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三大指數高開 熱門中概股集體上揚
美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道指漲0.31%,納指漲0.78%,標普500指數漲0.52%。熱門中概股集體上揚,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超4%,金山云漲逾14%,阿里巴巴、京東漲超7%,百度漲超6%。
歐洲令人鼓舞的通脹數據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人氣,法國12月份的調和CPI年率由11月份的7.1%降至6.7%,低于市場預期的7.2%;德國11月進口價格指數同比14.5%,低于預期的18%,前值為23.5%。
Lombard Odier投資管理公司宏觀經濟主管Florian Ielpo表示:“股市上漲的基礎是,各國央行可以創造它們過去從未做過的事情:軟著陸。這仍然讓我們擔心可能會出現問題,對我們的投資組合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謹慎仍是今年的關鍵詞。”
Ielpo指出,本周油價下跌表明,投資者仍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感到擔憂。布倫特原油本周下跌近7%,一度失守每桶80美元關口。
值得關注的是,美聯儲12月會議紀要將于北京時間周四凌晨3點公布,投資者將從中尋找美聯儲未來可能的政策走向。
公司消息
【谷歌要求推翻1.6億壟斷案,印度法庭駁回】
印度法庭1月4日駁回了谷歌推翻一項壟斷案的請求。
谷歌公司在向印度上訴法庭提交的文件中認為,印度競爭委員會(CCI)去年10月對谷歌的1.6億美元反壟斷罰款決定,大量抄襲了歐盟委員會早前關于安卓系統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裁決,“使用了歐洲的證據,而這些證據在印度并沒有被核查”,谷歌因而要求撤銷印度競爭委員會的裁決。
2022年10月,印度競爭委員會對谷歌罰款133.8億盧比(約合1.6195億美元),原因是后者在安卓移動設備生態系統的多個市場濫用主導地位。該機構還要求谷歌不得向智能手機制造商提供任何激勵措施,以獨家搭載谷歌搜索服務。
【推特稱計劃擴大允許投放的政治廣告范圍】
社交媒體公司推特計劃擴大平臺允許投放的政治廣告的范圍,這是馬斯克采取的最新政策調整。2019年該平臺宣布禁止大部分此類廣告的投放。
【高通驍龍8 Gen 3芯片將由臺積電與三星共同代工】
據媒體報道,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3納米制程技術已經進入量產,據半導體專家研究,臺積電3納米良率最高可達到80%,高通下一代Snapdragon 8 Gen 3將向三星和臺積電采購,而臺積電占大部分的晶片組,原因可能是兩者之間的良率差距。
【意欲挑戰谷歌,微軟必應搜索準備納入ChatGPT】
據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道,微軟正準備推出新版本必應(Bing)搜索引擎,使用聊天機器人ChatGPT背后的人工智能來回答一些搜索查詢,而非僅僅顯示鏈接列表。微軟希望,這項可能于3月底前推出的新功能,將幫助其擊敗規模大得多的搜索競爭對手谷歌。
【英偉達:將與現代和比亞迪合作提供車內云游戲服務】
英偉達(NVIDIA)1月3日發布消息稱,將與韓國現代汽車和中國比亞迪等企業合作,使車內能夠使用基于云計算技術的游戲發送服務。英偉達認為,隨著純電動汽車(EV)和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汽車內的生活方式將會發生變化,將針對如何使用車上的移動時間提出新方案。
【通用汽車與墨西哥經濟部討論電動汽車生產事宜】
墨西哥經濟部當地時間周二在推特上表示,通用汽車與其會面后討論了在其位于墨西哥北部的Ramos Arizpe工廠僅生產電動汽車的計劃。
高視醫療(02407.HK):部分行使超額配股權及穩定價格期間結束格隆匯1月4日丨高視醫療(02407.HK)公告,整體協調人及聯席全球協調人已于2023年1月4日部分行使招股章程所述的超額配股權,涉及合共35,500股股份,占任何超額配股權獲行使前根據全球發售初步可供認購的發售股份總數的約0.27%,旨在促使向GT HoldCo部分歸還根據借股協議借入的457,400股用于補足國際發售的超額分配的股份。超額配發股份將由公司按每股股份51.40港元的價格配發及發行。
有關全球發售的穩定價格期間已于2023年1月4日結束。
方證視點:經濟有望見底 估值有望回升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方證視點】經濟有望見底 估值有望回升——0105
來源:偉哥論市
核心觀點
從我們對歷史上的判斷來看,大盤底部反轉期間,成長板塊也一般都是先行上漲的板塊,關注量能能否持續釋放,關注成長科技類板塊的賺錢效應能否持續,這將是短線大盤能否走強的關鍵所在。
盤面分析
受下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影響,周三地產板塊全線走強,并帶動產業鏈的家電、建材板塊同步上行,但題材有所回落,結構化行情依舊,大盤在存量博弈的格局下小幅下行。最終,大盤以上漲0.22%收盤,創業板下跌0.90%,兩市總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減少0.65%,量能未能繼續有效釋放,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市場分歧還在加劇,情緒仍在高位,信心較為充足。
量能有所減少,個股活躍度不減,分化有所增加,昨有45家個股漲停,其中有1家個股20%漲停,有52家個股漲幅在10%漲停板之上,有8家個股跌幅在10%以上,5家個股跌停,漲幅超過5%個股有166家,跌幅超過5%的個股50家。漲幅較高的為地產、家電、建材、保險、網游、數字經濟等,跌幅較深的為煤炭、半導體、發電設備、電工電網、稀有金屬、海運等,受蘋果鏈相關消息影響,消費電子、半導體板塊大幅走弱,量能小幅減少,賺錢效應仍存,虧錢效應不減,題材炒作回落,地產逆勢上漲,結構分化加劇,是周三盤口主要特征。
技術面分析
從技術上看,周三大盤高開之后繞前一收盤點位,窄幅震蕩運行,尾盤以紅盤報收,并呈價漲量縮的態勢(滬市價漲量縮,深市價跌量增)。20日線得而復失,30日線反壓,90日線支撐,K線組合為“陽十字星”,價漲量縮的量價背離態勢,加之指數偏離5日均線過遠,技術上存在回調壓力,但日線MACD指標即將金叉,也將制約大盤盤中回調空間,90日線支撐仍將面臨考驗。
分時圖技術指標顯示,短線若再創新高,則15分鐘MACD指標及SKD指標將頂背離,30分鐘MACD指標及SKD指標也將頂背離,短線大盤向上的空間有限,但60分鐘MACD指標多頭強化,也將制約大盤盤中回調的空間。
上證50價漲量縮,5日線支撐,20日線及半年線收復,短線盤中還有沖高要求,但價漲量縮的量價背離態勢,也制約著短線上行空間,技術上盤中存在著回調壓力。
創業板價跌量縮,5日線失守,20日線及30日線反壓,10日線失而復得,價跌量縮的量價關系,價跌量縮的量價關系,短線盤中雖有回調壓力,但回調的空間有限,指數進入“收斂三角形”的末端,技術上面臨方向選擇。
綜合技術分析,我們認為,短線大盤技術上存在著盤中回調壓力,但5日線對大盤有較強的支撐,大盤回調的空間有限,回調蓄勢后,大盤還將繼續震蕩盤升,量能依舊是決定大盤運行態勢的關鍵,若放量,無論漲跌,大盤上漲的斜率較高,若量能難以有效釋放,則大盤將以震蕩盤升的態勢逐步走出底部。
基本面分析
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2月PMI指數,制造業PMI指數錄得47%、較上月回落1個百分點;非制造業PMI指數41.6%,較前值回落5.1個百分點。整體來看,在疫情快速過峰的情況下,前期內外需全線趨弱的格局仍未迎來改善,同時在疫情的沖擊下,從業人員的不足也開始對生產端及配送鏈產生一定的影響。
具體來看:12月制造業PMI為47%,繼續處于榮枯線之下,已經弱于今年4月的水平,創下疫后的新低。分項來看:PMI新訂單指數為43.9%,前值為46.4%,回落2.5個百分點;PMI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4.2%,前值為46.7%,回落2.5個百分點。內需仍未提振的情況下,外需回落幅度增大,需求端的低迷仍是當前經濟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從不同類型的企業來看,中型企業的新訂單指數及小型企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的更加明顯,中小企業仍需要政策上的大力支撐。
PMI生產指數為44.6%,前值為47.8%,回落3.2個百分點;供貨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0.1%,前值為46.7%,回落6.6個百分點;PMI從業人員指數為44.8%,回落2.6個百分點。考慮到配送時間指數本身是PMI指數的反向指標,因此本月PMI指數實質上比錄得的數據還要更低。從業人員指數連續三個月走弱,且12月下滑幅度明顯加大,這除了指向當前就業壓力仍較大外,疫情的快速過峰也造成了企業缺工的局面,這也是12月配送時間加長及生產端再度大幅走弱的一大原因。
PMI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1%,前值為46.7%,較前值回升0.4個百分點;PMI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6.6%,前值為48.1%;PMI采購量指數為44.9%,前值為47.1%;PMI在手訂單指數為43.4%,前值為43.9%。采購量指數繼續走弱,這在企業的悲觀預期下處于意料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原材料庫存指數卻有所回升,結合生產指數大幅走弱來看,說明當前企業的生產端因人員不足已經受到了較大沖擊,即使收縮了采購量仍發生了原材料的被動類庫。
同時,在企業收縮生產的情況下,產成品庫存消耗速度并不明顯,結合配送時間大幅加長,指向當前企業在銷售端也受到了一定沖擊,銷售渠道面臨不暢。但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回升至51.9%,處于榮枯線之上,說明當前企業的悲觀或已出現一定的反轉,短期內迎來經濟底部的概率較大。
非制造業PMI繼續回落,服務業PMI連續6個月下滑。12月,非制造業PMI較上月回落5.1個百分點至41.6%,其中服務業PMI較上月下降5.7個百分點至39.4%,創疫后最差數據,服務業新訂單僅為37.4%。建筑業PMI較上月回落1個百分點至54.4%,其中建筑業新訂單指數為48.8%,較上月回升1.9個百分點,土木工程、房屋建筑類商務活動指數分別錄得57.1%、54.1%,較上月僅是小幅回落,結合當前大型企業更強的韌性來看,當前以大型國企、央企為主的大基建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仍在顯現。
我們認為,12月的PMI多項數據已經弱于2022年4月的數據,創下了疫后的最差數據,經濟上繼續下行的空間已經較為有限,而當前政策仍在大力釋放,春節前后受開工時長較短等影響,PMI數據或將季節性走弱,預計2023年1月PMI或將保持小幅波動,2月便有望出現明顯回升。
經濟的即將見底之下,市場的底部區域已經探明,我們一直強調的是,市場底將出現在經濟底之前,經濟的走弱并不一定代表資本市場的走弱,恰是當前PMI數據的已下滑至底部,說明經濟的拐點即將出現,疊加當前市場的估值仍處于底部,我們認為,今年開春市場整體估值將有望回升,我們仍維持此前的觀點,今年一季度在政策的釋放下,大盤有望大幅上行,而結構上,若政策的釋放力度超出市場預期,則成長科技類板塊將明顯占優,若政策的釋放力度僅是符合市場預期,則市場還將維持板塊輪轉格局,疫后修復板塊因其較高的確定性,配置潛力將更高。
操作策略
昨北上資金凈流入18.44億,其中滬市凈流入3.38億,深市凈流入15.06億,北上資金的操作上呈現滬弱深強的格局,且凈流入的多為前期熱門題材賽道股,結合昨日成長科技板塊大幅回落的態勢,外資底部吸籌意味明顯,這說明外資當前對于成長風格將在A股市場持續占優持有較高的信心。
從我們對歷史上的判斷來看,大盤底部反轉期間,成長板塊也一般都是先行上漲的板塊,關注量能能否持續釋放,關注成長科技類板塊的賺錢效應能否持續,這將是短線大盤能否走強的關鍵所在。操作上,輕指數、重個股,逢低關注金融、新能源、物聯網、通信技術、文化娛樂、輸變電設備、“中字頭”股等及“三低”股,回避前期漲幅過高股及垃圾股。
擇時模擬股票組合
圖表1:2022模擬股票組合
數據來源:方正證券研究所 WIND資訊
圖表2:組合相對滬深300收益圖
2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廣東20例,北京9例,廣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蘇1例,重慶1例,甘肅1例),含7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3例,四川2例,江蘇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內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頭市1例、巴彥淖爾市1例;江蘇11例,其中蘇州市10例、無錫市1例;遼寧7例,均在葫蘆島市;廣東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晉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龍江2例,均在雞西市),含5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云南3例,內蒙古1例,江蘇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39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883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13472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無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724例(其中重癥病例1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785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8245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