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稅優健康險迎來新一輪擴容。
7月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適用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適用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范圍擴大到商業健康保險的主要險種,包括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和疾病保險,讓客戶有更多選擇。同時,擴大產品被保險人群體,投保人可為本人投保,也可為其配偶、子女和父母投保,有助于參與者用足用好稅優額度,提升自身和家庭健康保障水平。
不過,《通知》未進一步調整稅優額度,購買稅優健康險可享受到的稅優額度仍限額2400元/年(200元/月)。
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系教師楊澤云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此前,稅優健康險叫好不叫座的原因有很多,如流程復雜,產品單一,稅收優惠力度不大,保險公司積極性不足等。此次監管對稅優健康險進行了調整,具體舉措包括豐富健康險產品,滿足更多人的保障需求;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方便參保人享受稅收優惠等,這些舉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保險公司及客戶對稅優健康險的積極性。
7月7日,記者還了解到,上述《通知》將于今年8月1日起實施,后續,平安健康險等險企將上線首批新產品。
醫療險、長期護理險、疾病險均可“稅優” 還可給家人投保
稅優健康險,顧名思義,即可以享受個人稅收優惠政策的健康保險,購買適用個稅優惠政策的商業健康保險允許在當年(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稅前扣除,限額2400元/年(200元/月)。
稅優健康險并非新生事物,早在2015年5月便開始試點,2017年7月開始推廣至全國,但在市場上卻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稅優健康險累計銷售保單僅51萬件,累計保費收入僅21.75億元,表現遠不及預期。
東吳證券研報稱,稅優健康險之所以沒有達成此前期待的成效,主要原因可以總結為:產品較單一、多元性不強,投保人關注度不足;三款示范條款開發專屬產品及形態限定了險企開發積極性;稅優額度不足,吸引力有待提升等。
記者注意到,目前市面上的稅優健康險產品主要采取“醫療險+萬能險”的模式,且主要接受團體投保,開放個人購買的并不多,抵稅的手續也比較繁雜。
針對這些痛點,《通知》明確提出,將適用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范圍擴大到商業健康保險的主要險種,包括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和疾病保險,讓客戶有更多選擇,同時規定,醫療保險的保險期間或保證續保期間不低于3年,長期護理保險和疾病保險的保險期間不低于5年,進一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同時,《通知》還規定,稅優健康險可以擴大產品被保險人群體,投保人可為本人投保,也可為其配偶、子女和父母投保。
信達證券研報稱,投保范圍擴大能進一步提升消費者稅優健康險的參與度,配合產品端的擴容,有助于參與者用足用好稅優額度,提升自身和家庭健康保障水平。
東吳證券研報則稱,投保人可以在稅優額度內為配偶、子女或父母購買,非納稅人群也可享受投保者的額度。
此外,為了便利扣稅流程,《通知》稱,商業健康保險信息平臺為適用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商業健康保險的投保人建立信息賬戶,生成唯一的識別碼,用于歸集和記錄投保人投保的所有適用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商業健康保險相關信息,支持投保人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扣稅不再麻煩,這將大大提升個人投保稅優健康險的積極性。
監管設置較高賠付率要求投保人購買性價比較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通知》還對稅優健康險的賠付率進行了相應把控,根據要求,醫療保險產品連續三年綜合賠付率指標低于精算假設的80%,人身保險公司應當及時采取調整改進措施,醫療保險業務三年累計綜合賠付率指標低于65%的,除采取上述措施外,人身保險公司報送該類產品時,應當提交費率合理性說明材料,說明材料須由總經理、總精算師、財務負責人簽字確認并經公司董事會審議。
原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健康險處處長宮瑞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針對稅優的醫療險,對每一個產品,我們是要求如果連續三年它的賠付率低于精算假設的80%的話,那么我們要求這個產品的價格進行對應的調整。對于整體的醫療險的賠付率,我們是三年累計不能低于65%的賠付率,如果它低于這個的話,它再備案新的產品,我們要求公司出具一個相關的說明,實際上就是倒逼公司要把價格定準。
平安健康險相關負責人表示,稅優醫療險有較高賠付率的要求,對于投保人來說,性價比較高。
目前,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平安健康險等險企將上線首批新產品。
平安健康險相關負責人介紹稱,未來首批上線的稅優健康險產品將以醫療險為主,但會做一些差異化設計,比如分別針對健康人群、帶病體人群,甚至是嚴重既往癥人群,設計了不同的產品,針對健康體人群的產品將采取零免賠額,后續還會加入重疾險、長護險。“同時,我們此次將覆蓋人群從納稅人衍生到納稅家庭,讓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相匹配的產品,此外還設置了家庭費率折扣,鼓勵納稅人為全家人一起投保,本次產品的擴面,對投保人來說也會有更多選擇,可以把一年2400元的稅優額度用好用足。”
不過,楊澤云認為,從現實情況來看,保險產品的交易達成需要營銷人員的大力推銷,如何激勵營銷人員向客戶推銷稅優健康險,是其能否大力發展的重要一環。他建議,可以嘗試惠民保的推廣方式,既能降低營銷費用,又能讓更多消費者了解稅優健康險。“不過,監管對保險公司經營稅優健康險有賠付率等約束條件,如何才能真正激勵保險公司開發及經營好稅優健康險產品,同時又能真正惠及客戶,還需要在發展中探索。”