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日來,受版號常態化發放疊加人工智能、VR的催化,游戲板塊連續上漲,截至6月2日收盤,A股游戲板塊近一周漲幅10.34%,近一月漲幅6.53%,近一季漲幅17.81%。其中,順網科技(300113.SZ)、世紀華通(002602.SZ)、姚記科技(002605.SZ)、富春股份(300299.SZ)和天舟文化(300148.SZ)位列板塊周漲幅前五位,周漲幅分別為28.72%、25.97%、24.94%、18.54%和17.59%。游戲ETF(159869)今年以來漲幅99.34%,已接近翻倍。
日前,英偉達在官網宣布將提供定制AI模型代工服務——Avatar Cloud Engine (ACE) for Games,可開發在云端和PC上運行的AI模型,開發者可以使用該服務在其軟件和游戲中搭建和部署定制化的語音、對話和動畫AI模型。
易觀分析文化消費行業分析師馬阿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英偉達此次提出的AI模型代工服務對游戲行業的影響,更多的是體現在給予中、腰部企業以機會,降本提效、開發新品類。
“如ACE for Games中,企業可以選擇全部的NPC定制、語音識別以及模型生成實時表情,也可以定制化選擇自己需要的功能。舉個例子,如MMO品類產品的開發不再局限于頭部企業,好的想法和理念下,中、腰部企業同樣可以依托于AI工具及服務,創作出優秀、可玩性強的產品。”馬阿鑫說。
讓NPC更智能
據介紹,ACE for Games是一項定制AI模型代工服務,中間件、工具和游戲開發者可以使用它來構建和部署定制的語音、對話和動畫AI模型。它能賦予非玩家角色(NPC)更智能且不斷進化的對話技能,使其能夠以栩栩如生的個性來回答玩家的問題。
“生成式AI有可能徹底轉變玩家與游戲角色的互動方式,顯著提升玩家在游戲中的沉浸感。NVIDIA憑借其在AI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及與游戲開發者數十年的合作經驗,正率先在游戲中采用生成式AI。”英偉達開發者和性能技術部門副總裁John Spitzer表示。
在英偉達看來,ACE for Games代工服務將幫助開發者為其游戲重新調整模型,然后通過英偉達DGX Cloud、GeForce RTX PC或本地部署進行實時推理。這些模型針對延遲進行了優化,有助于優化游戲的沉浸式交互體驗。
據英偉達官網,海外已有眾多廠商在運用英偉達ACE游戲開發版,包括歐洲游戲公司GSC Game World的游戲《切爾諾貝利之心》、獨立開發商Fall Leaf的《Fort Solis》,虛擬社交公司Charisma.ai也在利用其動畫生成能力。
英偉達推出的定制AI模型加速了AI與游戲行業的結合。“我們認為隨著結合AIGC 功能的工具產品推出迭代升級以及游戲企業的快速探索應用,AI 對游戲的全面賦能進程有望加速。”華泰證券研報顯示,AIGC的應用有望改變玩家與游戲角色的交互方式,并實現游戲沉浸感的大幅提升。
華泰證券指出,游戲市場本身蘊含的龐大需求即是AIGC等技術的良好應用場景,相關科技的進步也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游戲產業的產品質量及綜合競爭力,從而驅動行業長線成長。
已成為全球游戲公司的共識
除了英偉達,國內頭部游戲公司也在積極嘗試生成式AI。早在2月15日,網易(09999.HK)旗下《逆水寒》手游便宣布裝載了國內首個“游戲GPT”,NPC可以和玩家自由對話,并基于對話內容自主給出有邏輯的行為反饋。該方案來自網易成立于2017年底的伏羲實驗室,底層是一套強化學習了大量武俠小說、歷史書和詩詞歌賦知識的專屬模型。
游族網絡(002174.SZ)方面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對于游戲行業而言,人工智能將對游戲整體品質和研發效率帶來大幅提升。其中,游戲制作的門檻會越來越低,游戲的數量會越來越多,整個行業競爭將加劇。但與此同時,也有更多積極的影響,受益于更自然的交互,人工智能將真正實現千人千面的游戲體驗;開發門檻的降低,也會推動獨立游戲制作人群體的崛起,尤其是那些掌握人工智能工具的開發者將會有更多的優勢。
“從開發端來看,整體研發效率會提升,同時研發成本會有所降低,尤其是美術側內容的產出,可以看到明顯降低的趨勢。從用戶端來看,得益于人工智能強大的分析總結能力,用戶能獲得更個性化的游戲體驗。”游族負責人表示。
據其介紹,“就游族而言,我們依托AIGC的能力,在策劃、美術、程序等方面,已經有比較多的內容產出,比如原畫設計、圖像超分(注:圖像超分辨率重建)、精細化上色、劇情文案生成、TTS配音、小語種翻譯等環節都已有相關實踐應用。同時,我們還積極與其他具備開發人工智能技術能力的公司開展合作,未來有望在游戲中引入AI大模型技術。”
愷英網絡(002517.SZ)方面也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在人工智能領域,公司部分戰略投資企業也已經形成了自身的AIGC能力,部分戰投企業自研了虛幻引擎下的AIGC工具,已經能夠批量形成高精度的人物和場景渲染圖,極大地降低了研發領域的美術成本,并在研發中充分應用AI工具MidJourney大批量生成場景和人物,能有效降低創作時間。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AI的應用已經成為全球游戲行業的共識。日前,動視暴雪推出內部部署生成式AI游戲開發工具“Blizzard Diffusion”,為在《魔獸世界》《暗黑破壞神》和《守望先鋒》等游戲內資產上訓練的圖像生成器,以減少一些設計和開發的繁瑣工作。
前不久,歐美SLG大廠Paradox同樣在財報電話會中明確表示擁抱AI,“我們在Paradox的所有部門都在使用AI,從營銷到開發,從圖形到設計,從游戲策劃到所有人。我們希望使用人工智能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游戲工作室。”
據國泰君安證券測算,2022年國內游戲行業實際銷售收入為2659億元,預期研發費用占比15%,假設未來可AIGC化的比例為50%,那么AIGC在目前游戲行業應用的市場規模可達到200億元左右。由此一見,與AIGC融合自是有望提升游戲產業的市場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AI+游戲”風靡一時,但在其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隱藏了許多未知的挑戰。
“目前的游戲審核機制,實際上限制了產生不可控內容的可能性。現有的游戲都是數值平衡的模式,要充分利用AI,需要新的游戲類型和玩法。”從事游戲開發19余年的福至久久CEO孫暉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首先,AI的開發需要大量的數據和算力支持,這可能對游戲開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游戲行業需要解決數據隱私和安全性的問題,確保AI模型的應用不會侵犯用戶的權益。此外,AI的算法和決策過程也需要透明度和可解釋性,以便開發者和用戶能夠理解和信任這些系統。
“目前,游戲行業在AI的開發和應用方面還存在一些瓶頸。其中之一是算法的進一步改進,以提高AI模型的性能和效果。另一個瓶頸是數據集的質量和規模,需要更多高質量的訓練數據來支持AI模型的訓練和驗證。此外,游戲開發者還需要解決模型部署和集成的技術挑戰,以確保AI模型能夠在游戲中高效地運行。”安光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