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6日,高盛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日市場流傳的高盛“唱空”銀行股的內容存在夸大和誤讀。
高盛表示,此次研報對A股銀行股并非集中看空,而是靈活調整了銀行股的評級看法。買入和中性合計為7家,并非如網傳“唱空”銀行股渲染的悲觀情緒。
高盛表示,7月4日發布的題為《測試“不可能的三位一體”》的報告從三個角度分析了對當前國內銀行股的看法,涉及評級的有12家銀行,覆蓋范圍僅為當前A股42家上市銀行中的三成,且集中在國有大行和部分股份制銀行之中。高盛對12家銀行中的5家給予“賣出”評級,4家給予“買入”評級,還有3家為中性評級。
在銀行及地方政府債務的關系上,高盛研報認為,“如果地方債務被允許展期,則違約風險可控。隨著地方債務余額繼續增長,我們預期存量債務展期及新增債務均會面臨利率下行,從而帶來利息收入損失。但由于地方債務中的債券部分有稅收和資本節省,更高的債券占比可以有效幫助銀行減少利息收入下滑對利潤帶來的影響。因此,地方債務中債券占比也是銀行利潤增長分化的重要影響因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