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官宣!這類個人所得稅優惠今年繼續!2月16日起涉港澳臺演出恢復受理和審批
文旅部:2月16日起恢復受理和審批涉港澳臺營業性演出
據文化和旅游部消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演出市場恢復發展,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和《關于優化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措施的通知》要求,經研究決定,自2023年2月16日起,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恢復對涉港澳臺營業性演出的受理和審批。暫緩新批涉外營業性演出活動(演職人員已在境內的除外)。
各地要繼續加強對營業性演出活動的審核把關,督促演出舉辦單位執行“乙類乙管”后的疫情防控措施,持續推動演出市場繁榮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財政部、稅務總局:延續實施有關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據財政部網站16日消息,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延續實施有關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
為支持我國企業創新發展和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現就有關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公告如下:
一、《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延續實施全年一次性獎金等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42號)中規定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單獨計稅優惠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繼續執行。
二、《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關于繼續執行滬港、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和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公告2019年第93號)中規定的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繼續執行。
定價30.85元/股!新能源園林機械第一股來了:周三可申購!會是“大肉簽”嗎??
1月16日,新能源園林機械第一股——格力博的發行定價出來了,每股30.85元。將于周三(1月18日)進行網上網下申購。
?
本次發行人募集資金總額約為37.5億元,預計募集資金凈額約為35.4億元。公告表示,公司具有諸多優勢,包括市場前景廣闊優勢、全渠道覆蓋的銷售模式優勢、以鋰電池包為核心的生態系統優勢、先進的全球協同研發體系優勢等。
格力博位于江蘇常州,早在2007年,公司率先將鋰電池用于園林機械領域,逐步替代傳統汽油動力產品。目前,格力博已經成為全球新能源園林機械龍頭。作為細分行業龍頭,格力博的打新收益備受市場關注,是否會成為2023年首支“大肉簽”,讓我們拭目以待。
格力博定價30.85元/股
昨晚,格力博發布了上市發行公告。公告顯示,1月12日(T-4日)為本次發行初步詢價日。截至1月12日(T-4日)15:00,主承銷商通過深交所網下發行電子平臺收到326家網下投資者管理的7708個配售對象的初步詢價報價信息,報價區間為7.61元/股--45.00元/股,擬申購數量總和為1918.3億股,申購倍數為戰略配售回撥后、網上網下回撥機制啟動前網下初始發行數量的1948.54倍。
公告表示,在剔除擬申購總量中報價最高的部分后,發行人與主承銷商綜合考慮有效申購倍數、發行人所處行業、發行人基本面、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市場情況、募集資金需求及承銷風險等因素,協商確定本次發行價格為30.85元每股。
據了解,本次發行的發行價格不超過剔除最高報價后網下投資者報價的中位數和加權平均數以及剔除最高報價后公募基金、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基金和保險資金報價中位數、加權平均數孰低值。
若本次發行成功,按本次發行價格30.85元/股計算,預計發行人募集資金總額約為37.5億元,預計募集資金凈額約為35.4億元。
投資者可以按此價格在1月18日進行網上和網下申購,申購時無需繳付申購資金。本次網下發行申購日與網上申購日同為1月18日(T日),其中,網下申購時間為9:30-15:00,網上申購時間為9:15-11:30,13:00-15:00。
據了解,格力博自2007年開始從事新能源園林機械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是全球新能源園林機械行業的領先企業之一,負責或參與制定了9項行業標準。公司致力于提供突破性的鋰電池技術、先進的無刷電機和電控技術,依托國內外的研發中心和全球智能制造基地,通過提供更為清潔環保、高效節能的新能源智能園林機械,加速實現世界園林機械行業從傳統汽油動力向新能源動力的革命性轉變。
定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格力博發行價格為30.85元,對應的發行人2021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的凈利潤攤薄后市盈率為63.45倍,高于中證指數有限公司2023年1月12日(T-4日)發布的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33.19倍,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2021年平均扣非后靜態市盈率39.49倍,存在未來發行人股價下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
格力博也對這一定價的合理性進行了充分說明,列舉了七條理由進行陳述。
第一,市場前景廣闊優勢。全球園林機械行業的主要市場是生活綠地面積廣闊的北美和歐洲國家,傳統上以燃油動力為主。近年來,隨著鋰電池、無刷電機、智能電控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節能環保的需要,園林機械行業正經歷從燃油動力到新能源動力的革命性轉變,市場空間巨大。根據TraQline統計數據,在北美地區的戶外動力設備(OPE,Outdoor Power Equipment)領域(不含坐騎式產品),新能源園林機械市場份額已經自2010年的13%增長至2021年的36%。隨著人工智能和無人駕駛的技術創新,基于鋰電池動力平臺的園林機械產品的智能化和無人化是未來發展趨勢。消費習慣的改變與技術上的突破,正在加速顛覆并重塑園林機械行業格局,從而為公司未來增長提供更多的市場機會。
第二,深具預見性的自有品牌建設優勢。公司高度重視自有品牌的建設和培育,自2009年開始,先后創立greenworks、POWERWORKS等品牌。通過多年的渠道拓展、品牌推廣及運營,公司自有品牌greenworks的知名度及美譽度持續提高。公司 greenworks品牌產品在美國新能源園林機械市場占有率排名前三。在美國電商平臺Amazon,公司greenworks品牌割草機、吹風機等多款產品常年位于“Best Seller”(最暢銷產品)之列,銷量及用戶口碑均保持市場前列。此外,報告期內公司自有品牌產品銷售比例持續提高,2022年1-6月,自有品牌產品的銷售收入占比達65.53%,已成為公司業務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
第三,全渠道覆蓋的銷售模式優勢。公司在銷售方面采取了全渠道覆蓋模式,擁有優質的客戶資源。經過多年努力,公司與北美和歐洲知名商超如Lowes、Costco、TSC、Harbor Freight Tools、Bauhaus、Menards 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為其提供公司自有品牌或商超品牌產品。公司在創辦自有品牌伊始即開展與線上渠道的合作,在 Amazon 等主要電商平臺上多年占據領先的品類市場份額。同時,公司大力發展自有網站電商渠道,近年來收入快速增長。針對專業園林機械領域產品銷售的特點,公司已經與歐美主要園林機械經銷商,如Handy、Carswell、Willand 等,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此外,公司同時為園林機械領域知名品牌企業,如 STIHL、Toro、Echo 等,提供 ODM 產品。經過多年的經營積累,公司已建立起“線上+線下”的全渠道營銷體系,可充分覆蓋潛在目標消費者,順應消費者購買習慣,提高產品銷售效率及銷售穩定性。
第四,以鋰電池包為核心的生態系統優勢。公司堅持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深刻認識到新能源動力和智能技術對產業發展和用戶消費習慣的影響,始終注重產品生態系統建設,創新性地開發了40V、60V和80V等多個電池包動力平臺。鑒于同一平臺上單個電池包可以支持多款設備,由此可形成以電池包為核心的生態系統。
第五,先進的全球協同研發體系優勢。作為新能源園林機械行業的先行者,多年以來,公司在研發和設計能力方面持續投入大量資源,在中國、美國及瑞典設立了具有高度協同能力的專業化研發中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全球研發及技術人員超過1000 人,擁有國內外專利1463 項(其中發明專利125項)。公司在電機控制及系統控制、電池包、電池充電器、智能及IoT等方面積累了一系列核心技術,公司得以持續設計并研發出質量優異的產品,并奠定公司在新能源園林機械行業的領先地位。公司積極探索物聯網、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新興技術與園林機械產業的融合,已開發出智能割草機器人、智能坐騎式割草車等產品并已具備量產能力。公司推出的鋰電商用零轉向割草車獲得 2018 年美國 PTIA 專業工具創新獎,公司研發并投入市場的鋰電全地形車獲得2019年美國PTIA專業工具創新獎。
第六,垂直一體化的智能制造優勢。垂直一體化的智能制造體系是公司核心競爭力之一,是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有效保障。經過多年持續不斷的改進,公司制造體系已經擁有了垂直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方面的優勢。
第七,經驗豐富且充滿活力的跨國運營團隊優勢。多年來,公司著力培育自身獨特的跨國運營能力,初步形成以中國智造為核心,擁有國際化市場、國際化品牌、國際化團隊的全球運營體系。公司先后在美國、加拿大、德國、瑞典、俄羅斯、英國等地建立起超過300人的本土化運營團隊,從事市場開發、供應鏈管理、售后服務、產品研發等多項業務。公司在北美和歐洲的高層管理人員均擁有資深的行業背景以及豐富的跨國企業管理經驗,運營團隊充滿活力。深入市場腹地,通過當地員工與客戶保持密切溝通并為之提供高效服務,是公司及時掌握市場需求、長期贏得客戶信任的重要保證。
歷時近一年半,滴滴回歸了!直面高德、T3等玩家,網約車市場風云將再起?歷時近一年半的整改,滴滴宣布回歸了。
2023年1月16日下午,滴滴出行在其官方微博發文表示,公司已配合國家網絡安全審查,并進行了全面整改,經報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復“滴滴出行”的新用戶注冊。
此前,發展近十年的滴滴于2021年6月30日赴美上市。而上市僅兩個交易日后,2021年7月2日,網信中國便發布了《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關于對“滴滴出行”啟動網絡安全審查的公告》。該公告稱,將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注冊。隨后的7月4日和9日,滴滴旗下“滴滴出行”等26款App被下架。半月后,網信辦聯合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七部門進駐滴滴審查網絡安全。
“一年多來,我公司認真配合國家網絡安全審查,嚴肅對待審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進行了全面整改。后續,公司將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平臺設施安全和大數據安全,維護國家網絡安全。” 滴滴出行在上述微博中表示。
針對滴滴上述公告以及其后續相關布局和發展,時代周報記者多次嘗試聯系滴滴出行相關人士,以及通過郵件發送采訪提綱,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復。
“恢復新用戶注冊,反映出滴滴出行整改完成,其合規性通過了國家監管部門的‘錘煉’。同時,用戶在使用上也能更加放心,這對于其爭奪網約車市場份額存在利好。”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在資本層面,深圳寶鼎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亮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網約車市場的整體需求是沒有變化,經過整改和規范后,滴滴有望“重新啟航”。從2022年10月開始,阿里巴巴和騰訊等龍頭平臺企業股價均觸底,開始了新一輪的景氣,短短三個多月,阿里實現了股價從60到115的增長,騰訊實現了180到379的增長,“這也顯示了資本市場對互聯網平臺型企業的認可”。
然而,在滴滴出行被實施網絡安全審查的期間,網約車江湖新老玩家打得火熱,并開啟新一輪的爭奪。交通運輸部公眾號消息稱,據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有298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環比增加4家。
自滴滴下架后,美團于2021年7月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深圳等100多個城市上線打車業務;同年,高德則宣布7至9月將采用多種形式的免傭幫助司機增加收入,而參與免傭季的網約車平臺將超100家;同年9月,曹操出行宣布完成B輪融資,融資金額為38億元;同年10月,T3出行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為77億元。
而在新玩家中,看中網約車市場的理想、蔚來、小鵬三大造車新勢力相繼傳出要進軍網約車市場的消息。2022年8月,理想汽車關聯公司——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申請注冊了多個“李想出行”商標;同年8月,蔚來在煙臺成立銷售服務公司,業務包含網約車經營;同年5月,小鵬汽車則在廣州試運營“有鵬出行”平臺。
更加受到市場關注的華為和騰訊也在去年盯上了網約車領域。華為在去年7月推出了一款名為“Petal出行”打車快應用。騰訊則利用微信,在九宮格的“出行服務”內,接入了美團打車、曹操出行、首汽約車等多個打車平臺。
而近期2022年12月,抖音被曝出即將入局網約車賽道。目前,抖音上已經出現“滴答順風車” “T3打車”等多家出行服務商,通過出行服務商在抖音上的小程序,即可使用打車服務。
“雖然滴滴在實施網絡安全審查的期間,在網約車市場有一個空檔期。但自其回歸后,憑借其此前的市場影響力以及在網約車領域的積累,是有可能進一步有所作為的。”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同時,滴滴不會對其他企業產生太大影響,因為目前整個網約車市場是各司其職、各占其位的,尤其是聚合平臺興起后,拓寬了更多的打車渠道。未來,在網約車領域,滴滴和其他企業將會形成一個競爭與合作并存的“競合”博弈空間。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網約車平臺競爭的關鍵是背后的網約車車手密度,即用戶在某個區域內,能否迅速的享受到打車服務,如果不能,只會被用戶很快的拋棄。而滴滴若能馬上恢復到之前的運力水平,仍可以拿回市場。
2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廣東20例,北京9例,廣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蘇1例,重慶1例,甘肅1例),含7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3例,四川2例,江蘇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內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頭市1例、巴彥淖爾市1例;江蘇11例,其中蘇州市10例、無錫市1例;遼寧7例,均在葫蘆島市;廣東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晉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龍江2例,均在雞西市),含5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云南3例,內蒙古1例,江蘇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39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883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13472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無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724例(其中重癥病例1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785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8245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