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灣區旅游實現“開門紅” 人次收入雙增長
今年大灣區旅游市場迎來“開門紅”,呈現出大眾旅游強勢回歸、城市休閑游與城郊鄉村游齊頭并進且發展堅挺等特點。
文旅消費暢旺,市場加速回暖,大灣區文旅行業迎來新春“開門紅”。
2023年春節假期是我國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的首個公眾假期,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全國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一,各地開展了多樣化的迎新春和促消費活動,文旅消費暢旺,市場加速回暖,大灣區文旅行業迎來新春“開門紅”。
南財記者梳理發現,在目前已經公布兔年春節旅游數據的9個大灣區城市中,多地實現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雙增長。大灣區城市群擁有龐大的旅游休閑市場,具有發展文旅產業的極大優勢。有受訪的旅游產業研究學者認為,今年春節大灣區文旅市場具有城郊鄉村游持續升溫、區域內部客源流動性強及“港冷澳熱”等特點。
個別指標反超疫情前
“剛剛過去的春節是自2020年以來假日旅游市場表現最好的假期,從全國的情況來看,出游人次已經恢復到疫情之前的90%,旅游收入則恢復到73%。其中,大灣區的表現更是亮麗。”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在接受南財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出游人數來看,廣東省位居全國各省市第一,而從接待人數來看,則位于全國第三。同時,大灣區城市內部的客源流動,亦起到一個較好的內生性需求支撐作用。
根據多個旅行平臺發布的榜單,廣州、深圳均躋身春節內地旅游熱門目的地前十名。除此之外,深圳新春期間消費規模位居全國前六,各大景區客流量創2019年以來新高。數據顯示,七天假期深圳共接待游客469.25萬人次,旅游收入31.58億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55.14%和56.18%。其中,八成以上游客來自深圳市外。
華南理工大學廣東旅游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志才向南財記者表示,總體來看,今年大灣區旅游市場“年味”十足,迎來“開門紅”,呈現出大眾旅游強勢回歸、城市休閑游與城郊鄉村游齊頭并進并且發展堅挺等特點。
記者梳理發現,個別城市的景區接待游客人次已經超過疫情前2019年同期。如廣州市的白云山、廣州塔、華南國家植物園、北京路等景區和旅游項目的接待情況,已超過2019年疫情前水平。此外,廣州5家珠江游企業春節期間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長近600%,并且超過2019年同期65%。
吳志才表示,這主要是受到探親流、回國流、旅游流等多重因素疊加的影響。
春節期間,廣州推出了600多項線上線下文化旅游活動,共接待983萬人次,同比增長27.6%,外地來穗游客超過312萬人次,同比增長42.5%,實現旅游業總收入68.1億元,同比增長25.0%,贏得人氣和口碑雙豐收。
文旅消費的復蘇也得益于各市提前部署推出的系列促消費措施。今年春節假期,廣州、東莞、佛山等地推出一系列文旅消費優惠政策,激發市場活力。
春節前,廣州市整合1700多家文旅企業資源,面向全社會分次發放2000萬元文化旅游消費券,使用場景涵蓋景區、酒店、旅行社、展覽和演出消費,使用期限覆蓋整個春節黃金周。
佛山市在春節期間舉辦“迎新春游佛山”景區消費券發放活動,對全市A級旅游景區門票實行滿減優惠。
東莞市向市民游客發放文化旅游體育專項消費券。截至1月28日,共發放消費券8萬多份,將近30萬人次參與活動,直接拉動消費463萬元,拉動倍數3.74倍,有效激發東莞市的文化旅游體育消費活力。
戴斌表示,由于回鄉探親需求的集中釋放,今年春節假日旅游市場在下沉的同時,也出現了消費升級的跡象。
文旅空間擴大,城郊鄉村游火熱
七天假期結束,東莞文旅市場強勁回暖。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全市23家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70.2萬人次,同比上升70.68%;營業收入共計1894.81萬元,同比上升123.34%。在東莞A級景區中,接待游客人次排行前六的分別是鴉片戰爭博物館、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隱賢山莊、東莞香市動物園、可園博物館。
“博物館里過大年、看展式社交、逛街購書買唱片,已經成為主客共享的現代生活方式。”在戴斌看來,消費的活躍也極大拓展了旅游業的市場空間。他提到,除了景區和度假區,旅游的空間早已延展到公共文化場館、歷史文化街區、商業休閑中心等。
以廣州和中山為例,春節期間,廣州市屬圖書館、文化館接待市民群眾近7萬人,開展活動168場次;廣州市屬16家博物館共接待游客18.97萬人;中山全市文化場館、旅游景區、各鎮街舉辦文旅節慶活動超300項,為市民游客奉上春節文旅大餐。
數據顯示,中山7天假期共接待過夜游客19.86萬人次,同比增長45.39%,接待一日游游客95.56萬人次,占比82.79%,實現旅游收入5.91億元,同比增長49.84%。
值得一提的是,鄉村游也是兔年大灣區春節文旅市場的亮點之一。以江門為例,春節前江門市推出了世遺文化深度游、濱海度假休閑游、中醫溫泉康養游、鄉村民宿體驗游等精品線路,吸引省內周邊游客入住精品旅游民宿和到鄉村旅游景區釋放心情,全市各地鄉村旅游持續升溫。
新春期間,熱播電視劇《狂飆》帶旺江門歷史街區游,長堤歷史文化街區的墟頂老街、水埠頭等多次在劇中出現,大量熟悉的江門場景讓市民游客眼前一亮,不少人跟著電視劇打卡江門的歷史街區。
據初步測算,春節七天江門市共接待游客254.93萬人次,旅游收入14.54億元,同比增長34.48%和29.47%。重點監測旅游景區接待游客79.98萬人次,旅游收入5.23億元,同比增長230.3%和205.5%。
戴斌表示,這兩年興起的“反向旅游”“平替旅游”,不少三四線城市、中心城鎮凸顯了傳統民俗、非遺文化和時尚休閑的混搭氣息。他認為,旅游投資和公共文化政策要進一步下沉,讓縣城、中心城鎮和重點旅游鄉村分享旅游發展的時代機遇。讓更多的城里人下鄉,也要讓富裕起來的農村人進城,這是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市場基礎。
惠州文旅市場也交出了三年以來最亮眼的成績單。據統計,全市40家A級景區春節假期共接待游客102.6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86%,西湖、羅浮山、巽寮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區、南昆山生態旅游區依舊是最受游客喜愛的熱門景點,集市、溫泉、海邊等文旅場景大大豐富了游客的體驗。
港澳“一冷一熱”
值得關注的是,澳門在新春期間全城盡展“旅游+”活力,客況遠超預期。據澳門特區旅游局初步統計資料,春節總入境旅客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97.0%,為2019年農歷新年同期的37.5%。
隨著入境防疫措施放寬,澳門旅游局舉辦多項大型活動竭力擴展客源,吸引了大批內地及香港旅客訪澳。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黃金周訪澳旅客共有45.1萬人次,其中,內地旅客達26.5萬人次,占58.6%,香港旅客達16.5萬人次,占36.6%。
澳門旅游業界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春節澳門酒店場所的平均入住率為85.7%,較去年春節上升22.4個百分點。澳門酒店業場所在黃金周的平均房價約為1575澳門元,較去年春節上升近五成。
另一方面,入境隔離政策全面取消后,香港重新成為內地旅客出游目的地。相較澳門旅游的火爆,赴港旅游則仍有待恢復。
香港特區入境事務處數據顯示,從1月21日至27日,訪港旅客共有約16.4萬人次,日均約2.3萬人次。黃金周期間,內地訪港旅客共有94,880人次。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訪港內地旅客有4377萬人次,日均達約11萬人次。
目前,入境香港仍需持有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另外,內地游客如果從陸路口岸入境香港,還需要額外預約名額。相較而言,入境澳門既不用核酸檢測也沒有名額限制,內地旅客赴澳的門檻更低。
群益證券:給予東阿阿膠增持評級,目標價位54.0元群益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王睿哲近期對東阿阿膠(000423)進行研究并發布了研究報告《2022年凈利預增73%-84%,Q4業績恢復力度好于預期》,本報告對東阿阿膠給出增持評級,認為其目標價位為54.00元,當前股價為43.99元,預期上漲幅度為22.76%。
東阿阿膠(000423)
結論與建議:
公司業績:公司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錄得歸母凈利潤7.6億至8.1億元,YOY+73%至+84%,扣非后歸母凈利潤6.9至7.4億元,YOY+95%至109%,公司業績增速好于我們的預期。以此測算,22Q4單季度歸母凈利潤2.5至3.0億元,中位數YOY+95%。
渠道庫存整理出清,出貨端逐步恢復:公司自2019年開始進行渠道去庫存,目前來看渠道庫存已經接近合理水平,公司發貨自21Q3開始也逐步恢復,線下銷售鏈條逐步重回正軌,另外估計線上渠道也在積極發力,共同推動22Q4出貨端的恢復。從利潤端看,隨著整體經營的恢復及價格體系的維護,毛利率也在逐步提升(22Q1-Q3毛利率分別為66.1%、66.2%、69.6%),而費用率在不斷下降(22Q1-Q3期間費用率分別為49.4%、45.1%、45.4%),我們估計22Q4繼續受益于此,推動業績增長顯著。
新品新營銷,探索消費新趨勢:公司開發的桃花姬阿膠糕、阿較速溶粉、阿膠棗、阿膠芝麻丸、阿膠即食燕窩等產品區別于傳統的阿膠塊,具有攜帶方便、簡單易食等優點,更適合年輕消費群體,也更符合當下消費潮流。此外,公司積極推進線上銷售劑營銷渠道,除傳統電商平臺,公司也在探索與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的合作,輔以數字營銷,推動品牌喚醒和品牌煥新,我們看好公司產品在消費新趨勢中的成長。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22、2023、2024年分別錄得凈利潤7.9億元、10.2億元、12.7億元,YOY+78.9%、+29.2%、+24.5%,EPS分別為1.2元、1.6元、1.9元,對應PE分別為36X、28X、22X,目前估值相對合理,業績恢復好于預期,給予“買進”評級。
風險提示:原料價格上漲、終端銷售不及預期
證券之星數據中心根據近三年發布的研報數據計算,華創證券鄭辰研究員團隊對該股研究較為深入,近三年預測準確度均值為79.98%,其預測2022年度歸屬凈利潤為盈利7.1億,根據現價換算的預測PE為40.36。
最新盈利預測明細如下: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5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4家,增持評級1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53.19。根據近五年財報數據,證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顯示,東阿阿膠(000423)行業內競爭力的護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營收成長性一般。財務健康。該股好公司指標3星,好價格指標2星,綜合指標2.5星。(指標僅供參考,指標范圍: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與本站立場無關。證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系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億都(國際控股)1月31日斥資21.18萬港元回購7萬股億都(國際控股)(00259)發布公告,于2023年1月31日,該公司斥資21.18萬港元回購7萬股,每股回購價為3-3.03港元。
明輝國際(03828)發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收入約8.91億港元,同比增長49%;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81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4690萬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擬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據悉,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約1.98億港元。因集團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加強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潤率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個百分點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