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大燁智能將于3月16日召開股東大會
大燁智能(SZ 300670,收盤價:8.16元)2月28日發布公告稱,2023年3月16日(星期四)下午14:00,公司將在公司會議室召開2023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本次股東大會將審議《關于公司符合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條件的議案》等議案,2023年3月10日收市后登記在冊的股東可現場參會投票,或通過交易所投票系統行使表決權。
2021年1至12月份,大燁智能的營業收入構成為:電力設備占比99.44%。
大燁智能的董事長是陳杰,男,56歲;總經理是曾治,男,57歲,學歷背景為本科。
截至發稿,大燁智能市值為26億元。
收入增長靠物美、客戶增長靠收購?多點數智賬上現金僅5億元上市募資迫在眉睫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壹零
2022年底,多點數智有限公司(下稱“多點”)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準備在香港主板上市。招股書中,多點自稱為為本地零售業提供基于云的一站式端到端的數字零售平臺。
說到多點,就不得不提及物美。不論是在線下連鎖商超的logo上“多點”與“物美”往往并排,還是在物美與多點平臺在購物、結算等方面的互通,在消費者的認知中,多點和物美幾乎是深度綁定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多點的存在或為物美的電商版。
但實際上,多點和物美的關系遠不止于此。盡管兩者在股權方面相互獨立,但兩家公司因為張文中有著扯不開的關聯。張文中為多點的創始人及董事長,同時也是物美集團的創始人。近年來物美系公司對多點的收入貢獻占比高達70%。
但盡管有來自物美集團及其旗下公司的鼎力相助,但多點卻依舊虧損連連,2019年以來累虧超40億元。此外,常年入不敷出靠募資補血的多點資產負債率高達513%,賬上資金不足5億元,遠不足以覆蓋每年20億元左右的營業總成本。這樣的情形下,上市募資迫在眉睫。
收入重度依賴物美系關聯實體 客戶規模增長靠收購?
多點和物美兩家公司之間雖然沒有直接的股權關聯,但是由張文中所連系而不可分割。
根據招股書顯示,張文中為多點的創始人及董事長,同時分別通過Celestial Limited、Odor Nice Limited與Retail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imited持股,持股合計58.36%。而物美科技由張文中在1994年創立,目前張文中為物美集團的實控人,持股比例達到97%。
多點的零售數字化探索始于物美集團,但截至至今,多點的絕大部分收入依然來自于物美集團,對物美有著極強的依賴。2019-2022年前三季度,多點來自物美集團的收入貢獻分別為1.56億元、2.66億元、4.73億元以及4.9億元,占比分別為59.1%、54.5%、45.3%與44.4%,盡管近年來有占比相對減少的趨勢,但仍然幾乎占據了多點總收入的半壁江山。
需要注意的是,在物美集團之外,多點還擁有麥德龍、重慶百貨大樓、銀川新華等藍籌零售商客戶,每年為多點帶來的收入占比居前。但實際上,這些客戶與物美集團依然有著強關聯。
其中,物美集團在2019年收購麥德龍實體,持有80%股份,擁有控制權;物美集團持有銀川新華42.1%股份;持有重慶商社(集團)44.5%的股權,而重慶商社(集團)是重慶百貨大樓的最大股東,持有其51.4%的股權。
通過物美的陸續收購,也讓被收購公司對于多點的貢獻水漲船高。僅以2022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來自麥德龍中國的收入貢獻為19.23億元,占比17.4%,來自銀川新華的收入貢獻為2.71億元,占比2.5%,來自重慶百貨集團的收入貢獻為9.89億元,占比9.00%。綜合物美集團本身的收入貢獻,“物美系”零售商超為多點帶來的收入貢獻在近年來分別為17.97億元、32,48億元、70.94億元與80.79億元,占比分別高達67.9%、66.6%、67.9%與73.3%。
反過來看,是“物美系”以外的獨立客戶帶給多點的收入貢獻占比逐漸減少,分別為32.1%、33.4%、32.1%與26.7%。
此外,客戶的數量真實增長情況方面也是多點依賴物美系的佐證之一。
招股書中,多點表示其客戶群體不斷擴大,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已為約458家客戶提供服務。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與2020年,多點的客戶數量分別僅為69家與135家,而到了2021年底猛增至352家。客戶數量的突然增長或很難歸結為多點本身對于客戶群體產生了更大的吸引,更直接的原因是因為收購所致。
2021年11月,多點通過一系列轉讓協議收購了深圳昂捷51%的股權,深圳昂捷于2002年成立,從事軟件開發及維護服務。收購之后,深圳昂捷的收入及客戶自然也被多點悉數收入囊中,記為多點零售核心服務云業務的操作系統方面。
可以看出,操作系統業務方面在2019-2020年的客戶數量僅分別為2家與8家,在2021年前三季度也僅為23家,而2021年底收購完成并表后猛增至167家,由收購帶來的客戶數量增加了一百余家。
由此推測,如果剔除掉收購深圳昂捷所帶來的客戶數量增加的影響,多點本身近年來客戶數量的增長并不明顯,獨立客戶給公司帶來的收入極為有限。
估值30億美元獨角獸入不敷出靠融資補血 賬上資金僅5億元上市募資迫在眉睫
盡管在收入方面有物美系企業鼎力相助,客戶方面在上市前夕靠著收購的方式擴大客戶規模,但多點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依然不容樂觀。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9-2022年前三季度,多點實現虧損分別為8.29億元、10.75億元、17.51億元與4.66億元,盡管虧損規模有所收窄,但距離盈利還有著不小的距離。
細分到不同業務來看,多點的業務可以分為零售核心服務云、電子商務服務云與營銷及廣告服務云三類。
其中,零售核心服務云近年來增加明顯,收入貢獻占比分別為33.8%、40.7%、42.0%與58.1%,目前在三項業務中規模最大,占比最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該項業務中部分增長是來自于2021年11月多點收購深圳昂捷所帶來的收入并表。
電子商務服務云業務近年來的收入貢獻占比分別為64.5%、50.3%、39.2%與30.5%,隨著零售核心服務云業務的占比增加而逐漸減少。此外,該項業務的毛利率始終為負數,近年來分別為-101.1%、-78.9%、-21.4%與-3.1%。
而營銷及廣告服務云的毛利率最高,能夠達到90%以上,但由于業務規模占比較小,對于企業整體毛利率的帶動作用不大。
連年虧損之下,多點現金流狀況自然也不容樂觀,報告期內經營性現金流的凈額分別為-7.08億元、-4.81億元、-12.75億元與-1.64億元。
常年入不敷出的多點在成立至今是在依靠融資支撐。從2015年到2021年,多點完成了從天使輪到C+輪融資,融資總額超7億美元。截至2021年C+輪融資完成后,多點的估值已經水漲船高至30.52億美元。
但即便近乎每年都有融資“補血”,多點依然資金緊張。根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Q3,公司的貨幣資金余額僅不足5億元,盡管流動負債占比較少(2022前三季度流動比率為1.09),短期內或許不會有太大的償債壓力,但以2021年多點的營業成本6.87億元、期間費用14.44億元來估算,如果未能及時募資補血,賬上僅5億元資金或許很難支撐多點下一年的正常運營。而這或也是多點急于上市的原因所在。
大燁智能:擬向特定對象增發募資不超過6億元大燁智能(SZ 300670,收盤價:8.16元)2月2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事宜已經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尚需獲得公司股東大會的批準,本次發行對象為不超過35名的特定投資者,其中,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數量按照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除以發行價格計算得出,且不超過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30%,即不超過約9507.61萬股(含約9507.61萬股),最終發行數量上限以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的發行上限為準。股票發行價格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本次發行擬募集不超過6億元,募集資金用于以下用途:儲能產品(電池管理系統、混合儲能電源模塊及系統)生產線建設項目,總投資約2.36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約2.26億元;一二次融合配電自動化產品產業化項目,總投資約1.12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約1.06億元;小試車間升級改造項目,總投資約1.42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約1.4億元;補充流動資金項目,總投資1.28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1.28億元。
2021年1至12月份,大燁智能的營業收入構成為:電力設備占比99.44%。
大燁智能的董事長是陳杰,男,56歲;總經理是曾治,男,57歲,學歷背景為本科。
截至發稿,大燁智能市值為26億元。
明輝國際(03828)發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收入約8.91億港元,同比增長49%;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81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4690萬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擬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據悉,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約1.98億港元。因集團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加強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潤率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個百分點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