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東西北承接產業轉移!廣東鼓勵珠三角保留紡織服裝高端鏈條
紡織服裝業是廣東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生產產業。2月17日,廣東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爭取到2025年底紡織和服裝產業營收達到7000億元,到2027年底實現翻一番。
根據《實施意見》,廣東將推動全省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走時尚化、高端化、品牌化、數智化、低碳化、國際化和總部經濟集聚地、創意設計策源地、服貿會展新高地的“六化三地”高質量發展道路,培育世界級先進紡織服裝產業強省。
“一群兩極三區”
打造廣深兩個總部經濟增長極
根據《實施意見》,廣東將強化統籌規劃布局,推進“一群兩極三區”建設。
其中,“一群”即大力推進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建設。廣東將以滿足個性化、多樣化、時尚化、定制化以及快速變化的消費需求為重點,加快發展高品質、多功能、智能可穿戴、綠色健康的高附加值產品,提升纖維新材料、先進紡織制品、創意服裝設計、知名品牌等發展水平,培育紡織服裝領域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知名企業,打造綜合實力國際先進的高端紡織服裝集群。
“兩極”,即打造兩個紡織服裝總部經濟增長極,將依托廣州、深圳在紡織服裝商貿、全球性展會、總部、高端定制、時尚創意等方面的優勢,打造紡織服裝總部經濟和創意設計的“兩極”,發揮示范帶動效應。
“三區”,是指建設三個產業發展核心區。廣東將推進汕頭潮州揭陽、深圳東莞惠州、廣州佛山中山服裝產業“三區”做大做強,帶動自身及周邊地區紡紗、化纖、絲綢、織造、印染、洗水、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等加快發展。
鼓勵珠三角地區保留產業鏈上的高端鏈條
引導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積極有序承接產能轉移
《實施意見》指出,要促進有序轉移和特色化發展。各地要充分認識紡織服裝對就業、展貿服務業、民生保障等的重要作用,推動產業在省內有序發展。鼓勵珠三角地區保留產業鏈上的高端鏈條,即技術密集程度高、產品價值增值度高、利潤豐厚的環節。引導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加強與紡織服裝核心和重點城市開展產業共建、產業合作、優勢互補,出臺針對性優惠政策,積極有序承接產能轉移、 產業鏈供應鏈部分環節轉移。
除了鼓勵各地建設完善紡織服裝特色產業園區,廣東還將著力推動非織造布、醫用紡織品、交通與增強用紡織品、牛仔紡織服裝產品、棉針織產品等細分領域強鏈補鏈,積極引導企業鍛長板、補短板,開展上下游供需對接, 加強資源、技術、裝備支撐保障,全面提升從纖維、紡紗、織造、 印染到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紡織機械、紡織服裝輔料、 紡織印染助劑等的全產業鏈發展水平。
全面推進企業標準“領跑者”工作
低碳化升級促進紡織服裝企業綠色環保發展
圍繞“時尚化”,廣州將打造紡織服裝創意設計策源地。鼓勵紡織服裝企業與服裝設計大師、工藝美術大師合作,綜合運用形象設計、物質結構設計、材質組合設計、尺寸設計等,打造一批“小而美”的“輕奢”服裝,破解同質化。 鼓勵行業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發展個性化、定制化、功能化服裝。到2027年,爭取培育50家紡織服裝工業設計中心、15個國家級紡織服裝創意設計園區(平臺),發布原創設計產品和紡織服裝精品200個。
圍繞“高端化”,廣東將發展一批紡織服裝產品技術標準領跑者。除了集中突破行業關鍵共性技術、提升產品品質,廣東將發揮標準引領作用,以新型紡織纖維材料、功能性紡織品、智能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裝飾用紡織品、 衣著用紡織品等為重點,鼓勵企業參與或主導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全面推進企業標準“領跑者”工作,到2027年,推動形成紡織面料、服裝服飾、家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等領域30個紡織服裝企業標準“領跑者”。
圍繞“品牌化”,廣州將培育一批紡織服裝國際國內名牌。到2027年,爭取培育營收超10億元的品牌企業30家、超百億元的品牌企業3-5家,推動女裝、 內衣、家居服、婚紗晚禮服、毛衫、休閑服、牛仔服等服裝產品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此外,廣東將建設千億名區名城。繼續做強中國服裝商貿名城(廣州)、 中國婚紗晚禮服名城(潮州)、中國工藝毛衫名城和中國內衣家居服之都(汕頭)、中國男裝名城(惠州)、中國化纖產業名城 (江門)等紡織服裝區域品牌,做大大朗毛織、虎門女裝、鹽步內衣、沙溪休閑服、開平牛仔服等知名產業集群。鼓勵各地深入挖掘瑤族刺繡、壯錦、壯繡、廣繡、潮繡、小欖刺繡、珠繡、釘金繡裙褂制作技藝、香云紗染整技藝、抽紗以及墩頭藍紡織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精髓,將地域文化融入紡織服裝品牌建設,培育兼容產業特性、現代潮流和鄉土特色、民族風情的優質區域品牌。到 2027 年,爭取培育營收超千億的紡織服裝特色區域 3 個。
在數智化建設上,推動紡織服裝生產經營管理降本增效。到2027年,全省全行業兩化融合水平達到 60%以上,推動 80%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建設智能制造車間、智能制造工廠。
在低碳化升級上,促進紡織服裝企業綠色環保發展。推進環保印染洗水。在汕頭、揭陽等地建設完善現有的印染專業園區,推行印染企業集中入園管理,建設環保污染處理中心,鼓勵印染企業付費共享行業關鍵無污染技術。到2027年,力爭環保印染洗水工藝在規上印染洗水企業推廣應用全覆蓋,全行業推廣應用覆蓋率達到 90%。推廣應用節能減排技術。加大重點耗能工序和設備的節能改造,進一步降低能耗強度。提升紡織服裝綠色制造水平。
《實施意見》還提出,要加強國際化合作,建設紡織服裝服務貿易會展新高地,做大做強廣東時裝周品牌,舉辦廣東國際時尚產業博覽會,推動嶺南時尚走向世界;要培育紡織服裝百名設計大師和萬名熟練技工;共建共推共享紡織服裝優質營商環境,針對企業因新冠疫情、國際貿易壁壘或爭端、限電限能等問題引發的生產經營困難、產業鏈斷供,堅持“一企一策”“一地一策”“一業一策”加大跟蹤服務和協調,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2022年法拍房數量創新高!貨值1.4萬億元成交卻不足兩成 四川連任掛牌量“冠軍”房屋被法拍,背后是債務糾紛。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法拍房掛拍數量60.6萬套,創歷史新高!四川以掛拍量6.6萬套,成為全國法拍房掛拍量省級“狀元”。掛拍數量最高的城市則是重慶,共掛拍3.2萬套,同比增長超80%!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這主要是因為受新冠疫情影響,疊加宏觀經濟下行,不少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因無法償債不得不走向(房屋)被掛拍的命運。
記者注意到,雖然法拍房掛拍量大,但成交量卻不足兩成。尤其是商業類法拍房,接盤俠寥寥,成交量約僅有一成。
甘肅法拍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恒恒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法拍房市場信任度比較低,就算是空房,客戶也充滿顧慮,擔心糾紛。另外,法拍房的宣傳很不規范,有自媒體為流量亂編故事,夸大其詞,讓市場看似撲朔迷離。
2022年法拍房數量創新高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去年網絡和短視頻自媒體上一度有人宣稱:2022年法拍房高達200萬套!真有200萬套之多嗎?業內人士指出,這毫不可信!那只是自媒體為吸引流量制造的噱頭。
那么,真實的法拍房掛拍數量如何?近日,中指研究院通過按標的物統計,即同一標的物,跨平臺跨拍僅統計一次的方法,給出了相對嚴謹的結論:2022年法拍房掛牌量60.6萬套。值得提到的是,這一數字,創全國法拍房掛拍量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2022年掛拍量比2021年大幅增長了35.7%,2022年,合計掛牌金額約1.4萬億元。
近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組長、中國城市經濟學會房地產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鄒琳華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法拍房掛牌數量激增)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房地產市場的景氣度,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法拍房數量越大,說明房地產市場景氣度越低。”
2022年法拍房掛拍數量為何激增?李宇嘉分析,這主要是因為受新冠疫情影響,疊加宏觀經濟下行,不少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因無法償債不得不走向被掛拍的命運。另外,某些房源由于普通交易出售比較困難,因此借助“法拍”的妙招,意欲通過法拍方式引人關注,促進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住宅”是法拍房的主力軍。2021年,住宅共掛拍23.6萬套,占比超50%,但2022年住宅掛拍量同比增長34.6%。與此同時,住宅成交量繼續提升,共成交8.1萬套,占比68.5%,成交金額1224億元,占比44.8%。
李宇嘉對記者分析,上一輪樓市回升時,購房者對樓市充滿期待,因此當時盲目購房的人比較多,并且為此擔下債務,后續因為多重原因被迫斷供,這也是導致法拍房住宅掛拍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和2022年,住宅、商業是法拍房主流,二者合計占總拍賣套數近90%。
四川延續掛拍量年度冠軍
中指院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范圍內四川、廣東、河南3省掛拍量位列前位,均超3萬套。其中,四川是掛拍量最高的省份,約3.5萬套。而2022年,四川以掛拍量6.6萬套,延續冠軍之位。2022年掛拍量最高的城市是重慶,共掛拍3.2萬套,同比增長超80%。
值得說明的是,四川雖然在2022 年度的法拍房掛拍數量最高,但成交量卻不是最高的。年度成交量最高的省份是廣東省,廣東省成交量雖然同比下降4.3%,但依然憑借1.4萬套的成交量位列全國第一。中指數研究院分析人士指出,“整體來看,法拍房成交量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省市。”
2022年,全國整體掛拍量大幅增長,四川、廣東、河南、江蘇、重慶、廣西、山東7省市掛拍量較高,均超3萬套。
需要注意的是,法拍房主要源自債務糾紛,也就是說四川的掛牌數量大,意味著陷入債務糾紛的法人數量多。根據全國近年來破產企業數量分析,目前法拍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長三角、珠三角區域。
據最高法院統計,2023年1月,全國在審破產案件企業數達2335個。其中,浙江破產企業數量達391個,預計破產案件企業數較多的省市,后續法拍房掛拍量可能出現增長。不過,
法拍房對經濟運行環境的反應存在一定的延后效應,普遍需要6個月或更長時間。
全國法拍房成交率不足兩成
從全國范圍來看,法拍房成交率整體較低。2021年成交13.8萬套,總成交金額3801.5億元,按套數計算成交率為30.9%。至2022年,法拍房共成交11.8萬套,同比下降14.9%,成交率降至19.4%。
成交率緣何下挫超過10%?中指研究院分析人士指出,“2022年法拍房限購政策全面執行,疊加房地產市場下行,導致法拍房成交率明顯下滑。”
2022年法拍房的成交主力,仍然是住宅。2021年,法拍房市場住宅成交9.3萬套,占成交總量的67.3%,成交金額近1600億元,占總金額42.0%。至2022年,住宅共成交8.1萬套,占比68.5%,成交金額1224億元,占比44.8%。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商業類法拍房成交率僅為11.7%。也就是說,去年商業類的法拍房,接盤者寥寥,接盤積極性不高。
按照往年的成交邏輯,經濟發達的省市成交率會處在較高水平,但2022年這一態勢卻出現明顯下滑。以浙江、上海、北京三地成交率為例,2021年這三個城市的成交率均高于50%,但至2022年各地成交率平均下降超10%。
首都北京是2022年度成交率最高的城市,成交率高達46.1%,但這一成交率其實比2021年下降8.1%。
中指研究院選取掛拍量超500套的城市進行統計,2022年,浙江省金華市憑借成交率61.8%,位列全國首位。但事實上,金華的成交率較2021年已下降11.3%。雖然金華、臺州、紹興成交率保持較高水平,但其余城市成交率均低于50%。
法拍市場信任度低
馬恒恒在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表示,“法拍房的市場信任度比較低,即便是不涉及騰退問題的空房子,客戶也充滿憂慮。另外,就是法拍房的宣傳規范性問題,有人為流量亂編故事,夸大其詞。同時,坊間的傳聞也把法拍房的風險妖魔化了。”
法拍房市場為何信任度低?中指研究院分析人士提到,在掛拍階段,雖然執行法院會同步展示房屋信息,但仍有許多重要信息并未明確告知。譬如,房屋是否存在長租約、非法占用、無法落戶等問題,而這些(問題)都需要競買者自行調查判斷。
法拍業內人士陳閱(化名)曾對記者表示,雖然原則上是法院負責騰退,但實際在執行階段,法院的人力、物力可能不足,機關部門走手續可能出現困難。如果萬不得已采取申請強制執行,執行周期也會很長。
馬恒恒表示,多數客戶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和精力親自對法拍房背景和細節逐個落實。不少客戶對法拍市場不了解,把市場想象得十分混亂。但其實,規范的法拍公司會在法拍之前進行細致背調,把風險控制在法拍之前,將問題化解在法拍之前。
2022年,法拍市場開始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司法拍賣房產競買人資格若干問題的規定》,該規定指出,人民法院組織的司法拍賣房產活動,受房產所在地限購政策約束的競買人申請參與競拍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
馬恒恒認為,“以前法拍市場一直在探討到底應該聽誰的,房管局認為應該聽房管局的,法院認為法律文書代表法律,應該聽法院的。所以,有些地方曾出現過‘法’和‘規’的矛盾,在這個過程中法院和房管局交接時也會出現困擾。” 馬恒恒提到,上述規定是解決了“法大于規”的問題。
1.2億、2.4億,彩市連爆億元大獎!浙江寧波一人中巨獎轉自:北京日報客戶端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謝永利
體彩大樂透017期今晚(2月18日)開獎,當期前區號碼為02 05 09 22 27,后區開出號碼10 11!本期一等獎出自:浙江(基本26注 追加23注)、福建(基本1注)、河南(基本1注)、云南(基 本1注)、甘肅(基本1注)。二等獎開出101注。
值得注意的是,繼大樂透016期開出1.2億大獎后,本期再次開出億元大獎,這也是中國彩市首次兩期連續爆出億元大獎。
本期一等獎詳情是:浙江寧波中到23注追加大獎,單票中獎金額為2.4億多元、浙江溫州中到3注一等獎,單票中獎金額為1831萬。福建福州、甘肅蘭州、河南許昌、云南楚雄均中到本期一等獎。
浙江寧波中到的億元大獎,目前排名第9位。
相關報道:
1.2億!2023年我國彩市首個億元大獎火速被領走
體彩大樂透第23016期2月15日開獎后,江蘇中到10注追加大獎,一人獨中1.2億。
1.2億大獎彩票
王先生的中獎票是一張10倍投注的單式追加票。命中當期10注追加投注一等獎,每注獎金1207萬余元,單票中獎總額達到了1.207億元。談及購彩經歷,王先生坦言,作為一個今年春節后才開始購彩的新手玩家,他的彩齡還不滿一個月。
當天,王先生路過這里,本意是要買點東西,后來發現可以買體彩,于是就順手投注了一張10倍追加的大樂透隨機票。關于為什么追加倍投,王先生透露,“我雖然是新手,但是也知道大樂透追加后,能夠提升獎金含量。至于倍投,這是我的習慣,每次買大樂透,我基本上都要倍投。”說到中獎后的感受,他笑了笑,“說實話,我買彩票主要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態,對于能不能中獎,比較隨緣。沒想到,體彩這么快送來一個億元大獎!”
明輝國際(03828)發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收入約8.91億港元,同比增長49%;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81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4690萬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擬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據悉,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約1.98億港元。因集團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加強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潤率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個百分點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