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制裁使得全球石油市場效率低下 最終由消費者承擔
熱點欄目自選股數據中心行情中心資金流向模擬交易
客戶端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莫斯科1月7日電(記者 黃河)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首席分析師伊戈爾(002922)?尤什科夫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西方對俄羅斯石油供應施加的限制導致全球石油市場效率低下,而這一結果最終將有消費者承擔。
“石油市場出現了‘大遷徙’。俄羅斯的石油供應給了亞洲國家,而亞洲的石油則被供應給了歐洲。如此一來,全球石油市場的效率將降低,各方的運輸成本和運輸市場顯著增加。而最終將是全球消費者為這一切埋單。”尤什科夫說。
他同時強調,歐盟國家對俄羅斯海運石油進行限價以及俄方2023年2月1日生效的反制措施將導致世界市場的重組。他認為,俄羅斯石油出口在短期減少后最終將恢復。
“未來將經歷一段過渡期,這期間俄羅斯可能不得不減少出口。目前,俄出口石油的折扣力度加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俄石油出口量將恢復,折扣力度也將降低。”尤什科夫表示。他回憶說,2022年春季也出現過類似情景,由于歐洲減少購買俄石油,俄石油出口量減少。彼時俄出口石油折扣為每桶35美元。但到了秋季,俄石油出口量逐步恢復,到12月時折扣額度已經降至每桶18美元。
與此同時,尤什科夫強調,當前,并沒有石油出口國增加產量來取代俄羅斯在歐洲石油市場上的地位,其他石油出口國只是和俄羅斯“進行了銷售市場的交換”。
日前,俄羅斯分管能源工作的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在回應西方的石油限價問題時表示,俄羅斯可能在2023年初減少石油產量5-7%,即每天減產50-70萬桶。對此,尤什科夫認為,這將可能是俄羅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換言之,俄羅斯寧可減少產量,而不可能同意對俄出口石油設置價格上限。
他認為,限價措施將導致世界市場短缺,油價將因此上漲,西方國家遭到反噬。“人們不應認為制裁只能單方面起作用,制裁始終是一把雙刃劍。”尤什科夫說。
肇民科技:融資凈償還1.16萬元,融資余額5744.81萬元(01-06)肇民科技融資融券信息顯示,2023年1月6日融資凈償還1.16萬元;融資余額5744.81萬元,較前一日下降0.02%。
融資方面,當日融資買入34.59萬元,融資償還35.75萬元,融資凈償還1.16萬元。融券方面,融券賣出0股,融券償還0股,融券余量0股,融券余額0元。融資融券余額合計5744.81萬元。
肇民科技融資融券交易明細(01-06)
肇民科技歷史融資融券數據一覽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大數據生產,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比亞迪銷售新能源車逾186萬輛超特斯拉 加速海外布局年售5.59萬輛猛增307%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長江商報
在全球汽車產業邁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背景下,中國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成為穩工業經濟重要力量。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2022年繼續爆發。近日,乘聯會發布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乘用車市場零售2070萬輛,同比增長1.8%。其中,新能源汽車批發銷量達649萬輛,同比增長96%。這也就是說,國內每賣出3輛車就有1輛是新能源車。
這其中,國內各大汽車集團都在積極躬身入局,并取得了不俗成績,例如比亞迪停售傳統燃油車、廣汽埃安創銷量增速新紀錄、賽力斯轉型后銷量大增225.9%;造車新勢力也厚積薄發,得到長足發展,例如哪吒汽車逆襲成全年“銷冠”、零跑汽車異軍突起銷量狂漲154%、極氪汽車銷量增幅達1098%前景可期。
不僅如此,2022年,國內不少新能源車企加速布局海外市場,正在跑出出海“加速度”,品種豐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也為國際市場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傳統車企向新能源汽車轉型中,比亞迪無疑是杰出代表。
2023年1月2日晚間,比亞迪(002594.SZ、01211.HK)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共計銷售186.35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208.64%。這一銷量已超越特斯拉的131.39萬輛汽車,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銷冠”。
有市場人士預計,到2023年,比亞迪年銷量突破200萬輛也基本毫無懸念,并將向年銷300萬輛發起沖擊。
需要關注的是,比亞迪2022年海外銷售已經達到5.59萬輛,同比增長307.2%,超越機構此前給出的5萬輛目標,海外市場持續發力。
市場份額超30%高居第一
2023年1月2日,比亞迪公布2022年12月份產銷快報,12月銷售新能源汽車約23.52萬輛,同比、環比分別增長150.36%、2.07%,這也是其連續4個月新能源汽車月銷突破20萬輛。
全年累計來看,比亞迪2022年共計銷售186.35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208.64%,其中,純電乘用車和插混乘用車銷量分別為91.11萬輛和94.62萬輛,分別占據半壁江山。
在此前的投資者會議中,比亞迪曾表示,根據訂單數量,預計2022年公司總銷量將達150萬輛,在供應鏈良好的情況下甚至有望沖擊200萬輛。從目前看來,比亞迪全年銷量遠超原有150萬輛預期目標,甚至已逼近200萬輛大關。
而特斯拉在2023年1月3日早間也亮出成績單,其全年共交付131.39萬輛汽車,這同樣是特斯拉全球交付量首度破百萬輛。
不過,特斯拉并未達到此前所設定的150萬輛年銷量目標,而且被比亞迪超越。
不僅如此,比亞迪也成為少數幾家超額完成2022年度銷量目標的國內車企之一。
按照2022年150萬輛的銷量目標計算,比亞迪去年的目標完成率達到124%左右。
根據乘聯會數據,2022年1月份至11月份,比亞迪零售銷量達到158.09萬輛,市場份額達到8.6%,僅次于一汽大眾的8.7%。單就新能源汽車市場而言,2022年1月份至11月份比亞迪市場份額達到31.3%,高居第一。
對于比亞迪而言,2022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自2022年3月份起,比亞迪正式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2022年其燃油車的銷量定格在5049輛。
2022年11月16日,比亞迪第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僅用時半年就完成產量從200萬輛到3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跨越。
為解決產能問題加速交付進度,比亞迪在2022年開始積極擴產。6月底,比亞迪位于合肥的新工廠迎來首輛整車下線,該工廠一期產能為每年15萬輛。11月,比亞迪的西安工廠宣布進行四期擴建,未來年產能可突破百萬。到2023年,比亞迪可形成9大整車基地,規劃產能約470萬輛。
從市值來看,比亞迪在2022年總市值首次突破萬億元,躋身全球車企市值前三,也創造了自主車企的歷史。目前,比亞迪市值約76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不斷攀升的市占率、完善的供應鏈等優勢也為比亞迪帶來了一定的決策自主權。
2022年年底以來,在部分車企選擇降價的背景下,比亞迪反其道而行之,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對相關車型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2000元至6000元不等,在“國補”退出的背景下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一定保障。
或向年銷300萬輛發起沖擊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比亞迪也吹響了大舉進軍海外市場的號角。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此前表示:“未來,比亞迪在拓展海外市場方面會加大力度。”
比亞迪2022年12月海外銷量再次破萬,達到1.13萬輛,其在11月海外乘用車出口達到1.23萬輛,首次超過1萬輛大關。
回顧來看,比亞迪在2022年7月首次披露海外新能源汽車銷量4026輛。此后,比亞迪海外月度銷量持續創出新高,8月、9月、10月分別為5092輛、7736輛、9529輛。
以此計算,比亞迪全年海外銷售已經達到5.59萬輛,同比增長307.2%,超越機構此前給出的5萬輛目標,海外市場持續發力。
比亞迪乘用車出海的步伐正在進一步加快。2022年7月6日宣布進入荷蘭;7月21日宣布進入日本;8月2日宣布進入德國、瑞典;8月8日宣布正式進入泰國乘用車市場;8月13日把元PLUS帶到柬埔寨;9月27日宣布進入約旦市場。
2022年9月28日,比亞迪在歐洲召開新能源乘用車線上發布會,被認為是比亞迪加速進軍歐洲的一大標志。
10月,比亞迪宣布和德國汽車租賃公司SIXT簽署合作協議,SIXT將在未來6年內向比亞迪采購至少10萬輛新能源車。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車型在海外售價比國內高。例如,比亞迪唐EV國內售價為27.95萬元至33.98萬元,在挪威售價約為44萬元。
在王傳福看來,新能源汽車滾滾浪潮已經來臨,正處于從量變到質變的歷史性階段,他預計國內2023年年銷量將會達到900萬輛。中汽協也預計,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900萬輛,同比增長35%。
照此推算,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將達到32.6%。
有市場人士預計,到2023年,比亞迪年銷量突破200萬輛也基本毫無懸念,并將向年銷300萬輛發起沖擊。
1月3日,有消息稱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提出比亞迪2023年年銷量400萬輛的目標。不過,比亞迪回應稱,目前公司對2023年銷售目標不好判斷。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將陷入供應過剩,同時下調需求前景,上調非OPEC供應預估。根據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其將第三季度原油產量預測下調124萬桶/天,至2,827萬桶/天。這比OPEC 13個成員國7月的產量低了約57萬桶/天。OPEC位于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將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下調72萬桶/天,同時上調非OPEC供應預期52萬桶/天。預計本季度原油消費均值為9993萬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