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未來新的催化可能是具體的穩增長政策落地預期或者基本面改善進度開始好于市場預期。
陳果/文
政策密集催化下的樂觀預期發酵是本輪反彈行情背后的核心驅動力量,基本面的預期底部已經可以確認,但數據的實質性改善與驗證尚未到來。
因此,在政策催化對市場風險偏好的提振逐步回落后,當前疫情對于基本面的沖擊、市場資金面的脆弱性和全球市場波動的影響就開始顯現出來,成為影響當前市場的核心變量,市場也由此進入震蕩調整期。
12月以來,中國多地均出現了疫情爆發,其對于基本面和市場情緒的沖擊尚未結束,可能延續至2023年1月,重點關注可能在1月上旬出現的全國疫情高峰和春運人口流動導致的疫情新高峰。春節后隨著“春運、疫情”的結束和天氣回暖,國內疫情有望從高峰回落。屆時核心觀察點是:疫情好轉的消費等經濟活動修復彈性,“疤痕效應”影響幾何;疫情的長尾效應及其對消費等經濟活動的影響。如果這些情況未好于市場預期,市場可能需要等待更明確具體的穩增長政策。
當前A股市場資金面整體偏弱,新基金發行不振和融資買入回落是主要原因,外資呈現小幅凈流入狀態整體影響不大,而近期信用債市場劇烈波動引發理財/固收+產品破凈和贖回風險,也對A股資金面帶來一定的影響。
近期外圍市場環境依然對A股市場風險偏好構成不利影響。美聯儲12月加息步伐如期放緩至50BP,但同時釋放“鷹派信號”。12月14日,美聯儲在連續4次加息75BP后,宣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50BP到4.25%至4.50%之間,如期放緩加息步伐。但鮑威爾重申了抗擊通脹的決心,進一步釋放“鷹派”信號,強調加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并較為明確地表示2023年可能不會降息。在此背景下,納斯達克指數已下跌至近六周以來最低水平。日本央行近日的政策調整也同樣引發全球市場波動。日本央行20日宣布將收益率目標從±0.25%上調至±0.5%左右,但同時將1-3月日本國債購買規模提高至9萬億日元/月,政策調整明顯早于市場預期。受此影響,全球跨市場資產同時出現波動,日元大漲,美日國債收益率跳升,日經指數、恒生科技、滬深300大跌。
具體從投資角度來看,整體景氣下行,公用事業等盈利預期上修。
行業景氣核心指標變動:步入淡季各行業開工率普遍下行;各地感染人數激增,18城地鐵客運量、執行航班計劃數下行明顯。首先,周期:鋼鐵、焦煤/焦炭、銅/鋁、水泥、玻璃等價格下行;原油價格上行:其次,地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支持剛需及改善型住房需求;12月房地產銷售面積同比依舊疲軟;第三,高端制造:汽車方面,政策催化下12月車市需求釋放,12月1-18日,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6%,較上月同期增長36%;光伏方面,供應鏈價格繼續大幅回落。單晶硅片主流規格價格加速下跌,年末步入拉貨淡季;最后,消費:必選方面,當前生豬供給偏強,需求受疫情擾動;可選方面,白啤酒當前基本面依舊偏弱,防疫政策優化放松提振遠期預期。
估值水平及交易熱度:近期全A/滬深300股權風險溢價近期小幅回落,但仍處于7年90%分位附近。上證50/滬深300估值分位環比小幅提升,分別處于市盈率5年11.7%/12.9%分位數附近;創業板指/寧組合分別處于市盈率5年12.1%/21.1%分位數附近。申萬一級板塊中,出行消費板塊交易熱度普遍已達5年高位,食品飲料/社會服務?PE(TTM)分別處于5年50%、86%分位。
總的來說,10月底以來,在政策預期推動下,市場快速上漲,在12月政策框架基本兌現明朗后,市場出現一定的調整整固并不令人意外。戰略上,對經濟的修復和市場的中期趨勢依然抱樂觀預期,同時戰術上,下一輪回升行情還需要耐心等待,未來新的催化可能是具體的穩增長政策落地預期或者基本面改善進度開始好于市場預期。
?。ㄗ髡邽橹行沤ㄍ妒紫呗苑治鰩煟?/p>市場拋錨船舶數量增加 沿海煤炭運價持續下行
元旦過后,貨盤有所增加,隨著煤價已經跌至限價區間內,各方觀望狀態較濃,疊加部分航線運價接近成本線,市場拋錨船舶數量增加,沿海煤炭運價持續下行。
蒙脫石散脫銷概念股漲停,疫情下醫藥股炒作謹慎“祛魅”這次起飛的竟然是“瀉藥股”。
2023年首個交易日,A股低開高走,截至1月3日午盤,滬指收復3100點,新冠藥物題材板塊走強。
消息面上,受疫情影響,止瀉藥品蒙脫石散脫銷。帶動資本市場上蒙脫石散概念受關注,其中康芝藥業(300086)(300086.SZ)、仟源醫藥(300254)(300254.SZ)漲停,漲幅近20%,此外,方盛制藥(603998)(603998.SH)、易明醫藥(002826)(002826.SZ)等多股漲停。
公開資料顯示,蒙脫石散是一種治療腹瀉時常用的輔助藥物。
“當前囤積和搶購藥物的行為,令部分游資再度開啟短線炒作行為?!庇袠I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投資者對于資本市場上炒作的現象仍需警惕,此類情形下更要回歸公司業績基本面。當前醫藥板塊普漲,但涉及概念復雜多變,針對相關概念的炒作需留心加以分辨。
近期,圍繞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和治療需求,A股醫藥板塊內個股輪番大漲。
包括受熊去氧膽酸、連花清瘟、布洛芬等藥物需求大增,對板塊內個股影響持續發酵,以嶺藥業(002603)(002603.SZ)、新華制藥(000756)(000756.SZ)等多只個股一度大受資金追捧。
博時基金權益投資三部基金經理張弘對第一財經分析稱,隨著疫情防控的逐步放開,醫藥市場備受資本市場關注。從板塊估值來看,除去疫情炒作的影響,2023年整體醫藥的估值大致合理。具體看來,當前板塊內龍頭公司的估值已跌到2019年平均水平,隨著板塊估值回歸合理水平、增速回升,看好2023年醫藥整體走勢。
通聯數據顯示,申萬一級行業生物醫藥板塊在2022年累計下跌15.04%,估值為25.11倍。
“長期看來醫藥行業仍處于成長期,估值也處于歷史低位。之前傳統醫藥受疫情和集采影響較大,目前這個壓制醫藥板塊的因素開始發生邊際改善。”匯豐晉信醫藥高級研究員吳曉雯對第一財經分析稱,另一方面創新醫藥開始進入兌現期,創新主線開始發力,接下來業績和估值雙升將帶動傳統醫藥板塊重回穩健增長。
“不過從中長期來看成長性,國內醫藥行業目前的總量和結構都不足?!睆埡敕治龇Q,未來GDP中的醫療衛生支出占比穩步提升,醫藥行業新的周期會形成新的主線,行業有巨大的總量性和結構性變局空間。對于中藥行業可以從消費升級的角度來理解,具體看好傳統中藥轉型、有股權激勵、中藥配方顆粒或飲片的中藥企業。
(責任編輯:馬金露 HF120)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將陷入供應過剩,同時下調需求前景,上調非OPEC供應預估。根據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其將第三季度原油產量預測下調124萬桶/天,至2,827萬桶/天。這比OPEC 13個成員國7月的產量低了約57萬桶/天。OPEC位于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將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下調72萬桶/天,同時上調非OPEC供應預期52萬桶/天。預計本季度原油消費均值為9993萬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