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券商業績“首秀”:方正證券揭秘自營增長秘訣并回應同業競爭問題
方正證券財務負責人李巖表示,“(2022年)年初配置我們側重債券,在這個過程中,更是根據市場狀況果斷地調整了債券、股票的持倉比例,下半年股票基本是空倉,這有效地抵御了股市的波動。”
2月28日,方正證券召開業績發布會,這也是券商首家2022年度業績發布會。2月27日,方正證券發布了業績報,去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48億元,創六年新高,同比增長17.88%。截至2022年年底,方正證券總資產 1816.12 億元、財務杠桿倍數為2.93.
值得注意的是,在方正證券凈利潤亮眼的背后,自營業務貢獻不少。在發布會上,方正證券多位高管將自營業務逆勢增長的原因歸納為多品種多策略的戰略布局和低配股高配債的投資打法。
此外,方正證券董事長施華回應了平安證券與方正證券的同業競爭問題,他表示,隨著股權紛爭風險消除,各大股東方將給方正證券在科技、管理、生態等多方面帶來積極影響,目前,各股東方賦能已初步展現出良好效果。
自營逆勢增長背后:低配股高配債,去年下半年股票基本空倉
2月27日,方正證券公布了2022年的“成績單”。從凈利潤來看,2022年方正證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1.48 億元,同比增長 17.88%,創 6 年新高;從營收來看,方正證券也未逃脫“靠天吃飯”的大背景。根據年報,2022年,方正證券實現營業收入 77.77 億元,同比下降 9.79%。
具體來看,傳統的經紀業務在行業整體表現不佳下同樣出現下滑,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下滑16.57%。其中,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和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分別下滑23.42%、8.78%;而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實現了21.51%的增長。
細數2022年方正證券的年報,貝殼財經記者發現,為業績貢獻明顯的是自營業務。年報顯示,2022年,方正證券實現投資收益9.48億元,同比增長26.17%。
年報顯示,上年全年方正證券配置策略得當,投資業績亮麗。“高配債低配股,有效抵御股市系統風險。固定收益業務實現收入 10.99 億元,同比增長 51.75%,收益率達 13%。”
“配置策略得當,公司自營策略得到保證,使得我們的收益率能夠穿越市場的震蕩。”方正證券財務負責人李巖表示,“(2022年)年初配置我們側重債券,在這個過程中,更是根據市場狀況果斷地調整了債券、股票的持倉比例,下半年股票基本是空倉,這有效地抵御了股市的波動。”
“方正證券從未走出過‘舒適區’,因為方正證券沒有過‘舒適區’,我們業務條線取得如此成績,是因為我們始終相信,我們的堅持是有回報的。”方正證券副總裁崔肖表示,方正證券2022年自營業務整體保持可控有限,與方正證券長年以來保持自營戰略不走樣有關,多品種、多戰略是公司堅持的路線。“我們堅持朝向輕資本化、非方向性策略,目前我們投交業務條線有三個業務部門都秉承該發展路徑。同時,去年高配債低配股的策略是取得好業績的一個基礎。比如,在低配股的前提下,去年我們股票團隊還在起碼一半的時間里選擇了空倉,我覺得這是非常勇敢的。”
方正證券與平安證券同業競爭?董事長施華回應
方正證券股權結構進一步清晰。2022年12 月,經中國證監會核準,方正證券控股股東變更為新方正控股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平安間接控制方正證券。
在股權結構清晰的背后,平安系高管也逐漸亮相方正證券。
2023年1月,平安集團老將李巖成為方正證券董事。2月,方正證券召開董事會聘任李巖擔任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副總裁、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李巖將在取得上交所董事會秘書任職資格后正式履職。
2月27日,在發布年報的同時,方正證券還公布了兩項人士變動,其中,聘任袁玉平為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副總裁。公開資料顯示,袁玉平在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間,任平安證券總經理助理、執行委員會委員,成為繼李巖之后,“平安系”第二位到任方正證券的高管。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平安間接控制方正證券的背后,關于平安證券與方正證券的同業競爭問題、平安基金與方正富邦基金的競業問題市場爭議不斷。
在此次業績發布會上,方正證券董事長施華對此作出了回應,他表示,方正證券將依據金融監管有關規定,持續進行信息披露。截至目前,方正證券股權結構已形成中國平安、全國社保基金會、中國信達清晰的股權結構,隨著股權紛爭風險消除,各大股東方將給方正證券在科技、管理、生態等多方面帶來積極影響,目前,各股東方賦能已初步展現出良好效果。
威高股份公布威高骨科2022年度歸母凈利潤5.47億元威高股份(01066)發布威高骨科(688161.SH)2022年度業績快報,營業總收入18.52億元(人民幣,下同);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47億元;基本每股收益1.37元。
重大信號,月線陽吞陰,更有化妝品龍頭創歷史新高!這些低位藍籌獲機構扎堆推薦數據是個寶
數據寶
炒股少煩惱
月線陽吞陰個股后市有沒有大行情?
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收漲,滬指漲0.66%,深證成指漲0.7%,創業板指漲0.8%。市場成交額低迷,今日僅有7000多億元。行業板塊多數收漲,中藥、化學制藥、互聯網服務板塊漲幅居前,光伏、煤炭板塊跌幅居前。
整個2月來看,上證指數圍繞著3200點至3300點反復震蕩,指數累計上漲0.74%,為后市繼續走強預留了空間。大盤藍籌2月表現亮眼,成長股趨弱,創業板指下跌近6%。展望3月,“兩會行情”值得期待。
從強勢股選股邏輯來看,月線技術面強勢的個股有望在3月份取得超額收益。據此,數據寶梳理出2月月線陽吞陰個股。
超百股月線陽吞陰
“女人的茅臺(600519)”頻創歷史新高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2月陽線吞沒1月陰線的個股中,有逾百只個股2月漲幅超過5%且2月收盤價高于1月份最高價。
從行業來看,食品飲料行業成為最牛板塊,合計貢獻了24股。醫藥行業位居次席,合計18股進入榜單。此外,紡織服飾、商業零售、基礎化工等行業包含較多股票。
從2月份漲幅來看,漲幅最大的是亨迪藥業,大漲近37%居首,該股1月份大跌超15%。漲幅榜次席是明牌珠寶,2月大漲超32%,其1月下跌超5%。此外,佳禾食品、好太太(603848)、特一藥業(002728)、飛科電器等2月漲幅均超過20%,丸美股份、世榮兆業(002016)、中央商場等漲幅超過10%。
部分個股股價近期再度創出歷史新高。其中,有著“女人的茅臺”之稱的化妝品龍頭珀萊雅2月大漲超10%,股價再度創出歷史新高。此外,錦江酒店、恩華藥業等股同樣創出歷史新高。
市值角度看,這些股票當中既有超級大盤股,比如華能國際、東鵬飲料等千億市值、準千億市值的股票;也有中盤股,比如珠江啤酒、孩子王、怡和嘉業等;還有小盤股,比如上海三毛、*ST文化、*ST西發等。
機構扎堆推薦的低位藍籌出爐
一般而言,月線陽吞陰是個非常重大的技術信號,往往意味著較為強烈的上攻意愿。不妨關注一些基本面良好的低位藍籌股,在技術面較優的情況下,未來跑贏大市的概率更高。
數據寶統計,45股評級機構在3家以上。其中,珀萊雅有50家機構評級位居首位。此外,重慶啤酒、錦江酒店、顧家家居(603816)、東鵬飲料等有30家以上機構評級;巴比食品、飛科電器(603868)、廣州酒家等有20多家機構評級。
梳理發現,在經歷了2月份的反彈后,榜單中部分個股依然處于相對低位。比如大唐發電、探路者等個股,最新價較本輪行情低點漲幅均不足20%;戎美股份、華能國際等個股低點以來反彈不足30%。
值得一提的是,大唐發電和華能國際都是屬于火電板塊的龍頭企業。民生證券認為,作為央、國企中的代表典范,電力行業的“大國重企”們承擔著能源保供與電力低碳轉型雙重責任,有望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釋放出潛在的投資機會,值得重新認識、思考。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編:何予
校對:姚遠
數據寶
數據寶(shujubao2015):證券時報智能原創新媒體。
???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數據寶。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2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廣東20例,北京9例,廣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蘇1例,重慶1例,甘肅1例),含7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3例,四川2例,江蘇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內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頭市1例、巴彥淖爾市1例;江蘇11例,其中蘇州市10例、無錫市1例;遼寧7例,均在葫蘆島市;廣東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晉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龍江2例,均在雞西市),含5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云南3例,內蒙古1例,江蘇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39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883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13472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無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724例(其中重癥病例1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785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8245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