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社區打造數字生活“新入口”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你的數字生活有哪些“打開方式”?郵箱、瀏覽器還是App?隨著信息技術快速迭代,“入網上云”的方式也更加多元,沉浸式的數字社區成為越來越多網民的選擇。
工信部下屬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發布《數字社區研究報告(2022年)》指出,伴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社區這一新型網民生態圈正成為數字生活的“新入口”與數字經濟的載體。
報告指出,數字社區是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以海量數據為流通要素,以先進的數字化交互手段為主要表現形式,通過打造高互動的數字生活場景,建立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社會之間的信任連接,從而實現線上線下高效融合的新型互聯網社區。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說,當前,數字社區的主要表現形式從圖文和語音轉向以短視頻、直播等為主,交互更實時、場景更豐富等特點,催生了消費、生產新業態、新模式。
讓消費更“可感知”。什么樣的羊絨最親膚,羊絨毛衣如何洗護?通過在直播間進行內容輸出,服裝品牌“三只小山羊”2022年“雙11”成交額創新高。“三只小山羊”創始人楊玉勇告訴記者,通過短視頻內容分享,可以將消費者帶入穿、洗、護等多種與服裝相關的生活場景。消費者的感知更多元,對品牌的信任就更多,連接就更緊密。這就是數字社區推動消費的實踐。
新年伊始,快手發布“村播計劃”,通過幸福鄉村帶頭人評選等多種方式,扶持農村優質主播成長,推動農產品銷售。過去三年,快手幸福鄉村帶頭人項目在全國發掘和扶持超過100名鄉村創業者,通過數字社區模式累計帶動1萬多戶百姓增收。快手科技副總裁宋婷婷表示,下一步將借助數字社區做好主播培育,助力鄉村振興。
讓產業運行更高效。面對生產周期較長的家具供應鏈,如何精準鎖定產能、篩選合適供應商、洞察用戶需求是林氏木業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借助釘釘平臺打造產業鏈數字社區,企業將供應鏈質檢、裝車運輸等20多款應用與生產連接。“運營人員可通過實時報表調整采購計劃,生產供應商可及時備貨,實現上下游的協同。”
《數字社區研究報告(2022年)》指出,數字社區具有普惠、連接、效率和信任四大特征,將生產要素在數字世界連接成多個內容模塊,形成內容生態,催生更多數字化服務。
“數字社區的每個內容板塊背后都連接著多條產業鏈,各條產業鏈覆蓋產品或服務供給的全鏈路。”敖立說,數字社區不斷擴展、豐富人們的交互空間與生活生產消費方式,其間孵化、催生的大量技術場景賦能到實體產業,成為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新型移動互聯網產品形態。
“大力發展數字社區,打造具有高互動特點的數字生活場景、產業場景,將推動數字技術更好賦能千行百業,助力實體企業在產業互聯網的競爭中贏得先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說。
高校系板塊1月11日跌0.83%,同濟科技領跌,主力資金凈流出2.5億元1月11日高校系板塊較上一交易日下跌0.83%,同濟科技(600846)領跌。當日上證指數報收于3161.84,下跌0.24%。深證成指報收于11439.44,下跌0.59%。高校系板塊個股漲跌見下表:
從資金流向上來看,當日高校系板塊主力資金凈流出2.5億元,游資資金凈流出2098.2萬元,散戶資金凈流入2.71億元。高校系板塊個股資金流向見下表:
北向資金方面,當日高校系板塊北向資金持股市值為115.35億元,減持0.73億元。其中增持最多的是華特達因,增持了791.41萬元。減持持最多的是科大訊飛(002230),減持了0.48億元。高校系板塊北向資金持股變動明細見下表: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與本站立場無關。證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系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責任編輯:崔晨 HX015)
發力早力度大 多地敲定今年投資計劃2023年首月,多個省份相繼披露今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及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其中不少省份今年計劃完成投資額度超萬億元。河南、安徽等地還積極推動重大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力爭首季“開門紅”。
專家表示,今年挑大梁的經濟大省和中西部發展空間足的省份發力早、力度大,正成為地方穩投資的主角。同時,各地投資結構優化,呈現出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趨勢。
謀定而動
保持投資合理增長
新年伊始,北京、上海、河南、貴州、浙江等省份發展改革委召開年度工作會議,敲定2023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擬定全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各地均將擴大有效投資作為穩經濟重要抓手,要求保持投資合理增長。
北京表示,今年要保持重要領域投資快速增長勢頭,在去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邁上8000億元臺階基礎上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努力實現增長4%以上。
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透露,今年貴州計劃推進實施省重大項目4000個以上、完成投資8000億元以上。
浙江提出,實施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確保2023年完成重大項目投資1萬億元以上,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以上。
河南計劃在產業轉型、基礎設施等四大領域啟動100個左右百億級重大項目,力爭2023年全年完成投資2萬億元以上。
多地還搶抓重大項目建設力度,力爭一季度投資“開門紅”。安徽在2023年首個工作日啟動了一季度全省投資和重點項目推進會,圈定1017個重點項目,總投資7069.1億元。
河南省發展改革委透露,計劃在春節假期后第一天舉行全省“三個一批”活動,初步預計全省將分別集中簽約、開工、投產項目400個、1000個、800個以上,總投資分別超過3500億元、6000億元、5000億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吳亞平對記者分析說,隨著各項穩投資措施全面落地見效,各地投資信心滿滿,在去年低基數的基礎上,今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有望保持合理增長。
投資擴圍
力促產業結構升級
從各地部署的投資領域來看,除了基建領域,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及新興產業也是重點。
北京明確表示,今年固定資產投資要全力打造有效投資新熱點,補齊公共服務、城市運行等領域短板。上海也提出,2023年要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加快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擴投資、提產能、增效益,推動一批引領性強、帶動性大、示范性好的高能級產業項目落地。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佩珈認為,制定務實的投資目標,補短納新、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是今年各地投資的一大特點。
江西今年提出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要達到8%,其中省大中型項目3527個,除了高速、機場等傳統基建項目外,還包括職業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事業項目。在中泰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楊暢看來,這反映了基建項目從經濟條線向社會條線拓圍的態勢。
組合發力
投資有望保持較高增速
穩投資政策正在持續蓄力。各部委及地方還將打出“組合拳”,進一步優化調整中央預算內投資結構,推動專項債券項目如期開工建設,推動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加快建設。
貴州省發展改革委有關人士表示,今年貴州還將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安排省級政府年度投資計劃490億元左右,大力推進2500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建設。
李佩珈分析稱,助力投資企穩,除了要繼續發揮政府逆周期調控作用、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還要進一步提高民間投資參與積極性。
部委層面也在加大政策力度。近期,銀保監會出臺了“三個辦法一個指引”修訂意見,有利于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中長期項目貸款支持,助力重大項目獲得穩定資金支持。
“在今年新增專項債額度增加以及去年新開工項目續建會帶動銀行貸款較大規模流入等因素支持下,今年全國及各地的固定資產投資有望保持較高增速。”吳亞平說。
明輝國際(03828)發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收入約8.91億港元,同比增長49%;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81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4690萬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擬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據悉,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約1.98億港元。因集團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加強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潤率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個百分點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