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強總理回應了哪些熱點問題?來看精摘版
界面新聞記者 | 張倩楠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1
2023年3月13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本次記者會歷時近1小時30分,答問要點如下 :
施政目標:
絕大部分老百姓不會天天盯著看GDP增長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業、收入、教育、就醫、生態環境等身邊具體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貼近老百姓的實際感受去謀劃、推進,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為。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在深化改革開放中不斷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中國經濟:
今年,中國經濟預期增長目標定為5%左右。當然,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突破120萬億元,基數很高,加上今年的新挑戰不少,要實現5%左右的增長,并不輕松,需要倍加努力。說到困難,大家都有困難,今年我們的困難也不會少,但是,大家想一想,哪個時候、哪一年沒有困難呢?我們從來都是在克服困難中不斷實現新發展的。我們這一代中國人從小聽得最多的故事就是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夸父逐日等等,都很勵志,講的都是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于斗爭、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中國人不會被任何困難所壓倒。
港澳發展:
近年來,受各種因素影響,香港、澳門經濟發展遇到一些困難,但這是暫時的困難、發展中的困難。有祖國作堅強后盾、有“一國兩制”的制度保障,香港、澳門的地位和作用只會加強,不會削弱。香港、澳門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民營經濟:
“兩個毫不動搖”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是長久之策,過去沒有變,以后更不會變。確實,去年有段時間,社會上有一些不正確的議論,使一些民營企業家內心感到憂慮。其實在發展民營經濟這個問題上,黨中央的方針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確的。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作了強調。對此,我們是旗幟鮮明、堅定不移的。
大學生就業:
今年高校畢業生預計1158萬,從就業看,有一定壓力,但從發展看,注入的是蓬勃的活力。我們將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幫助年輕人通過勞動和奮斗,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人口問題:
我國人口增長由正轉負,有人擔心人口紅利會不會就此消失,我看沒那么簡單。人口紅利既要看總量,更要看質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國有近9億勞動力,每年新增勞動力都超過1500萬,人力資源豐富仍然是中國的突出優勢。更重要的是,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過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年。可以說,我們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
防疫政策:
實踐證明,我國疫情防控的各項策略措施是完全正確的,防控成效是巨大的。當前新冠疫情傳播的風險仍然存在,我們將及時研判,做好預測預警,并制定完善不同情景下的疫情應對預案,不斷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疫苗和藥物的研發,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和協調,共同維護人類健康福祉。
兩岸關系:
兩岸同胞是一家人,血濃于水,打斷骨頭連著筋。我們將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繼續推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要讓更多臺胞、臺企來大陸,不僅愿意來,而且能融得進,有好的發展。
糧食安全:
我們國家已經連續八年年糧食產量超過1.3萬億斤,總體上看我們的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下一步,我們會抓住兩個要害:第一是耕地,第二是種子。國家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鼓勵大家多種糧,一定要確保14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我們自己手中。
對外開放: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改革開放發展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從我掌握的情況看,絕大多數外資企業依然看好在華發展前景,去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890多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比三年前增加了近500億美元。這說明,中國依然是全球投資高地。對外開放是我們的基本國策,無論外部形勢怎么變,我們都將堅定不移向前推進。
中美關系:
這幾年在美國國內有些人在炒作兩國“脫鉤”的論調,有時還很熱,但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從這種炒作中受益。據中方統計,去年,中美貿易額近76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中美兩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從對方的發展中受益。
政府自身建設:
各級政府各部門各位公務人員一定要牢固樹立發展意識、服務意識。特別是我們有關部門在履行審批監管等職責的時候,不能只踩剎車不踩油門,不能只設路障不設路標。要更多做應不應該做的價值判斷,不能簡單做能不能做的技術判斷。我們堅決反對一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真正做有創造力的執行者。
華潤酒業法定代表人變更 魏強接替侯孝海紅星資本局3月13日消息,華潤酒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酒業”)3月10日發生工商變更,侯孝海卸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由魏強接任。
↑截圖自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華潤酒業成立于2020年12月,注冊資本約51.96億人民幣,由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據公開資料,侯孝海于2001年加入華潤雪花啤酒,歷任華潤雪花啤酒銷售發展總監兼市場部、銷售部總經理、貴州區域公司總經理等。現任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經理,貴州金沙窖酒酒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魏強在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任職逾20年,于2021年11月擔任華潤啤酒(00291.HK)執行董事及首席財務官。據媒體報道,此前,華潤啤酒已完成了組織架構調整,成立了啤酒事業部和白酒事業部,魏強出任白酒事業部負責人。
不久前,侯孝海還卸任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由趙春武接任。
沙特阿美去年賺翻了!CEO卻警告未來投資不足風險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3月13日訊(編輯 周子意)得益于2022年石油天然氣價格的飆升,以及成品油銷量增加和利潤率提高,全球最大石油巨頭沙特阿美周日(12日)公布,去年凈利潤達到創紀錄的1611億美元,這是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有史以來單個企業實現的最大年度利潤。
沙特阿美表示,2022年其實現的凈利潤相較于2021年的1100億美元增長了46.5%;自由現金流也在2022年達到創紀錄的1485億美元,而2021年為1075億美元。
沙特阿美首席執行官Amin Nasser在周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這可能是公司有史以來最高的凈收入。”
與全球同行相比,沙特阿美這一業績是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2022年利潤的近三倍。
沙特阿美將第四季度的股息提高了4%,并將于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總計195億美元的股息。據悉,沙特政府直接持有沙特阿美94%的股份,所以這對沙特政府來說將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此外,該公司還強調將提高石油產量,將繼續投資,到2027年將最大產能提高到每日1300萬桶。
謹慎樂觀態度
去年國際油價一度飆升至120美元/桶的水平,促成了石油行業去年的繁榮。然而自那以來,由于人們對高通脹和不斷上升的利率出現擔憂,油價已同比回落逾25%。
僅上周,布倫特原油和西德克薩斯中質油價格就下跌了6%,布倫特原油最近的交易價格為每桶80美元左右。
對此,Nasser稱該公司持謹慎樂觀態度,“考慮到中國的重新開放、航空燃料的增長、以及非常有限的閑置產能,我們對市場在中短期內將保持緊密平衡持謹慎樂觀態度。”
沙特阿美首席財務官Ziad Al-Murshed在財報電話會議上也硬氣表態,“我們有足夠的財力來度過這個起起伏伏的經濟周期。”
投資不足的風險
與此同時,Nasser在財報會議中警告了油氣行業“持續投資不足”的風險。
Nasser稱,“鑒于我們預計石油和天然氣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至關重要,我們行業投資不足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這可能導致能源價格上漲。”
他在周日的電話會議上重申,“我們目前沒有看到足夠的投資進入市場。”“我們鼓勵行業、政策制定者、投資者……利用額外的投資來真正增加該行業的投資,這樣我們就能滿足未來的需求。”
一直以來,沙特政府支持通過化石燃料供應和綠色轉型的雙重資助,以避免短期燃料短缺。
Nasser也指出,“我們的重點不僅是擴大石油、天然氣和化學品的生產,而且還投資于新的低碳技術,這些技術有可能在我們自己的業務和我們產品的最終用戶中實現額外的減排。”
去年,沙特阿美的資本支出增長了18%,達到376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將增加到450億至550億美元,預計資本增長“將持續到2025年左右”。
明輝國際(03828)發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收入約8.91億港元,同比增長49%;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81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4690萬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擬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據悉,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約1.98億港元。因集團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加強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潤率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個百分點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