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瓦瓦克斯醫藥暴跌25% Q4業績遠遜預期 嚴重懷疑持續經營能力
格隆匯3月1日丨諾瓦瓦克斯醫藥(NVAX.US)暴跌25%,報6.93美元。諾瓦瓦克斯醫藥第四季度營收3.574億美元,低于預期的3.831億美元;每股虧損2.28美元,超預期的虧損1.01美元。公司警告稱收入不確定性很高且對持續經營能力存疑。
重點房企拿地積極性回升!多地優化集中供地政策 市場熱度或延續?隨著銷售市場成交回升,土地市場也出現積極變化。
來自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2月重點房企拿地總額雖同比下降,但降幅較1月大幅收窄,房企投資積極性略有回升。
另外,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梳理近期公布的2023年首批擬供住宅用地清單發現,多地集中供地政策已優化,供地出讓時間跨度拉長,同時優質地塊占比較多。
業內人士認為,優化集中供地政策后,房企有更長的時間進行市場判斷,房企因資金壓力帶來的投資困難有望緩解。預計在政策寬松、銷售回暖以及優質地塊的加持下,接下來核心城市首輪土拍熱度會較2022年有所上升,未來的土地市場大概率仍會呈現點狀回暖的趨勢。
拿地總額降幅明顯收窄
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1-2月,百強企業拿地總額1207.6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16.2%,降幅較1月收窄13.2個百分點,降幅明顯收窄。其中,2月50家代表企業拿地總額同比下降29.9%,降幅較1月大幅收窄。
中指研究院表示,2月北京、蘇州、杭州多個熱點一二線城市進行了集中供地,優質地塊供應帶動房企拿地熱情略有恢復,代表房企拿地總額較1月有明顯增長。
克而瑞研究中心也表示,隨著北京、杭州、蘇州等城市推出優質地塊,房企投資積極性略有回升。前2月超過兩成百強房企在土地市場納儲,與1月僅零星百強拿地形成鮮明對比。
但值得注意的是,萬科、龍湖、中海、金地等集中供地常客前兩月仍未有斬獲。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原因一方面是自身的投拓節奏、城市選擇的差異;另一方面,在核心城市土拍火熱下,競拍搖號“運氣不佳”。
從拿地企業來看,仍是頭部國央企、優質區域型民企等老面孔。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越秀、中國鐵建等拿地金額同比漲幅超100%,建發金額同比增長70%,且拿地銷售比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此外,民企投資呈現弱復蘇狀態,新城、建業等去年幾乎未拿地的企業開始參拍,而偉星、中天美好集團等區域型民企依舊表現強勢,且投資聚焦在核心集中供地城市,兩者拿地銷售比均超過0.4。
從新增貨值來看,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華潤置地、中建國際投資、龍港國資占據榜單前三位。1-2月,華潤置地以累計新增貨值198億元占據榜單第一;中建國際投資、龍港國資緊隨其后,累計新增貨值規模分別為104億元和93億元。
從各城市群拿地金額來看,長三角地區領跑全國。據中指研究院統計,1-2月,長三角TOP10企業拿地金額280億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其中,華潤置地拿地金額為39億元,位居長三角企業拿地金額榜首;京津冀TOP10企業拿地金額223億元,位列第二;中西部TOP10企業拿地金額97億元,位列第三。
土地市場熱度或慣性延續
近期,多地優化了集中供地政策。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2月以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青島、合肥等地公布了2023年首批擬供住宅用地清單。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往常供地集中于某一天出讓,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合肥首輪供地出讓時間跨度拉長,同時,各地以主城區供應為主,優質地塊占比較多。
其中,北京供地擬出讓時間段為2月16日至5月16日,長達3個月;深圳首輪供地將于2月23日至5月23日期間發布出讓公告,跨度也是3個月;上海首輪地塊最晚于5月前組織出讓公告,跨度也接近3個月;廣州首輪供地則有5個不同的競價日期,分布在3月23日至4月20日之間,跨度也近1個月;合肥首輪供地擬最晚5月23日出讓。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定期發布擬供應商品住宅用地清單,采取“多頻少量”的方式全力推進清單內的項目及時發布預申請公告或正式公告,以常態化的方式保持供地節奏均衡、合理、有序,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
多地調整供地節奏,是落實自然資源部關于規范住宅用地供應信息公開的新要求,給市場主體充足的時間預期預判。
中指研究院認為,對集中供地制度的完善,最重要的就是明確供地計劃和信息透明,同時放寬全年供地批次數量限制,能進一步提高市場透明度。優化集中供地政策后,房企有更長的時間進行市場判斷,有利于企業全面掌握土地供應現狀,做出理性判斷,避免因信息不對稱引發無序競爭和資源浪費,房企因資金壓力帶來的投資困難有望緩解。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在政策寬松、銷售回暖以及優質地塊的加持下,接下來核心城市首輪土拍熱度會較2022年有所上升,但上半年投資壓力依舊不然小覷,需要“金三銀四”市場進一步回暖做強有力的支撐。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民企參與到土拍中并有所斬獲無疑釋放了積極的信號,后續能否延續取決于自身的經營狀況,未來的土地市場大概率還是會呈現點狀回暖的趨勢,城市內部板塊也將愈發分化。
2月新能源車市暖意濃!理想再度領跑新勢力 比亞迪月銷超19萬輛3月1日,比亞迪、廣汽埃安,“蔚小理”、哪吒、極氪等發布2月銷售情況,交付量環比回暖。
造車新勢力方面,理想、蔚來、哪吒交付均過萬輛,位居交付榜前三。傳統車企方面,比亞迪仍“一騎絕塵”,月銷超19萬輛;廣汽埃安銷量環比大增195%,持續攀高。
理想汽車再奪新勢力“銷冠”
比亞迪月銷環比增近30%
受新能源汽車“國補”退出和春節假期等多因素擾動,1月新能源車市遇冷;2月在各地鼓勵汽車消費及車企降價促銷等政策助力下,多家車企銷量環比回暖,折射出車市暖意正濃。
新勢力方面,理想、蔚來、哪吒交付均過萬輛,理想再度領跑。
2月,理想汽車共計交付16620輛,環比增長近10%,同比增長97.5%。“在過去不到一年時間,理想汽車連續推出L9、L8、L7三款車型,豐富了產品矩陣,實現了對30萬元至50萬元家庭SUV市場的全面覆蓋。”理想汽車CEO李想在2月28日業績會上表示。
理想汽車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交付5.2萬輛至5.5萬輛,同比增長64.0%至73.4%。
2月,蔚來交付12157輛,環比增長42.9%,同比增長98.3%。蔚來預計一季度交付3.1萬輛-3.3萬輛。
哪吒汽車2月交付10073輛,環比增長67%。
此外,2月小鵬汽車交付6010輛,居新勢力交付榜第四,環比增長15%,同比略有下降。賽力斯、極氪、零跑環比交付均大增,其中,零跑表現最為亮眼,環比增長180.77%至3198輛。
傳統車企方面,比亞迪和廣汽埃安仍呈現較強競爭優勢。2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19.37萬輛,環比增長28%,同比增長119%;廣汽埃安銷量3萬輛,同比增長253%,環比增長195%。
乘聯會預計,2月新能源車零售銷量40萬輛,同比增長46.6%,環比增長20.3%,滲透率為29.6%。乘聯會強調,終端展廳客流持續升溫,消費者信心將穩定恢復,預計車市在3月平穩步入正軌。
加大優質供給
新能源車市場有望回歸快速增長態勢
進入2月后,多款新車型上市,豐富了新能源車市場供給。
2月8日,理想正式推出L7系列三款車型,售價31.98萬元起,將于3月初啟動交付。L7作為理想汽車首款中大型5座SUV,核心定位為滿足三口之家出行需求。
3月1日,零跑2023款全系新品上市。其中零跑C11增程版共推出3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4.98萬元-18.58萬元;純電動版零跑C11共有4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5.58萬元吧-21.98萬元;2023款零跑C01推出5款車型,售價為14.98萬元-22.88萬元;另外,新款零跑T03共推出4款車型,售價區間為5.99萬元-8.99萬元。
多地政府也積極出臺相關“地補”政策,通過發放新能源車補貼和汽車消費券等方式提振消費。
以北京為例,3月1日,北京市商務局宣布,為加快老舊汽車淘汰更新、鼓勵汽車消費,北京市今年將繼續實施乘用車置換新能源車補貼政策。2023年3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個人消費者報廢或轉出北京市注冊登記在本人名下1年以上的乘用車,并在北京市汽車銷售企業新購新能源小客車,可獲得8000元或10000元補貼。
同時,國家層面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頻出。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3月1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工信部將重點支持龍頭企業發揮引領作用,加快新體系電池、汽車芯片、車用操作系統等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進一步加大推廣應用的力度,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
東海證券表示,全國范圍內促消費政策不斷落地,重慶、湖南、上海、合肥等推出購車補貼,山東、長春、鄭州、沈陽、常州、無錫等發放汽車消費券,廣州等限牌城市增加購車指標。車企層面,年初新能源車企調價導致的消費者觀望情緒逐步消退,理想L7、比亞迪秦PLUS DM-i、智己LS7等新車型相繼上市,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回歸快速增長態勢。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將陷入供應過剩,同時下調需求前景,上調非OPEC供應預估。根據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其將第三季度原油產量預測下調124萬桶/天,至2,827萬桶/天。這比OPEC 13個成員國7月的產量低了約57萬桶/天。OPEC位于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將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下調72萬桶/天,同時上調非OPEC供應預期52萬桶/天。預計本季度原油消費均值為9993萬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