關鍵仍在經濟數據變動。目前雖然從發言內容來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存在不同政策傾向的聲音,但是從實際會議舉行結果來看,FOMC在貨幣政策決策上意見上較為統一。在此背景下,美聯儲主席的傾向更為重要。實質上,美聯儲是否會進行鴿派轉向更為關鍵的因素仍是經濟數據變動,當經濟明顯收縮、通脹問題有所緩解時,存在美聯儲鷹派向鴿派轉向、美聯儲鴿派底色更深的可能性。
預計美聯儲將于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首先,核心商品項有望推動美國通脹增速出現明顯下行,雖然核心服務項將一定程度構成通脹逆風,但整體而言,美國通脹同比增速或將在明年上半年較快回落。我們仍維持此前美聯儲將于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的判斷,終點利率水平高度依賴于未來幾個月通脹下行速度,或在5%左右。其次,目前美國經濟難言已步入衰退主要由于勞動力市場和服務業的支撐,但未來隨著美聯儲緊縮寒風逐漸更深層吹入美國經濟,美國經濟較快惡化最早或發生在明年一季度,因而美聯儲停止加息時點也是較大概率發生于明年一季度。
對于降息時點而言,此次美聯儲較難至2024年才開啟降息。美聯儲開啟降息主要取決于各維度經濟數據,并且美聯儲降息對于失業率十分敏感,從歷史上來看,1965年以來,美聯儲降息時點最久滯后于失業率較此前低點回升0.3%時點6個月。高利率緊縮貨幣政策下美國經濟通常時滯性地放緩或惡化,導致歷史上美聯儲維持政策利率在終點利率水平的持續時間大多短于9個月。
正文
明年美聯儲新票委底色較2022年更具鴿派色彩,這可能會推動美聯儲更鴿派的轉向,但美聯儲轉鴿的關鍵仍在經濟數據變動。我們認為核心商品項有望推動美國通脹增速出現明顯下行,美國經濟較快惡化最早或發生于明年一季度,我們仍維持此前美聯儲將于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2023年降息的判斷,終點利率水平高度依賴于未來幾個月通脹下行的速度,或在5%左右。
明年美聯儲票委更具鴿派色彩
并非每位參與議息會議的成員都具有投票權,并且具有投票權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每年會有一些變動。美聯儲作為美國央行,其三個主要構成為聯邦儲備委員會(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也稱為Federal Reserve Board)、聯邦儲備銀行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其中,聯邦儲備委員會是美聯儲的管理機構,由7位成員構成。而美聯儲的三個貨幣政策工具中貼現率與存款準備金由聯邦儲備委員會負責,公開市場操作由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負責,公開市場操作會影響聯邦基金利率、美聯儲資產持有的規模和構成等。FOMC由12名成員組成,包括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七名成員、紐約聯儲行長,4位聯儲行長。除紐約聯儲行長以外的4位聯儲行長由其余11名聯儲行長輪流擔任,11名聯儲行長分為四組,每組中每年一位輪流任期一年,具體分組情況見圖1。所有12位聯儲銀行行長以及聯邦儲備委員會成員均會出席委員會會議,參與討論,為委員會對經濟和政策選擇的評估做出貢獻,但只有擔任FOMC成員才具有投票權,可以對政策決定進行投票。FOMC成員在一年中第一次議息會議上發生變化。
預計此輪加息周期聯邦儲備委員會7名成員不會因任期結束而發生變化,未來降息周期或有一名委員會成員由于任期結束而有所變動。當前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七名成員為委員會主席鮑威爾(Powell)、副主席布雷納德(Brainard)、監管副主席巴爾(Barr)、委員會成員鮑曼(Bowman)、庫克(Cook)、杰斐遜(Jefferson)、沃勒(Waller)。當前任期最短為庫克,將于2024年1月結束任期,其次為布雷納德于2026年1月結束任期。因而在此輪加息周期美聯儲聯邦儲備委員會成員不會發生變化,對于降息周期而言,若美聯儲降息周期包括2024年,則美聯儲理事庫克或會在降息期間或降息前任期結束,其他成員預計在降息周期時仍處于任期中。
2023年除了紐約聯儲行長繼續為票委以外,其他四位在2022年擔任票委的聯儲行長將全部被輪換。2022年FOMC除了委員會成員以及固定不變的紐約聯儲行長威廉姆斯(Williams),其他的分別為圣路易斯聯儲行長布拉德(Bullard)、波士頓聯儲行長柯林斯(Collins)、堪薩斯城聯儲行長喬治(George)、克利夫蘭聯儲行長梅斯特(Mester)。而明年威廉姆斯還未滿任期(必須離職時間為2028年6月),預計仍將繼續擔任紐約聯儲行長,因而繼續為FOMC成員。其他四名成員將換為芝加哥聯儲行長、費城聯儲行長、達拉斯聯儲行長、明尼阿波利斯聯儲行長。
古爾斯比作為2023年新上任的芝加哥聯儲行長,將與費城聯儲行長哈克、達拉斯聯儲行長洛根、明尼阿波利斯聯儲行長卡什卡里在2023年共同成為票委。由于地區聯儲行長強制退休年齡為65歲(除非55歲后任命,則可以任職到75歲),而目前在任的芝加哥聯儲行長埃文斯已64歲,將于2023年1月退休,古爾斯比(Goolsbee)已被任命為2023年新芝加哥聯儲行長(2023年1月9日生效),因而明年新芝加哥聯儲行長古爾斯比、費城聯儲行長哈克(Harker)、達拉斯聯儲行長洛根(Logan)、明尼阿波利斯聯儲行長卡什卡里(Kashkari)將成為新票委。
明年新票委會較2022年更具鴿派色彩。具體來看,被替換的2022年票委為四位鷹派,其中布拉德為極端鷹派代表,喬治大多時間表現為鷹派傾向(僅在6月議息會議反對首次加息75個基點,支持50個基點),梅斯特一直傾向于鷹派,柯林斯作為新任行長近期發言偏鷹派。而新2023年新票委中鷹派的僅有卡什卡利和洛根。雖然卡什卡利在2021年為最鴿派代表,但是2022年其發言具有濃烈的鷹派色彩;洛根作為新任行長表現偏鷹派,與主席鮑威爾觀點相似;哈克對于過度緊縮政策的警告表現為鴿派。新芝加哥聯儲行長古爾斯比近期發言傾向于中間派,表示通脹下降的速度可能沒有每個人想要的那么快,終端利率是多少,美聯儲將在哪里停止,這完全取決于通脹會發生什么,此前古爾斯比曾表示美聯儲的激進加息行動可能引發經濟低迷,尤其是在供應限制是通脹壓力背后的一個重要因素的情況下。古爾斯比此前傾向于認為高通脹一定程度由供應限制推動,因而其上任后出現較為強烈的鷹派表態的可能性較低。Bordo與Istrefi(2018)1研究表示地區聯儲主席可能會遵循意識形態的路線或任命者的傳統,因而存在古爾斯比繼承前芝加哥聯儲行長埃文斯鴿派表態的可能性。因此,2022年12個票委中明顯鴿派的僅有1人(布雷納德),而2023年票委中明顯鴿派人數或達2-3人(布雷納德、哈克、或包括古爾斯比)。
此外,對于非票委以外的地區聯儲行長中堪薩斯城聯儲行長喬治將于明年1月退休離職,新堪薩斯城聯儲行長是否延續鷹派傾向存在不確定性。除了芝加哥聯儲行長,堪薩斯城聯儲行長喬治也達到強制退休年齡,將于明年1月31日退休。喬治大多時間表現為鷹派傾向,前堪薩斯城聯儲行長霍利格(Hoenig)(任期為1991年10月-2011年10月)表現為強烈鷹派表態,從2010年開始一直投票反對美聯儲超規模放水,因而存在新堪薩斯城聯儲行長繼任鷹派表態的可能性。但也需注意Bordo與Istrefi(2018)研究顯示堪薩斯城聯儲搖擺派特征較為明顯,目前堪薩斯城聯儲行長還未確認人選,因而未來堪薩斯聯儲行長是否延續鷹派傾向作為非票委發聲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更鴿派的美聯儲票委意味著什么?
鴿派色彩更濃厚的2023年票委可能會推動美聯儲更鴿派的轉向,但轉向的關鍵仍在經濟數據變動。Meltzer(2005)2認為,在1960年代中后期,大通脹時期開始時,雖然作為美聯儲主席的馬丁為鷹派代表,但是由于在此期間面臨多數鴿派,因而可能很難達成共識并迅速采取行動。因而2023年更鴿派的美聯儲票委可能會推動美聯儲在面臨通脹出現明顯下降趨勢、經濟出現較大惡化風險時更快的轉向鴿派。但是需注意馬丁作為美聯儲主席時,議息會議出現反對意見的人數較多,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分裂度較高,因而貨幣政策未能如鷹派美聯儲主席所愿的及時緊縮。而目前雖然從發言內容來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存在不同政策傾向的聲音,但是從實際會議舉行結果來看,此輪美聯儲開啟緊縮周期以來,僅2022年3月、6月出現過兩次反對票(3月為布拉德更鷹派的反對,6月為喬治更鴿派的反對),實際FOMC在貨幣政策決策上意見上較為統一。而在此背景下,在FOMC決策中,美聯儲主席的傾向更為重要。實質上,美聯儲是否會進行鴿派轉向更為關鍵的因素仍是經濟數據變動,當經濟明顯收縮、通脹問題有所緩解時,存在美聯儲鷹派向鴿派轉向、美聯儲鴿派底色更深的可能性。因為從歷史統計而言,Istrefi (2019)3表明有24%的票委為搖擺者,對于美聯儲政策選擇會隨時間推移而變化,Bordo與Istrefi(2018)4數據也顯示經濟衰退前后鷹派占比往往大幅下降。此前由于通脹粘性持續超預期,此輪多名美聯儲官員也出現了鴿派轉鷹派,與美聯儲主席發言較為一致或更為激進的情形,因而若未來通脹較理想地下降,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當前較多當前鷹派美聯儲官員或轉為鴿派言論。并且,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對于就業市場也十分敏感,歷史上美聯儲總是在失業率較此前低點上升0.3%時點附近進行貨幣政策轉向。
此外,對于未來美聯儲經濟預測的影響來源于兩位聯儲行長的更替而非票委更替。Kahn與Oksol(2018) 5研究表明鴿派對于通脹的預測較鷹派更低,同時鴿派對于失業率的預測較鷹派更高,這也反映出為什么鴿派較鷹派更關注美聯儲就業目標。但是由于票委與非票委的聯儲行長均會參與經濟預測的制定,因而明年美聯儲經濟預測的主要影響來源于可能在于芝加哥聯儲與堪薩斯城聯儲行長的更替,而非票委的更替。并且,若新行長或議息會議其他成員貨幣政策傾向有所轉變,也會影響美聯儲經濟預測水平進而影響美聯儲貨幣政策方向。
對于未來美聯儲貨幣政策路徑而言,核心商品項有望推動美國通脹增速出現明顯下行,美聯儲緊縮壓力將逐漸緩解,預計美聯儲將于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食品項通脹或跟隨供應端壓力緩解逐步傳導至終端價格而快速回落,全球需求放緩將抑制能源價格上行動力;超額儲蓄或于明年一季度被消耗殆盡,其對于消費的支撐將趨于有限,消費疲軟背景下核心商品項環比通縮預計將持續,有望強力推動通脹壓力下行;由于實際租金價格已經下跌,住房服務項通脹同比增速或于明年二季度出現趨勢性下降,但由于勞動力市場仍緊張,核心服務項整體或較難快速回落,將一定程度構成通脹的逆風。整體而言,預計美國通脹同比增速或將在明年上半年高基數的背景下較快回落,美聯儲緊縮壓力也將逐步下降,我們仍維持此前美聯儲料將于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的判斷,終點利率水平高度依賴于未來幾個月通脹下行速度,目前判斷終點利率或在5%左右。需注意若美國經濟惡化過快或通脹緩解過快導致美聯儲加息不及預期的風險。
勞動力市場、服務業是美國經濟最后的稻草,美國經濟較快惡化最早或發生于明年一季度,也支撐美聯儲明年一季度停止加息的判斷。當前美國房地產市場已快速步入衰退,仍在快速下行;商品消費已出現疲軟跡象;利率快速上升、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投資信心大幅下滑,企業投資也出現趨勢性下降。目前美國經濟難言已步入衰退主要由于勞動力市場處于增長放緩但仍偏強勁,服務消費仍存在一定韌性,服務業PMI仍處于較高景氣度。但未來隨著美聯儲緊縮寒風逐漸更深層吹入美國經濟,美國經濟較快惡化最早或發生在明年一季度,因而從該角度而言,美聯儲停止加息時點也是較大概率發生于明年一季度。
對于降息時點而言,從歷史上來看,高利率下美國經濟往往會時滯地出現下行風險,美聯儲開啟降息與加息停止時點間隔往往短于9個月,因而此次美聯儲較難至2024年才開啟降息。美聯儲開啟降息主要取決于各維度經濟數據,并且美聯儲降息對于失業率十分敏感,1965年以來,美聯儲降息時點最久滯后于失業率較此前低點回升0.3%時點6個月(見圖5)。高利率緊縮貨幣政策下美國經濟通常時滯性地放緩或惡化,導致歷史上美聯儲維持政策利率在終點利率水平的持續時間大多短于9個月。因此,雖然鮑威爾表示美聯儲降息最早會在2024年發生,但我們認為美聯儲較難不在2023年降息。
參考文獻及注釋:
1 Bordo M D, Istrefi K. Perceived FOMC: The making of hawks, doves and swingers[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8.
2 Meltzer A H. Origins of the great inflation[J]. 2004.
3 Istrefi K. In Fed watchers’ eyes: Hawks, doves and monetary policy[J]. 2019.
4 Bordo M D, Istrefi K. Perceived FOMC: The making of hawks, doves and swingers[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8.
5 Kahn G A, Oksol A. Understanding Hawks and Doves[J]. Macro Bulletin, 2018 (June 27, 2018): 1-4.
資金面市場回顧
2022年12月23日,銀存間質押式回購加權利率大體下行,隔夜、7天、14天、21天和1個月分別變動了-15.69bps、-1.96bps、30.20bps、-4.65bps和-2.22bps至0.55%、1.51%、2.94%、3.02%和3.00%。國債到期收益率全面下行,1年、3年、5年、10年分別變動-4.00bps、-1.65bps、-3.54bps、-2.52bps至2.23%、2.46%、2.61%、2.83%。12月23日上證綜指下跌0.28%至3,045.87,深證成指下跌0.25%至10,849.64,創業板指下跌0.40%至2.286.19。
央行公告稱,為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2022年12月23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50億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操作。12月23日央行公開市場開展2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和2030億元14天逆回購操作,當日有41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流動性凈投放1640億元。
【流動性動態監測】我們對市場流動性情況進行跟蹤,觀測2017年開年來至今流動性的“投與收”。增量方面,我們根據逆回購、SLF、MLF等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國庫現金定存等規模計算總投放量;減量方面,我們根據2020年12月對比2016年12月M0累計增加16010.66億元,外匯占款累計下降8117.16億元、財政存款累計增加9868.66億元,粗略估計通過居民取現、外占下降和稅收流失的流動性,并考慮公開市場操作到期情況,計算每日流動性減少總量。同時,我們對公開市場操作到期情況進行監控。
市場回顧及觀點
可轉債市場回顧
12月23日轉債市場,中證轉債指數收于388.46點,日下跌0.25%,可轉債指數收于1617.17點,日下跌0.29%,可轉債預案指數收于1351.79點,日下跌0.88%;平均轉債價格128.14元,平均平價為90.02元。當日,豪能轉債上市。470支上市交易可轉債,除4支停牌,108支上漲,2支橫盤,356支下跌。其中科倫轉債(13.72%)、豪能轉債(10.28%)和貴廣轉債(7.63%)領漲,藍盾轉債(-10.93%)、臺華轉債(-8.48%)和特一轉債(-7.75%)領跌。463支可轉債正股,174支上漲,12支橫盤,277支下跌。其中康泰醫學(13.96%)、貴廣網絡(600996)(10.03%)和盤龍藥業(002864)/中鋼國際(000928)/科倫藥業(002422)(10.00%)領漲,臺華新材(603055)(-9.43%)、美聯新材(300586)(-6.97%)和特一藥業(002728)(-6.75%)領跌。
可轉債市場周觀點
轉債市場上周受到權益市場拖累,全周中證轉債指數繼續調整,交投情緒下滑。
上周權益市場大幅回調,呈現縮量交易的狀態,背后是政策預期博弈交易退潮以及疫情下基本面尚未改善、業績驅動暫時難以接力的現狀。目前基本面拐點尚不明確,投資者對經濟增速預期正在下修,同時市場的持續調整可能會再次帶來流動性層面的沖擊。權益市場短期趨勢不明朗,而轉債市場脆弱性依舊,轉債股性估值雖回落到20%以下的水平但并非高性價比,建議投資者主要從正股角度出發擇券,選擇正股支撐力強其他因素擾動弱的標的為主。可重點圍繞三條主線配置:一是防疫措施優化后的消費板塊修復邏輯;二是寬信用穩經濟下的地產、基建、制造業和金融板塊;三是短期商品價格修復帶來的上游資源品彈性。
考慮到當前估值波動范圍有所收窄,因而交易估值波動的策略空間有限。但需要明確是中期角度轉債估值已經系統性回落,而估值的再平衡尚未完成,投資者依舊需要提防估值的短期擾動。
高彈性組合建議重點關注斯萊轉債、再22轉債、法蘭轉債、博匯轉債、伯特轉債、朗新轉債、海波轉債、美聯轉債、南航轉債、龍凈轉債。
穩健彈性組合建議關注浙22轉債、愛迪轉債、康醫轉債、百川轉2、旗濱轉債、奕瑞轉債、成銀轉債、歐22轉債、禾豐轉債、東材轉債
風險因素
市場流動性大幅波動,宏觀經濟增速不如預期,無風險利率大幅波動,正股股價超預期波動。
股票市場
轉債市場
中信證券明明研究團隊
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600030)研究部已于2022年12月26日發布《債市啟明系列20221226―2023年更鴿派的美聯儲票委意味什么?》,具體分析內容(包括相關風險提示等)請詳見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
(責任編輯:崔晨 HX015)
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各地區各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認真做好節日期間各項工作,確保人民群眾度過歡樂祥和的節日。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調整轉段平穩有序。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強化屬地責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重點機構、重點單位、重點人群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加強分級分層分流救治引導和居家患者健康指導,做足醫療救治特別是重癥救治的應對準備,切實保障重癥救治和正常醫療秩序。做好藥物、檢測試劑的生產供應儲備和配送工作,依法查處哄抬價格、囤積居奇行為。加強健康知識科普宣傳,引導群眾注意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二、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按時足額發放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失業補助金、低保金,按規定發放價格臨時補貼,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加強對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殘疾人、農村留守兒童、孤兒等特殊困難群體的關愛幫扶,做好受災群眾冬春救助,確保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對就業困難人員實施就業援助,加大穩崗支持力度。推進集中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行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三、滿足群眾節日物質文化需求。加強煤電油氣運協調保障,確保能源安全保供,確保居民用電用氣價格穩定。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加強產銷銜接,強化聯保聯供,實現交通物流保通保暢,做好糧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不斷豐富節日市場供給。制定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預案,加強市場監測預警,適時增加儲備投放。廣泛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文化文藝活動,安排優秀電影、電視劇展播,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豐富人民群眾節日文化生活,凝聚奮進新時代新征程的強大精神力量。規范文化旅游假日市場秩序,嚴肅查處價格違法行為,推動文化旅游消費有序恢復發展。
四、做好群眾出行保障。按照滿足群眾出行需求、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提供安全便捷服務的原則,組織做好春運工作。指導企事業單位結合工作需要和職工意愿錯峰休假,指導學校錯峰放假開學,實現錯峰出行。適應客流變化做好運力供給,加強熱點區域、線路、時段的客運保障,優化運輸銜接和旅客換乘,強化道路疏堵保暢,減少旅客出行擁擠和聚集。針對交通運輸從業人員疫情、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等情況,優化完善應急預案,做好應急處置,確保重要客運樞紐不關停、重要客運線路服務不中斷。深入開展交通運輸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
五、保障公共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堅持底線思維,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狠抓安全生產責任和措施落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深化危險化學品、礦山、煙花爆竹、特種設備、消防、建筑施工、城鎮燃氣、漁業船舶等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排查整治各種風險隱患,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做好雨雪冰凍災害、森林草原火險等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強化社會面巡邏防控和重點物品、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加強重點部位安全防范,嚴防發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緊密結合歲末年初社會治安的規律特點,加大對多發性侵財犯罪、嚴重暴力犯罪、“黃賭毒”、“食藥環”和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六、堅持糾“四風”樹新風協同發力。加強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干部大力弘揚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嚴格要求自己,嚴格帶好隊伍,嚴格家教家風。倡導勤儉文明過節的良好社會風尚,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反對鋪張奢侈浪費,摒棄婚喪嫁娶陋習。關心關愛基層干部特別是工作在條件艱苦地區和急難險重任務一線的同志,做好對因公去世基層干部家屬的走訪慰問、照顧救助和長期幫扶工作,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擔當作為。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緊盯違規吃喝、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發放津補貼或者福利、公車私用等問題加強監督,對不收斂不收手、頂風違紀行為從嚴從重處置。大力糾治在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幫扶救助、安全生產等方面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堅決糾治歲末年初以總結部署工作等名義加重基層負擔的形式主義問題。
七、做好值班值守和應急處突工作。嚴格執行24小時專人值班和領導干部在崗帶班、外出報備等制度,保證節日期間各項工作正常運轉。做好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準備工作,嚴格落實信息報告制度,確保重要情況第一時間請示報告并及時有效處置。直接服務群眾的單位要安排好節日期間值班執勤并保證服務質量。
明輝國際(03828)發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收入約8.91億港元,同比增長49%;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81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4690萬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擬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據悉,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約1.98億港元。因集團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加強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潤率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個百分點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