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漲錢了!4省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15個地區≥2000元
2023年以來,河北、安徽、貴州、青海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專家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適時調整最低工資對保障勞動者及其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提高低收入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優化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的作用。
多地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2023年以來,河北、安徽、貴州、青海等多省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河北自2023年1月1日起執行新的月最低工資標準,三檔分別為2200元、2000元、1800元,調整后,對應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第一檔每小時22元,第二檔每小時20元,第三檔每小時18元。
安徽將于2023年3月1日起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新的月最低工資標準共有四檔,分別為:2060元、1930元、1870元、1780元。非全日制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四檔分別為:21元、20元、19元、18元。
貴州自2023年2月1日起執行新的最低工資標準,一類地區每月1890元,二類地區每月1760元,三類地區每月1660元。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一類地區:每小時19.60元;二類地區:每小時18.30元;三類地區:每小時17.20元。
青海自2023年2月1日起將月最低工資標準由現行的1700元調整為188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由15.2元調整為18元。
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孫中偉教授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今年是最低工資調整的“小年”。在促進共同富裕的背景下,適時調整最低工資對保障勞動者及其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提高低收入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優化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的作用。
15個地區最低工資標準≥2000元
目前各地最低工資標準是什么水平?
據中新經緯統計,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為全國最高,達到2590元,深圳和北京分別為2360元和2320元,廣東為2300元。此外,天津、河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重慶、四川等15個地區第一檔最低工資標準都達到了2000元及以上。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最低工資標準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確定和調整月最低工資標準,應參考當地就業者及其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職工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平、就業狀況等因素。
比如2023年青海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依據是,近3年,青海最低工資標準占人均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同時社會平均工資的實際水平不斷提高,而最低工資標準占社會平均工資的比重明顯偏低。根據2021年數據測算,現行最低工資標準已無法滿足該省城鎮居民最低收入戶及其贍養人口的基本生活。此外,城鎮居民消費價格、職工個人繳納社保費和住房公積金等指數以及全省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均在逐年增長。
孫中偉表示,全國有約20個省份是在2021年進行最低工資調整,2022年和2023年也有個別省份進行調整。隨著經濟形勢好轉以及提振社會信心,最低工資調整步伐可以加快。
勞動者如何保障權益?
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者有權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舉報、投訴。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發生爭議的,可以通過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有關規定,到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依法申請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到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港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對香港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充滿信心?觀點網訊:2月8日,香港中華總商會舉行“香港.大灣區.歐盟:金融一體化實例”講座,香港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于主題演講時表示,中國近年經濟起飛,不少海外投資者有意進入內地市場,而香港背靠祖國,面向國際,無論在文化、法律、地理上都有良好優勢,是各國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的最好跳板,他對香港未來能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充滿信心。
黃偉綸又指,隨著社會逐步復常,香港正回歸世界舞臺,早前開展的“你好,香港!”活動,透過向海外旅客派發免費機票,相信不但能吸引旅客來港消費,更能令旅客感受香港的安全及待客之道,選擇來港經商及投資,重振香港經濟及旅游業。
另外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于致歡迎辭時表示,香港以其國際金融、交通、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的地位,以及享譽盛名的專業服務而為人所認識,加上大灣區的鄰近性,成為中國和歐洲市場之間的商業和投資門戶的理想工具。香港將繼續努力幫助本地和國際企業發展帶來的大量機會,與全球市場接軌。
他又指香港中華總商會擁有20多年的歷史,在連接海外業務方面占據主導地位,通過利用該會密切關系,與本地和大灣區商業企業合作。
(責任編輯:馬金露 HF120)
通威股份擬投資60億元加碼硅料產能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證券日報
2月8日,通威股份披露公告,宣布公司擬在四川省樂山市新增投資約60億元,建設年產12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項目,相關事項已獲得董事會審議通過。光伏龍頭加碼硅料產能,進一步提升其規模優勢及市場占有率,受到了市場廣泛關注。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再度擴產硅料,將進一步增強通威股份作為硅料龍頭的優勢。
新增產能投資成本下降
公告內容顯示,通威股份本次擬投資的“樂山12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及相關配套設施”將與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樂山一期、樂山二期項目共用部分基礎配套設施,投資成本有所下降,預計總投資約60億元。項目計劃于2023年6月底前開工建設,力爭2024年內投產。
此次投資被認為是通威股份“2024年至2026年高純晶硅業務發展規劃”的有效落地。根據公司2022年4月份披露的信息,2024年至2026年,通威股份規劃的高純晶硅、太陽能電池累計產能規模將分別達到80萬噸至100萬噸、130GW至150GW。
隆眾資訊多晶硅行業分析師方文正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成本決定企業的盈利水平。通威股份新增投資項目在和永祥共用部分配套設施后,新產能成本有望下降4%左右?!?/p>
產業鏈價格回調激活下游需求
受益于高純晶硅、太陽能電池產品業務提升和農牧業務的銷量新突破,通威股份2022年業績保持高速增長。根據通威股份2022年業績預告,公司2022年凈利潤預計為252億元至272億元,同比增長207%至231%。從行業來看,中證“光伏設備”板塊的46家A股上市公司中,目前已有36家披露業績預告,其中預增的公司數量達30家,行業高景氣度可見一斑。
展望2023年,光伏行業被認為仍將保持高景氣態勢,并帶動產業鏈公司整體向上發展。川財證券表示,2022年全年光伏新增裝機87.41GW,同比增長60.3%;預期2023年光伏累計裝機將達490GW左右,光伏有望超越水電躋身全國第二大電源,而隨著產業鏈價格博弈趨近尾聲,有望激活下游電站需求起量,后續在全球光伏裝機需求持續旺盛的背景下,光伏產業鏈有望實現量利齊升。
方文正則提醒,展望2023年,投資者還是需要關注硅料價格的波動情況。其中,伴隨今年第二季度產能的大量釋放,預計硅料價格將出現回調,而電池片環節的產能不是特別充足,預計全年還將處于緊平衡狀態。
?。ㄎ恼聛碓矗鹤C券日報)
2月20日0—24時,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廣東20例,北京9例,廣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蘇1例,重慶1例,甘肅1例),含7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3例,四川2例,江蘇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內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頭市1例、巴彥淖爾市1例;江蘇11例,其中蘇州市10例、無錫市1例;遼寧7例,均在葫蘆島市;廣東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晉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龍江2例,均在雞西市),含5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云南3例,內蒙古1例,江蘇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39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883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13472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無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時,據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724例(其中重癥病例1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785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8245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